关联理论对移就辞格的解析

2009-04-21 06:44
现代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推理关联理论

张 莹

摘要:移就 (Transferred Epithet) 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习及文学欣赏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修辞手段。它的理解依赖于人类的联想能力。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过程,人们通过相关的知识来推导进一步的信息,从而理解话语。解读移就,必须在甲、乙之间找到相关点,经过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完成。而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原则正可以阐述移就的理解过程。

关键词: 移就;关联理论;推理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移就修辞格定义为:“ 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形状移属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2]P117) 长期以来,移就以其凝练的语言风格和新颖生动的语言形式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他们从移就的美学功能、语义特征、心理基础和翻译等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移就属于超常的语言现象。然而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过程,任何“超常的语言现象”通过推理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出发,运用“明示——推理”原则对移就的理解做出解释。

一、移就的特点

移就普遍出现于汉语和英语修辞中,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对它的定义是: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the epithe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appropriate noun to modify another to which it does not really belong. 即把原用来修饰甲事物性状的词语转来修饰与它根本不同属性的乙。移就不直接说明它所修饰对象的性质、形象或特色,而往往转个弯子去表示该对象给人的某种感觉。例如:

(1)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寒冷不能称斤论两,有何“轻”、“重”可言?红杏本是植物,又何以像人类一样嬉戏打闹?本来分别修饰重量和人物的“轻”、“闹”,在此句中被移用来修饰“寒”和“红杏”,正是两个典型的移就例子。“轻”字写出了作者在风和日丽中游兴方浓的一种心理感受;“闹”字则写出了红杏枝头繁花竞放,蜂蝶争飞的蓬勃春光,使人仿佛听到春的呼喊,春的歌唱。从表面看来,刚才的两个移就例子都是不合逻辑的,它的理解需要依附语境,这就是移就的特点。我们知道,词与词发生有组织的关系时就会产生意义,意义的形成必须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脱离了逻辑思维的规律,就会产生病句。而表面不合逻辑的移就非但不是病句,反而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其原因正是因为移就深层语言结构中的关联性。同时,移就的理解需要依附语境,这里的“语境”指的是动态语境。例(1)中的语境是词人宋祁在明媚的春天,带着轻松的心情出游,他没有感觉到天气的寒冷,兴致盎然地观赏大自然的美丽。我们可以从词人的心情和外在的景物之间体会到一种隐含的完全合乎逻辑的思维联想图像,通过在联想图像中找到关联点——春天的轻松和美丽,进而推断出“寒轻”、“红杏闹”的深层内涵。可以说,移就的建构正是利用了事物间相关、相属的原理,在特殊的语境中,相互发掘,形成一种新的搭配关系。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过程,即人们是通过相关的知识来推导进一步的新信息,从而理解花语,认识世界。([1]P174) 相关又是指什么呢?

Sperber 和Wilson (1986)认为,相关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静态的,指新信息(话语内容)与旧信息(交际者对世界的认识,即语境信息:the individuals representation of the world)之间的某种相关性。第二种含义是动态的,指对新信息处理时必须使其与原有的旧信息发生关联,即寻找关联,以取得进一步的新信息。([1]P174) 由此看来,“相关”不仅指新信息与旧信息的相关,更重要的是在两者相关的基础上推断出相关的新信息,这种推断能力正是人类交际得以进行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相关理论实际上把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的旧信息之间的联系看作是言语理解的一种策略,而语言交际则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

“明示——推理”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不需要遵守合作原则,却以关联性为取向。也就是说,发话者通过明示的信息意图传递他真正的话语含义,而受话者从发话者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发话者的交际意图。发话者的明示总是为受话者推理提供一定的相关知识和认知语境,努力寻找关联,并通过推理以明白对方的意图。

关联理论还提出了“最佳关联”这一概念,即“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 [1] P176) 因而,最佳关联并非最大关联,而是适当的相关。交际双方在交际中都必须寻找最佳关联以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在关联理论中,还有一个概念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语境。“语境是心里结构,是受话者对世界的假设”。Sperber 和Wilson将普通意义上的语境进行了扩展和眼神,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因此,在关联理论中,语境是指对世界的假设或认知环境。听话人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为没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的过程。语境和话语的关联性以及语境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

三、关联理论对移就的解读

依据关联理论,在“明示——推理”的原则下,寻找说话者语言中的最佳关联,激活受话者的认知语境,通过推理,即能达到话语的理解。对移就的理解需要受话者在表面不合逻辑的话语中找到相关点,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即可完成。例如:

(2) He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 (他一屁股坐下去,椅子吱吱嘎嘎地响着,好像在提抗议似的。)

此句中,protesting本是修饰人的,在这里移来修饰没有生命的chair。protesting chair是发话人的明示信息。听到这句话,我们会很自然地在头脑中联想到,Someone is angry; He is complaining about something,进而我们的认知语境被激活,得出,“protesting man”,“protesting lawyer”等等合乎逻辑的表达。但在此句中,“protesting chair”表面上是解释不通的。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理解需要一定的认知付出。这时,大脑需要进一步激活与“protesting”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字面和激活的语境中,进一步寻找最佳关联点。“抗议”让人联想到发出动作的主体的心理活动:生气,不满导致抗议。句中“他一屁股坐下去”,力气大,致使椅子承受不住,发出抗议。正是由于这种推断出的关联,使得我们推断出protesting chair的深层含义。

(3)他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浓黑”和“悲凉”在大脑中似乎不能产生相似或者相关的联想,这表明话语的语境效果较弱。根据关联理论: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我们所需付出的努力就越小;反之,语境效果越小,关联性越弱,我们所需付出的努力就越大。([1]P125) 因为语境效果较弱,例句的理解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拓展语境,在话语和语境之间寻求最大关联,理解它的含义。“浓黑的”让我们联想到深夜,然而“深夜”和“悲凉”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关联。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语境。鲁迅先生为纪念被段祺瑞政府枪杀的爱国学生刘和珍君,写下了这样悲伤的句子。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人心惶惶,整个社会色调是黑色的。因此,“浓黑的”在这句话中并不指代颜色,而是人们心中的感受,恐惧而绝望。与“悲凉”发生联系的是“浓黑的”联想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移就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变异现象,是在特殊语境下词语的异位和重新搭配。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合逻辑,但是只要通过分析动态语境,寻找词语搭配之间的最佳关联,移就仍然可以被看作普通话语,在关联理论的解析下被透彻地理解。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1.

2.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3.李鑫华. 英语修辞格详论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Transferred Epithet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8,Sichuan,China) Abstract: Transferred epithet is a supernormal language phenomenon as well as a commonly used figure of speech both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literary works. The comprehension of transferred epithet relies on humans ability of association. Relevance theory claims that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a kind of cognitive process. People infer the new information through relevance knowledge, hence understand the utterance. Transferred epithet comprehension requires the relevance between A and B and logical inference under the “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 of relevance theory.Key words: transferred epithet, relevance theory, inference。

猜你喜欢
推理关联理论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
《唐人街探案》: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
让“逻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