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命题与新课改衔接之初探

2009-04-26 05:29张雅宁
江苏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江苏命题试卷

张雅宁

摘要:高考作为一种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国家级考试主要有选拔和导向两大功能。其中的选拔功能毋庸置疑始终占主导地位,而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逐步实施,高考的导向功能日益显现。那么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命题——如何遵循新课改精神,体现新课改理念,适应新课改变化,贴近新课改实践,是命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江苏高考命题在前两年有步骤的探索和尝试的基础上,2008年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实现了新课改理念下新旧高考命题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命题变化初探

自2004年全国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率先成为首批新一轮高中课改实验区后,2005年秋江苏也步入了实验区的行列。新课程与以往课程相比较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具体说来,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次新课改变化之大,范围之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课改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显然,原先传统的高考命题方式已不再适应这种新变化,高考命题无论在理念上、形式上、内容上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必须体现新课改教育理念,促进中学的教学改革。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江苏高考命题在前两年有步骤的探索和尝试的基础上,08年高考命题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实现了新课改理念下新旧高考命题的平稳过渡。

一、高考命题注重体现新课改理念

08年是江苏实行新课改后,实施08高考方案的第一年。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命题工作的成功与否对于推进新课改,顺利实施08高考方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07年下半年研制《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时,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就邀请各学科命题专家以及部分中学骨干教师分学科、分专题先后多次召开研讨会,明确《考试说明》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典型题示例等,目的是将新课改理念融入《考试说明》中,以启示考生新课改后高考命题思路将有所变化,强调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还要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8年高考数学试卷中16、17、18、19的计算题,物理试卷中13、14、15的计算题,化学试卷中15、17的实验题,政治试卷中简析题,历史试卷中主观题,地理试卷中综合题等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有所体现。实际上每年的高考命题中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科学素养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只不过现在的考查方式将发生变化。不会再过多地考查孤立的知识点以及机械性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而更多地考查将相关知识通过题干与组合备选项的方式整合在同一试题中,而且这些问题不可能在教科书上直接找到原封不动的答案,要通过内化的知识来分析解决。这点在08年多学科的单选和多选题中均有体现。当然新课改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单题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整卷设计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上,08年的政治试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如考后一位政治名师所说的那样:看到今天的政治卷,让人感到惊喜,这份卷出得好,紧密地结合了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完全符合新课改精神。

新课改提出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高考命题与之相配套设置了探究题。其实早在06年高考命题时江苏命题组就意识到新课改必定带来命题变化,在当年的政治试卷中就尝试性地增设了一道以回收废旧电池为背景的材料综合探究题,这也是个信号,目的是引导中学教学给予一定的关注。回收废旧电池的背景材料学生都很熟悉,但教科书上却无现成的答案,它主要考查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得到社会广泛好评。07年政治试卷中综合探究题以某中学门口因小摊贩设摊。引起交通堵塞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经济、哲学常识以及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反思并概括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08年政治试卷中则是一道以大家极为关注的北京迎奥运为背景材料的探究题,从时代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到三维目标的实现均有所涉及。受到广大考生的普遍欢迎。

二、高考命题逐步贴近新课改实践

(一)关注热点,体现特色,具有较强的人文性

高考命题中政治试卷最容易与热点、焦点密切联系。08年政治试卷中的时事选择题按常规着重从政治、科技、文化、省情、国际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考查。主观题涉及到农民收入与消费、节假日调整、美国总统竞选、北京迎奥运等08年关注的热点问题。政治试卷中第34题简析题让考生概括江苏农民的生活状况,分析如何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单选第5题考查了江苏义务教育阶段减免费用问题,单选第18题考查了江苏电力公司自主创新的“电网安全自动控制系统”;08年地理试卷中第25、26题涉及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选做题的旅游地理涉及苏州古典园林部分;08年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考查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江苏地方特色。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周杰伦的《青花瓷》出现在政治试卷的选择题中。体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具有较强的人文气息。

(二)关注环保,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如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也成了热门话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就包括“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环境“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已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越来越受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共同关注。高考命题同样也一直关注着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问题,几乎每年都有涉及此类问题的试题。如06年政治试卷的探究题以废旧电池回收为背景,06年地理试卷第34题涉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07年地理试卷第31题涉及东北产业结构调整中保护生态环境问题,08年地理试卷选做题考查了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北京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上可采取的措施。这些均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三)关注图表,注重实验,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图表丰富、信息量大是08年高考命题的又一大亮点。物理试卷共涉及31个图像和图形,既直观展示了大量的信息,又以此描述和探索物理规律,突出考查了物理思维素养。地理试卷也有21幅图组和多个表格,地图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有景观图、等值线图、区域图,各种示意图以及多种统计图表,形式美观,成为试卷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对地理图表的判读、区域的比较,考查考生对地理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题的考查每年也必不可少。主要分布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内容比例占15%-25%不等。物理试卷中实验题考查了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探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中的实验数据处理等:化学试卷中实验题中15题考查从含氰废水中提取银,17题是考查用硫酸钡和碳来制备硫化钡;生物试卷中实验题对有丝分裂、酵母菌培养、加酶洗衣粉变量控制、半透明性的探究四个实验均有考查。这些实验题着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语

2008年高考是江苏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新课改下,江苏省的高考命题在“体现理念,平稳过渡”的总原则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遵循了新课改精神,体现了新课改理念,适应了新课改变化,贴近了新课改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新课改仍在继续,命题技术也将不断提高和完善,特别是在综合考查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探究题的命制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考查等方面还有许多新课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尝试,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江苏实际,具有江苏特色的自主命题路子来,真正实现高考的基本功能,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江苏命题试卷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图说江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