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五号等十三项卫星合同签订

2009-04-21 03:09谢丰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9年6期
关键词:通信卫星波段长征

谢丰奕

2009年1月至2月间,欧美四家卫星制造商宣布,已分别获得美国Intelsat New Dawn以及QuetzSat 1,阿拉伯Arabsat 5C/6B和俄罗斯Yamal 401/402六颗通信卫星的订购合同。在此期间。欧洲的阿丽亚娜空间公司、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和海上发射公司也先后获得Intelsat 17、Hispasat 1E、Arabsat 5C/6B、Yamal 401/402及Asiasat 5共七颗卫星的发射合同;令业界关注的是,Eutelsat公司决定选择中国的长征火箭在2010年发射Eutelsat W3B卫星。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获得Intelsat New Dawn卫星合同

2009年1月14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宣布,在2008年12月获得全球最大的固定卫星业务运营商Intelsat公司授予的设计建造一颗新型通信卫星的合同。这颗卫星被命名为Intelsat New Dawn,升空后将加入Intelsat卫星舰队,并由Intelsat公司与南非投资商Convergence Partners公司组件的合资公司运营,未来将服务于对固定卫星业务需求快速成长的非洲市场。据称,这是轨道科学公司在2008年继美国Intelsat 18、AMC 1R及韩国Koreasat 6卫星合同之后获得的第4个同步通信卫星合同。

Intelsat New Dawn卫星采用Satr 2型卫星平台,携带16个Ku波段和14个C波段转发器,卫星总功率约4.8kw,在轨设计寿命15年。该卫星预计在2010年初在32.9°E轨位上投入运行,为非洲大陆提供语音、数据传输、因特网连接及广播电视等服务。

欧洲EADS Astrium及TAS公司获得Arabsat 5C/6B卫星合同

2009年2月4日,欧洲两家主要的卫星制造商EADS Astrium公司和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TAS)联合宣布,以获得阿拉伯卫星通信组织(Arabsat)授予的设计和建造两颗新一代阿拉伯通信卫星Arabsat 5C/6B的合同。据称,合同当天在阿拉伯利雅得签订,但是合同金额尚未透露。

Arabsat表示,建造和发射Arabsat 5C/6B卫星,是根据该组织制定的至2012年,每年发射一颗卫星的战略计划。最近两年已成功发射的Badr 4忽然Badr 6卫星就是执行的这个计划。目前,该组织拥有Badr 4/6(26°E)和Badr 3/Arabsat 2B(30.5°E)共4颗在轨卫星。

合同规定,EADS公司作为该卫星项目主承包商,负责提供卫星平台及集成,而TAS公司承担通信有效载荷的设计和建造。同时,两家公司的联合还负责Arabsat卫星舰队扩展后地面控制段设备的升级。

Arabsat 5C/6B卫星都采用Eurosat E3000型卫星平台,发射重量均不超过5吨,在轨设计寿命15年。其中,Arabsat 5C卫星携带26个C波段及12个Ka波段转发器,卫星总功率10kw(寿命终止时),预计在2011年的第3季由Ariane 5型火箭发射,未来在20°E轨位上服役,为中东及北非等地区提供各类通信及广播服务。而Arabsat 6B卫星携带36个Ku波段转发器,卫星总功率10.5kw(寿命终止时),预计在2012年下半年由Ariane 5型火箭发射,未来在26°E轨位上运行,加入提供DTH电视服务的Badr星座,从而扩展Arabsat卫星舰队中专门提供电视服务的在轨卫星容量。

Yamal 401/402卫星均采用TAS公司高功率的SB4000C3型卫星平台,在轨设计寿命15年。其中,Yamal 401卫星发射质量4900kg,携带36个Ku波段及17个C波段转发器,未来升空后在90°E轨位上服役,为俄罗斯全国以及独联体国家提供广播电视和通信服务。而Yamal 402卫星发射质量约为4800kg,携带46个Ku波段转发器,未来升空后,将在55°E轨位上运行,为其覆盖的俄罗斯大部分领土、独联体国家、欧洲、中东及非洲提供各类通信及广播电视服务。

Gazprom空间系统公司是俄罗斯卫星运营商之一,现拥有Yamal 201(90°E)、Yamal 202(49°E)两颗在轨运行的通信卫星,并计划在2010年中期发射两颗新一代通信卫星Yamal 301/302。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创建不同应用的空间系统,提供卫星通信和广播电视服务以及综合性卫星通信系统。

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获得QuetzSat 1卫星合同

2009年2月11日,全球第二大的固定卫星业务运营商SES环球公司宣布,已经与美国的劳拉空间系统公司(SS/Loral)签订了建造高功率Ku波段通信卫星QuetzSat 1的订购合同。令业界关注的是,这颗新卫星并不是SES公司自己使用,其全部容量已经租给美国EchoStar通信公司使用。

据称,QuetaSat 1卫星未来升空后,将首先为EchoStar公司在墨西哥的合资子公司Dish Mexico提供部分容量,用于这家公司在墨西哥的DTH电视服务;此后,预期将为EchoStar公司附属的DISH Network公司提供另外的容量,用于美国的DTH电视服务。而此前,SES公司与EchoStar通信公司于2008年1月26日签订了一项多年租赁QuetzSat 1卫星的协议。

QuetaSat 1卫星采用SS/Loral公司可提供灵活及广泛应用的1300型卫星平台,携带32个Ku波段转发器,在轨设计寿命15年,其覆盖区域包括墨西哥、北美洲和中美洲,预计2011年发射,未来将在77°W的直播卫星轨位上运行。该卫星其他性能及发射服务商尚未透露。

阿丽亚娜空间公司获得Hispasat 1E等5颗卫星合同

2009年2月3日,欧洲Arianespace公司宣布,当天签订了西班牙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Hispasat 1E的发射合同,这也是该公司2009年获得的第1个合同。合同规定,Hispasat 1E卫星预计2010年底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用Ariane 5型火箭发射。据称,Hispasat 1E卫星采用劳拉公司高功率的1300系列卫星平台,携带53个Ku波段转发器,发射质量5270kg,在轨设计寿命15年,卫星总功率14kw(寿命终止时)。这颗由西班牙卫星运营商Hispasat公司运营的高功率Ku波段卫星未来升空后在30°W轨位上服役,届时将扩展对欧洲、美洲及北非地区的覆盖,为用户提供视频和数据传输等各类广播电视及通信服务。

2月4日,Arianespace公司宣布,已获得两颗新一代阿拉伯通信卫星Arabsat 5C/6B的发射服务合同,这是该公司在中东地区签订的第14、15个合同。合同规定,Arabsat 5C/6B卫星预计分别于2011年第3季及2012年下半年由Ariane 5ECA火箭在法属的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

2月6日,Arianespace公司宣布,5日于法国TAS公司以及俄罗斯Gazprom空间系统公司签订了Yamal 401/402通信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合同规定,Yamal 401/402卫星预计2011年下半年由Ariane 5ECA火箭在法属的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合同金额没有透露。

海上发射公司Zenit 3火箭将发射Intelsat 17卫星

2009年1月19日,海上发射公司(Sea Launch)宣布,将在2010年晚些时候用Zenit 3火箭发射Intelsat有限公司新一代通信卫星Intelsat 17。据称这是该公司2008年11月与Intelsat公司签订的由海上发射公司的发射系统发射5颗Intelsat公司卫星合同中的第1次发射服务。但这次发射使用的Zenit 3火箭具体型号(Zenit 3SL/SLB)尚未透露。该合同规定,海上发射公司实施这5次发射服务的期限从2010年晚些时候到2012年。

Intelsat 17卫星由美国SS/Loral公司设计及建造,采用高功率的1300系列卫星平台,携带28个C波段及46个带宽36MHz的Ku波段转发器,在轨设计寿命15年。该卫星未来升空后将在66°E轨位上服役,接替寿命将终止的Intesat 704卫星,为欧洲、北非、印度及中东的用户提供通信和广播电视服务。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

获得Asiasat 5卫星发射合同

2009年2月24日,香港亚洲卫视有限公司与ILS公司同时宣布,双方签订了新一代通信卫星Asiasat 5的发射合同。合同规定,亚洲5号卫星(Ariasat 5)预计2009年第3季由俄罗斯的Proton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合同金额尚未透露。

市场分析家指出,2006年5月9日,亚洲卫星公司宣布与海上发射公司签订了Asiasat 5卫星的发射合同,预定于2008年下半年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基地由陆地发射系统的Zenit 3SLB火箭发射Asiasat 5卫星。此后因火箭出现问题延误,又将该卫星的发射计划推迟到2009年的6月。有消息称,由于发射商需要继续延搁Asiasat 5卫星的发射服务,而Asiasat 5要接替的Asiasat 2卫星已进入寿命末期,为确保卫星更新任务能按计划顺利完成,使客户获得持续的服务,亚洲卫星公司只好更换发射商。

中国长征火箭

将发射Eutelsat W3B卫星

据美国《华盛顿日报》及《每日太空》网站等国际媒体2月25日报道,全球第三大的固定卫星业务运营商Eutelsat公司最近决定,将使用中国的长征火箭在2010年中期发射Eutelsat W3B卫星,相关的发射协议将在近期宣布。

Eutelsat W3B卫星是Eutelsat公司于2008年2月向法国TAS公司订购的一颗新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发射质量5400kg,卫星总功率12kw(寿命终止时),在轨设计寿命15年。该卫星采用SB4000C3卫星平台,携带3个Ka波段及53个Ku波段转发器,升空后将被部署在16°E轨位上服役,未来接替Eutelsat W2M卫星,为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提供广播电视和通信服务。

市场分析家指出,Eutelsat公司之所以将原来计划部署在7°E轨位上运行的Eutelsat W3B卫星重新部署到16°E轨位上服役,是基于2008年12月20日发射的Eutelsat W2M卫星失效,致使公司的运营计划受到重大的影响。为了确保承租16°E轨位卫星容量的客户获得无间断的服务,该公司于1月28日宣布,将Eutelsat W3B卫星作为Eutelsat W2M的替用卫星。而Eutelsat公司这次决定选择中国的长征火箭发射Eutelsat W3B卫星,应该是出于多个原因。一是Eutelsat W3B卫星预计2010年中期发射,需要尽快选择发射服务商;在欧洲几家发射服务商近两年发射任务较为繁忙的情况下,选择长征火箭不仅实现了发射业务的多元化,也可以加强与中国航天产业界的合作,进入中国市场。二是长征火箭技术可靠性较好,近年来发射连续成功率已经位列世界前茅,而且发射费用适中,相比“阿丽亚娜”等西方火箭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三是Eutelsat W3B卫星由法国TAS公司建造,没有使用美国的部件,美国难以干涉这项发射业务。

业界专家表示,这是自1998年7月18日成功发射鑫诺1号卫星(Sinosat 1)后,10年来长征火箭首次获得为西方主要的卫星运营商发射欧洲大型商业卫星的合同,同时也是长征火箭冲破美国设置的限制与政治干扰,再次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成功一步。其实,从1987年8月至2008年6月,长征火箭已有31次商业发射的记录,其中26次国际商业发射,5次外国航天器搭载服务。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就发射过十多颗欧美公司建造的通信卫星,包括美国EchaSstar 1、Interlsat708,澳大利亚Optus B1/B2/B3和菲律宾Agila 2,以及12颗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星。只是在1998年8月后,美国以所谓的中国利用卫星发射“窃取”美国航天技术及国家安全信息为借口,加强了有关出口控制的法律,禁止美国制造的卫星,包括含有美国部件的卫星用中国火箭发射。原计划在1998年底由“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的中星8号卫星(Chiansat 8),就因为是美国劳拉公司所建造而被禁止出口,致使该卫星项目被迫终止。此后10年,长征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也因此而难以承揽到西方主流商业卫星的发射服务。

为了扫除美国设置的障碍,中国卫星产业界近年来加强了与欧洲卫星产业界的合作,并与欧洲卫星制造商TAS公司及卫星运营商Eutelsat公司努力寻找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途径。此后,首先由TAS公司建造了不含美国零部件的卫星系列(比如中星6B、中星9号等卫星),这些卫星可以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而在2008年4月,Eutelsat公司购买了一项保险,把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包括在保险范围内,这就使该公司未来几年可以用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多颗商业卫星。此举就为使用长征火箭卫星发射Eutelsat W3B卫星的备选方案铺平了道路。

然而,Eutelsat公司准备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Eutelsat W3B卫星近日在美国引起争论,有美国议员指责Eutelsat公司用中国火箭发射其卫星。对此,3月3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专家梁小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种指责毫无道理。他说,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可靠性、成本、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公平竞争,不应该让意识形态和政治偏见干扰商业活动。梁小虹指出,中国火箭技术的不断发展,靠的是自主创新。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中国在走向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困难,但仍然能够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中占据自己的位置。因为我们有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他特别指出,目前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主要是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老挝、委内瑞拉等国发射卫星。不过,随着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研制成功,我们将可以满足国内外各种卫星发射的需要。

基于“长征五号”新型火箭的首次发射安排在2014年,而目前“长征三号乙”火箭的GTO运载能力为5.1吨左右,有专家认为,重达5.4吨的Eutelsat W3B卫星2010年发射时可能使用的是一枚加强型的“长三乙”运载火箭。■

猜你喜欢
通信卫星波段长征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卫星电视常用接收方式及SDTVplus在卫星接收中的应用
利用小波分析对岩石图像分类
分集技术在Ka波段抗雨衰中的应用
JCSAT 14等两项通信卫星合同签订
俄成功发射一通信卫星
二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