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行为分类系统VICS的讨论

2009-04-26 03:32杨平展刘娟文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行为

杨平展 刘娟文 罗 平

摘要:我们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行为发生的概率来分析和评价课堂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地对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分类是这种分析的关键。本文尝试在解析VICS分类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它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初步形成改进后的新的VICS分类系统。

关键词:VICS;教学行为;行为分类

一、教学行为概率分析及行为分类系统的引入

课堂教学系统的运动构成了课堂教学过程,该“系统的运动”由师生教与学行为的不断发生而产生,因此课堂教学系统具有多变性、多样性和模糊性。长期以来,对该系统运动过程(即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听课人的感受,导致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基本上停留在主观定性描述的水平,有失科学的严谨性。

为了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客观和定量的分析评价,我们可以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各种教与学行为进行记录并统计每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从行为概率的分布就可以客观地、定量地反映该课堂的基本状态,只要记录和计算的规则是明确的,对课堂状态的反映就不会受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例如,某堂课的行为记录数据是:“教师指示”这一行为概率很大(98%),其他行为概率都很小(累计2%),我们从这一数据可以对该教学过程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这样的课堂自始至终只有教师的讲解而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教学行为,毫无疑问这是一堂灌输式的教学。如若“教师提示”行为概率较大,则反映为启发式教学。

在诸如上例的分析研究中,我们首先需要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各种教与学行为进行分类,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分类系统,比较著名的分类系统有Flandrs分类系统和VICS(Verbal Interaction Category System),其中VICS分类系统在国内的影响更为广泛。

VICS分类系统是基于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行为而提出的,但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由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行为构成,因此,VICS分类系统并不能完全记录课堂中的所有教学行为,因而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全面分析。本文尝试在解析该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它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形成改进后的VICS分类系统。

二、VICS分类系统解析

教师、学生语言行为的分类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但VICS分类系统(Verbal Interaction Category System,语言互动分类系统)是进行教学过程中语言分析的一种标准的分类系统,它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语言行为适当地划分为10类,具体如表1。

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间以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学过程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言语序列的记录来表述。VICS分类系统是一种课堂语言行为分类系统,从它分的10种语言行为可以看出,它是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来进行分类的。不难看出,基于VICS的分类系统基本上可以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行为客观、定量地记录下来,有效地表述和评价教学过程。但这10种行为中,表象相似的语言行为之间的区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使用者对其没有准确的界定,那么采集到的数据就不会真实,所作出的教学分析就不那么科学了。表1中每列均为一组表象相似的语言行为,极易混淆,在此笔者进行如下解析:

1.“提示”与“指示”

教师的提示:指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性的语言,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者是上台操作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果而表现出的语言行为。教师的提示是建立在学生思维活动基础之上的。

教师的指示:指类似于讲解和指导的语言,比如教师告诉学生该做什么,教学生一步步地去达成教学目标;如对某个问题的讲述。教师的指示主要建立在自身思维活动基础之上。

2.“狭义提问”与“广义提问”

教师的狭义提问:指教师提的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的首都在哪里?”

教师的广义提问:指教师提的有多种可选答案的问题。比如说“谁是最可爱的人?”

3.“接受”与“拒否”

教师的接受: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完全认可。

教师的拒否: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认可或不完全认可。比如教师认为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不是很全面。此行为有时还可以应用于为拓展学生思维与判断能力,对正确的回答故意加以否定,启发学生的自我评判。

4.“反应、应答”与“发言”

“学生向其他学生的反应”“学生向教师的应答”:指学生在听到教师或其他同学的问题或言论后所表现出的言语行为,是一种被动行为。

“学生向教师的发言”与“学生向其他学生的发言”:指学生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是一种主动行为。

三、对VICS分类系统的改进意见

分析Verbal Interaction Category Sys- tem,我们认为VICS是一种基于语言的互动分类系统,然而,课堂教学中并不仅仅只有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行为,它还有很多非语言行为。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中逐渐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工具,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用语言表达传递信息外,还会在操作信息技术工具时传递信息,因此,VICS分类系统并不能够将整个课堂完整地记录下来。因此急需对VICS分类系统进行改进,来完整地记录课堂情景,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1.VICS分类系统在体态语行为中的拓展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学信息的发送与接收要通过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方式来完成。师生面对面的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占的比重相当大,它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美国举止形态专家洛弗将非语言的效用概述为:它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集中于语言所指向的内容,它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使之更加明确、有力;以非语言行为伴随语言行为,可以使学生接近语言信息的同时,看到生动的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中,师生的非语言行为主要表现为体态语。体态语是一种可以表达感情、传递一定信息的行为动作,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体态语又称身势语、身体语或行为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以自己的有声语言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外,还应通过得体的体态语来配合,以加强有声语言的教育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据此,教师的提示、指示、提问、接受与拒否均应包含一定程度的体态语的行为表达,如点头或摇头、手势或眼神,而不局限于语言。学生的反应或应答也是如此。

2.对VICS分类系统课堂行为类别的扩充

(1)教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行为。 教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行为不同于教师的指示、提示、提问、接受与拒否,其言行不直接作用于教学内容,看似与教学无关,却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2)学生的思考与练习行为。学生的课堂思考(或练习),即利用课堂教学的部分时间进行思维活动或技能训练,它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各个环节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还便于师生建立融洽的感情关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多媒体的使用。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的一大特色。多媒体课件能够用生动形象的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活跃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发展。多媒体系统的交互作用,能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场,使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真实感、亲切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这种条件下,获取和处理信息效率明显提高,加快了学习进程,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主要以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时,课堂行为将被定义为多媒体行为。

3.改进后的VICS分类系统——V&BICS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传递过程,但由于VICS分类系统拘泥于传统教学的因素,不能适应现代课堂。笔者根据解读的结果,结合现代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多种教学模式,对VICS分类系统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如表2。

基于VICS改进的课堂教学行为,分类系统可表述为:V&BICS分类系统(Ver- bal & Behavioral Interaction Category Sys- tem)。我们认为,V&BICS分类系统能够更完整地表达课堂教学活动,更准确地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行为发生的概率来对教学过程作出客观的、定量的分析和评价。

四、结语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可基于对课堂教学系统有关信息进行定量的分析、处理、研究,使人们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它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对教学实质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种分析方法是依赖于行为分类系统的。

通过上述对VICS分类系统的分析与探讨,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量化分析手段的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量化分析与评价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能更客观、更合理、更科学地对教学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傅德荣,章慧敏编著.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克东编著.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耿二岭编著.体态语概说.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

[4] 曾慧玲.教学信息熵的意义及应用.现代教育论丛,1993(4).

[5] 傅德荣.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处理.现代教育技术,2002(4).

猜你喜欢
教学行为
ISEC项目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研究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