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鉴别力神话

2009-04-21 03:09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09年3期
关键词:鉴别力陆羽王安石

罗 罗

关于茶的各种典故、轶事可谓多矣。首当其冲的,是写了《茶经》、被奉为茶圣的陆羽。陆羽鉴水,其中最有名的是鉴别南零水,说的是唐代宗时,湖州刺史李季卿路过扬州,与陆羽偶遇,李季卿说:“陆君善茶,天下闻名;这扬子江的南零水也是天下好水,今天二妙千载一遇,岂可辜负!”于是命一个可信的随从军土坐船去取水,陆羽则备好煎茶器具等候。

不久水来了,陆羽用勺扬了扬水,就说:“江水倒是江水,但不是南零的水,像是临岸的水。”随从说:“我划船取水,有上百人看见,怎可能说谎7”陆羽没回答,默默将水倒出,到一半时忽而停住,又用勺取水扬了扬,说:“到这里才是南零的水了!”随从大惊失色,低头认错:“我从南零回岸边时,水洒了一半,便在江岸边把水盛满。您的鉴别力真是神了!”(《煎茶水记》)

鉴别出两种水,已非易事,但在高人那里是可能的。鉴别出盛在一起的水则不可能,这不关高人的事,而是水不争气,它们早就应混为一“坛”了!品茶一事,择水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陆羽肯定也确实精于此道,所以把这种神话像献花一样献给了他。

这样“神了”的故事的主人公,还有宋代的王安石。说是王安石托苏东坡给他带一瓮瞿塘峡中峡的水,好煎阳羡茶治“痰火之症”。苏东坡带了给他,等到一泡茶,王安石就说:“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冒充中峡?”连苏东坡这样的天才的反应也是毫无创意,千篇一律的大惊,然后说了实话:因为欣赏三峡风光,船过了中峡才想起来,只得取了下峡的水来冒充。这是《警世通言》中《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情节,虽是小说家言,也表明在古代对茶对水已作为一门鉴赏艺术已经达到极高的境界。

鉴水品茶在我国古代已是一种风尚,而如今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又兴起了“品水”热。对于那些味蕾极度敏感、又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人来说,品水就像品酒一样,是不容怠慢的精细工作。走进多伦多市的水专营店,琳琅满目的水品牌令人应接不暇。北美地区最大的水专营店也安家在此,出售的水品牌多达56种。

在品水专家眼里,不同的水有不同的味道,因而,人们应该像尊重品酒师那样尊重品水人员。从理论上说,评价一瓶水的好坏75%的因素取决于口感,即品出水中有多少、多大的气泡;20%的因素来自于水中诸如钙、镁等矿物质的含量;还有5%取决于水的酸碱度,酸性的水品尝起来也略带酸味。而说起水源地,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一条冰河由于自1亿年以前便与世隔绝,那里的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

同时,品水还要注意与不同食物的搭配。例如,品水之前不要饮用其它饮料,因为这会干扰水的味道。一位专门致力于研究食物的人类学研究生说,如果想品尝一盘鱼,那就不要同时选择饮用气泡量多且气泡大的水,例如,法国毕雷矿泉水。因为那会破坏鱼的美味。

俗话说,“各爱一人,各专一门”,看来,品水在未来不只是情趣风尚,更是一门学问,是为我们身心健康所考虑的大事。

猜你喜欢
鉴别力陆羽王安石
初夏即事
“茶圣”陆羽:煮茶走天涯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精神上的鉴别力
王安石的坏习惯
陆羽弃佛从文
陆羽弃佛从文
高校思政课如何提高大学生政治鉴别力——新媒体视域下
第一次放孔明灯
初夏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