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雕塑艺术的美感

2009-04-26 03:32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审美特征分类

伊 琳

摘要:雕塑,是运用物质材料为视觉及触觉提供实体造型为主的艺术。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最典型的样式,它是运用雕、塑、刻、镂、凿、磨、铸、焊等人工手段把材质纳入审美活动。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被称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它除了具有一般造型艺术所共有的形象和直观性以外,还具有其他造型艺术门类所难以类比的特殊性。

关键词:雕塑艺术;审美特征;分类

雕塑,是运用物质材料为视觉和触觉提供实体造型为主的艺术。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最典型的样式,即运用雕、塑、刻、镂、凿、磨、铸、焊等人工手段把材质纳入审美活动中,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被称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

一、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雕塑使用物质实体的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这使它除具有一般造型艺术所共有的形象和直观性以外,同时还具有其他造型艺术门类所难以类比的特殊性。

1.形体的面面观特征

雕塑作为三维性的实体存在,有不同观赏面。所以雕塑作品要考虑轮廓,注意形体不同的侧面外轮廓线的表现力。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距离和角度来欣赏同一件作品,圆雕作品尤其如此。同一件雕塑作品,随着观赏者的移步或换形并呈现出富于变化的形态,往往会使观赏者获得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当然,一般来说,一件雕塑作品总会具有一个主要的或是最佳的欣赏角度,以使欣赏者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传达的主要审美情绪。雕塑实体的丰富性与整个作品的完整性应很好地统一起来。

2.雕塑作品在观念表达上的象征性

雕塑艺术由于其实体性特征,使得它在题材的表现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雕塑不可能像绘画那样进行复杂的精细描绘和对环境空间进行过多表现,因而形象单一,所以通常赋予形体以象征性和寓意性来表达主题。一般多借助人体来象征某种思想,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黑格尔就曾特别强调雕塑是用身体形状去表现心灵性的东西,强调二者的统一,从这一点上讲,雕塑与舞蹈相似。不同的是,舞蹈是人体动态的时空形象,而雕塑是静态的空间形象,所以有人把雕塑称作是“凝固的舞蹈”。既然雕塑难以作复杂的描绘,这就要求雕塑家应更集中、更凝炼地表现雕塑对象的性格,突出主要的思想内容,这就形成了雕塑艺术在观念表达上的象征性特点。比如《地中海》是雕塑家马约尔成熟期的一件杰作,这个圆润厚实的女性裸体,以其头部的低沉状、手臂的弯曲度、柔美的躬身及盘折的腿部,形成空间里一个优美饱满的曲线容积。马约尔一贯主张简化细节,以简化的形体和静态的节奏来建立一种庄重、沉静的不朽。整个雕像线条单纯优美、光滑的大块面体现着女人身体的圆润和丰满,同时通过饱满的人体动态和形态来象征地中海的富饶壮美,及其哺育的希腊文明的博大厚重。在中国雕塑史上,也常常用装饰性较强的人物、动物形象,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如常见的龟、狮、龙、马等形象。同时,雕塑家也常利用材质自身的美感来烘托和加强作品主题的表现力。

3.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制约和重建

雕塑作品大多是根据某一特定环境来制作的,将其放置在某一特定空间就要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因此,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使作品作用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

(1)场景适应。不同的公共场所的场景,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背景:纪念性雕塑形象庄严、肃穆,具有稳定性与建筑性,比如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而园林雕塑就要适应园林优美恬静的特点,给人以轻松感和富有装饰性;街头雕塑简洁明快,需要感官的舒适或刺激。

(2)形式关联。对于大多数雕塑作品来说,与周围环境及其建筑的关系复杂。那么,雕塑风格首先应与建筑风格相协调。一般来说,现代建筑周围的雕塑应具有现代风格,古建筑周围的雕塑应与古建筑风格相适应。切合周围背景往往会给雕塑作品本身增加丰富的内涵和新的魅力,是造型和环境相融合的一种方式。借用环境和周围景物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如据《史记》记载,汉代霍去病墓前的造型是仿祁连山形状而构筑的。不失石形野兽战马潜伏于荒山野岭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若置于富丽堂皇的皇宫,必定由于造型的古拙、粗放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失去协调,大大降低其自身的艺术价值。

(3)心理介入。环境是为人而存在的,不同环境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环境为雕塑作品创造特定的观赏条件,是形成景观审美感受的重要原因。雕塑创作必须考虑安置地点的观赏条件,以便于环境、观赏者之间的协调。比如要合理:仰视有崇高感,而平视和俯视的形体,和人往往是亲近的。现代雕塑的很多作品,人们可以进入其间,随意抚摸甚至可以操纵,进一步加强了人对于作品的亲近感和自身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总而言之,雕塑作品必须适应人在不同场景的观赏需要和心理需要,并对审美心理进行诱导。

二、雕塑艺术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可将雕塑艺术分成以下多种类型:

(1)按作品题材内容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和实用性雕塑等。

(2)按雕塑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石雕、木雕、金属雕、牙雕、骨雕、泥雕、冰雕等。

(3)按雕塑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人物雕塑、风景雕塑、动物雕塑等。

(4)按照雕塑形象的展示方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圆雕、浮雕两大类,圆雕是指雕像前后左右各面均须雕去,无任何背景,有实在形体,可从任何角度欣赏。一般认为,圆雕最能表现雕塑艺术的特征。浮雕,是指在平板上雕出突起的主体形象,一般带有背景,根据表面凸起的厚度不同,又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浮雕一般用来作为建筑装饰,在表现大的场面上比圆雕自由。还有一种在浮雕基础上镂空底板背景部分的雕塑,叫做透雕。

(5)按照环境、用途和放置位置的不同,雕塑又分为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室内雕塑、案头雕塑等。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雕塑艺术证明的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历史记载。如今,随着现代观念的变化,在现代艺术中更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五维雕塑,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突破了传统的三维静态形式,而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钱钟书.谈艺录(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王林.美术形态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审美特征分类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从欣赏的角度略谈雕塑艺术的特点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