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式英语教学

2009-04-26 03:32钟珍球
教师·下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化修养表达方式思维方式

钟珍球

摘要:当今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国际接轨,学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部分人还是处于中国式英语水平。本文就何谓中国式英语以及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两个问题提出了几点个人看法,并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维方式;结构差异;表达方式;文化修养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全球化影响力日益上升,国际化气息也越来越浓,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每天都在制造英文新词。根据报告:typhoon(台风)、yamen(衙门)、erhu(二胡)等,现已被现代英语所接受;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接触到一些很不规范的英语文字,很不地道的英语口语,这让我们忍俊不禁,有时令人啼笑皆非,因为这类文字和语言中出现了我们经常提到的中国式英语。

一、何谓中国式英语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教授夏纪梅曾经说过:“普通中国人所说的英语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另一种是Chinese English(中国式英语) ,也叫Chinglish。”

China English即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用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进入英语交际且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比如,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一国两制)。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它将变成一个特殊的文化墙,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

而中文语法和思维加上英文词汇,这就是Chinese English(中国式英语),是属于语言的不规范使用。例如:“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有很多人就把它译成“Ill give you some colour see see.”已经成为“经典”,流传很广的毛泽东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英语翻译“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中国式英语就像是在中国国际化进程中沉积下来的语言化石,是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良产物。这种生造的中国式的英语不仅会在日常交流过程中造成尴尬、费解甚至误解,更会在高考英语中成为考生的考分杀手。

二、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

在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进行比较时,我们了解到英语是一门“形合”语言,汉语是一门“意合”语言,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两者在句子结构上、思维模式上、习惯表达上相距甚远。要想避免中国式英语,我们必须做到下几点:

1.了解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英文是以五种简单句型为基础来完成英语句子核心含义的表达功能,句子的成分排列一般是固定的,且通常具备“三分”结构,如I broke the window. (是我打烂了窗户。)唯一“二分”的主谓结构,通常也会加上状语,如Birds are flying in the sky.

而汉语更重在“意义”的完整。它受先人“阴阳对立”“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非常讲究偶数对仗。从诗词对联到成语修辞、从行文逻辑的起承转合到遣词造句的骈句相对,无一不体现这种思想,所以汉语常以“二分”的词句来表述思想,如:中文经常说“甲乙丙丁”“张三李四”等,而不会说“甲乙丙”或只说“张三”。

所以中国人学英语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按照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来造出符合英语语法的句子。当然在翻译英语句子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其输出语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句式调整。如果你真正做到了这两点,你就不会写出Is me broke the window.(是我打烂了窗户)He always at home watches TV.(他总是在家里看电视)或He is a like reading boy(他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等这样的中国式英语句子。

2.尝试外国人的表达方式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性格,英美人一般都比较率直坦诚,幽默诙谐,所以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简单直接,但表意丰富。他们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①能省就省。如果你问他:“Are you busy today?”他可能答道:“Have been,but quiet now”(一直忙,但现在清闲)。②避生就熟。汉语成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英文中就是“A promise is a promise.”一句最简单、最朴实的话。③借词喻意。You have muscle!(你有力气!)浑身肌肉,在别人看来一定力大无比了!④准确生动。比如,“他这个人输不起。”你可能会译为“He can't bear to lose too much.”但外国人常说“He is a bad loser. (或more loser)”表达准确又生动。

要想学会外国人的用词,你一定得做个有心人,身边带本小记录本,随时随地记下你所见到的或听到的纯正的英语表达,并做到多练习,多运用,这样,下次要你翻译“请您放心,我一定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时你就不会说“Please put down your heart. I''ll give all my strength out.”而是干脆利落地说“Don't worry,I''ll try my best.”

3.学会外国人的思维模式

由于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提倡谦虚谨慎,但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中国人热情,喜欢了解别人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问题,而西方国家特别重视隐私权,人们一般不过问别人的私生活,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西方人重法不重人情,法在理前,情在理后,中国文化则先讲合情,再讲合理,然后讲合法;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独立意识很强,且具有冒险创新精神,而中国文化推崇和谐精神,团结合作务实求稳的心态处处可见。曾经有老外赞扬一个中国人,他说“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你的工作真出色。)中国人回答“No,I don't think so.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我不这样认为,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他不知道,他的谦虚断然否定了外国友人的看法,令对方尴尬透顶。

要想真正摆脱中国式英语,学习者就必须培养英语思维,多与英语接触,多看英语节目如英语原声电影,多听英文歌,多读相关的英语书籍、报纸杂志。这样既可以训练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英语思维在无形中会慢慢地形成。

4.加强外国文化的修养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风俗习惯自然会表现在语言的差异上。所以中国人一般不会知道The president had at last laid an egg (总统终于完全失败了)的含义,而普通英美人也不会知道“三顾茅庐”的典故。这种语言的地域性差异也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体现,如:中国人以左为上,说“左右”,而英语里正相反,说right and left(即右左),如果你说别人是左撇子,他会认为你在骂他。

加强外国文化的修养和培养英语思维一样,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习者必须多读英语书籍,特别是外国名著,多涉猎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诸多领域,博闻强记,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在高中英语语言能力教学的同时,教师应适当地导入英语文化,向学生展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在考虑异域文化的前提下把“信、达、雅”融为一体,使译文“神、形”并茂,这样才能实现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真”,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MerriamWebster Inc.

[2] Hall,Robert A.,Jr.Pidgin and Creole Lan- guages.Ithaca:Cornell.University Press.

1966.

[3] 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4] 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猜你喜欢
文化修养表达方式思维方式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图案的艺术表达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音乐是文化修养中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