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告状信

2009-04-26 05:29庄德勇
江苏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鲁莽新学期课间

庄德勇

“为什么要‘不喊、‘不叫、‘不跑、‘不跳?”这是一封学生告状信中的第一句话。记得是在新学期开学初的一个早上,两位六年级女生气冲冲地拿着一封信放在我桌上,“哼”的一声,扭过头便走了,一句话也没说。一般说来,学生进入校长室还是有点胆怯的,可这是为什么呢?我急忙打开信件看了起来,原来这与我们新学期的一系列规定有关。

学校德育处的同志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由于学校规模较大,活动场所相对有限,学生活动受到限制,导致课间活动的秩序一直不好,因此一到课间就会出现学生“抬腿就跑”、“张嘴就喊”的“盛况”,校园里一片嘈杂。于是学校详细地拟定了一个关于课间活动要求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学生课间“不能喊”、“不能叫”、“不能跑”和“不能跳”。若发现不仅要公布于众,还将扣班主任的月积分。可想而知,班主任将会拿出更加具体的措施来加强对本班学生的管理与监督。一周下来。学校领导层均认为课间活动的秩序与学生的文明程度确实大有改观,可这两位女生怎么就观点不一呢?

我们组织专人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了解学生课间最想做什么;同时也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诸多的“规定”、“要求”之类,其实是学生最不乐意接受的东西。因为它无视学生的生命,像“不喊”、“不叫”、“不跑”、“不跳”等,其教育意义是微乎其微的。要赢得学生的青睐,就要正视学生的存在、学生的特性与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是有意义的管理与教育。我要感谢这两位“鲁莽”的六年级女生,没有她们的“兴师问罪”,也许我们(包括所有班主任和教师)会觉得课间活动的“规定”和“要求”是多么的及时与必要,也许我们不会做真正的调研,更不会作出现在这样的课间活动安排: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增加教室的图书存储量,增加室内的棋类品种,提供手工制作材料,增设操场周边的体育活动器材。加强教师对课间活动的有效组织——我们组织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做游戏、看图书,带领三四年级同学抖空竹、下棋、打乒乓球等,和五六年级同学一起长跑、打篮球、踢足球等。活动形式活泼多样了,内容丰富适合儿童的情趣爱好了,组织得有条不紊了,师生共融其中。欢乐的、安全的、师生双方均具积极意愿的课间活动场面形成了,我怎能不感谢那两位“鲁莽”的女生?

学生“告状信”给我带来了思考,以生为本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落实在为学生发展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别总想让学生为了适应自己的管理而改变,也要尝试着为了适应学生而改变自己的管理策略。这不正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吗?

猜你喜欢
鲁莽新学期课间
“新学期”等十二则
宠物“新学期”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借 我
快乐课间
借我
课间10分钟
借我
捉迷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