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冬去》中的人生哲学

2009-04-27 10:03
电影文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哲学人生

王 翼

[摘要]人们常说,电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思维,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它可以表达美感,传递思想,也可以剖析自己。感悟人生。电影《春来冬去》。是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一部代表作。整部影片画面艳丽,基调灰暗,充满诗意而又蕴含哲理。《春来冬去》,以湖中的小庙为背景,以春夏秋冬的交替为时间线索,以一个小和尚的成长为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一部丰富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春来冬去》,人生;哲学

如今,电影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家庭。以一种更具有艺术特色的方式,向人们述说着不同的人生哲学。

《春来冬去》,是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主要展现了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小和尚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最后步入老年,这一平凡的人生轨迹被导演描绘得不再平凡,娓娓动人,虽像画卷一样真实客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却又得观众自己去思考。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故事按照四季交替的顺序开展:发生在春天里的罪恶和救赎,夏天里的欲望与放纵,秋天中蕴含的爱与恨,冬季里的哲学与反思,再到春的延续,生生不息。在这部展现人生思考与意义的影片中,不仅具有浓郁的佛学色彩,更展现了丰富的人生哲学。

一、春之心——成长与改变

“春”这个片段主要讲述:小和尚八九岁模样,与师父一同上山采药。无趣之时,小和尚抓来了鱼、蛇和青蛙并绑上小石子,很是开心,这一切被师傅看在眼里。于是师傅在小和尚熟睡之时,在其腰间绑上重石。小和尚醒来告知师傅;“难受”。师傅反问:“那些动物不是和你一样么?如果有一个动物死了,你以后心里就会背上沉重的石头。”小和尚连忙去解救那些动物,可是鱼早已死去。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因此也有人说孩子就是原始社会的缩影,是残忍的,更把这一点作为。人之初,性本恶”的根据。人初之性到底是善还是恶我们在这里不做讨论,但是笔者更相信“人之初,性向乐”的观点。孩子不懂得什么是是非善恶,他们行事的标准就只是自己快乐不快乐。老和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与《论语·为政》所说“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不谋而合,如出一辙,这对于小和尚的教育效果也是最好的。

“春”这个片段还向我们传达了“慎独”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慎独”是一种自我修身的方法,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特色。“慎独”一词出自《札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通俗点说,“慎独”就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坚持平日的信念,谨慎自己的行为。“慎独”一词历史悠久,而令仍积极宣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瑰宝,是我国大力提倡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保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影片中将“勿施于人”变为。勿施于物”,是一次道德的升华。“你走不动,你又怎么觉得鱼,蛇和青蛙背着石头就能走动呢?”老和尚对小和尚的反问,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的“和”的思想传递出来。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即使是自然界的动物也应如此。人与自然应该是共生、共赢、共荣的关系,而不会只是赤裸裸的破坏、改造和索取。如今,我国正大力建设和谐社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离不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物”,“勿施于社会”,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和万事兴”的理想状态。

二、夏之欲——情爱与戒律

“夏”主要讲述:数年后,小和尚已经长大成人,与一个来寺庙疗养的年轻姑娘在朝夕相处之中,发生恋情,并破了色戒。当老和尚将姑娘逐出寺庙之后,小和尚终不忍朝思暮想之苦,也离开寺庙。

片段以小和尚看见两条蛇如胶般缠在一起开始,暗示着对其“色戒”的考验即将来临。蛇在东方文学中,向来有着多重的象征,“将蛇视为邪恶的象征和将蛇视为邪恶情欲的象征”导演在此以蛇为喻,告诫人们邪恶的情欲就像蛇一样的危险,控制不住,就会冲破道德的底线,做出不可原谅的事情。虽然“情欲”是人之本能,《礼记》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即生存问题,男女,即性爱问题。”可见,对于这一问题,古人就已觉得是正常的,不必遮遮掩掩。可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纵欲,放纵自己的情感。孔子就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意思是说“我没见过喜爱道德像喜爱女色一样的人!”这实际是孔子对人性本能的一个批判。他认为,我们在追求原始欲望的同时,不能以丢弃道德为代价,更要摆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如果沉迷其中,久而久之麻木了心志、丢失了本性,心灵就成了杂草丛生的荒芜。孔子还曾告诫我们:。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老和尚说:“淫欲唤醒占有欲,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这与佛教从人生解脱角度宣扬的禁欲主义如出一辙。方立天教授提到过:“佛教认为人是由物质、感受、理性活动、意志活动和对外界的认识分别能力而构成的,并没有恒常的实体,但人对人生自体都有炽热的爱和执著的欲望,……人对外界也有强烈的追求和占有欲望。这种欲望和希求就使人的身、口、意都活动起来,产生各种各样的恶业形成生死轮回的痛苦。……因而佛教主张通过修持来消除欲望……”依照佛理,人只要做到无欲无求,便不会产生恶业。而叔本华在《禁欲论》中说:“其实,美德就是帮助否定自身,因此也就是帮助否定生存意欲的一种手段。……谁要是无条件地、发自内心地信奉这一美德,就得为此做出牺牲,就得失去使生活变得有声有色的甜美享受……”

人类来自动物。因此无法彻底摆脱兽性。像影片那样以为在五官贴上“闭”字,就可以无欲无求,只能说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理想状态。作为人性的基石——欲望,又何尝不是一种发展的动力呢?没有进取之心,又何来进步之举?只是,我们要加强对自我素质修养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控制这把始于人性的双刃剑。

三、秋之凉——生命的救赎

“秋”主要讲述当年离开寺庙的小和尚,因为妻子的背叛,而将其杀死,为了躲避警察追捕而潜回寺庙。在压力下欲寻短见,被老和尚及时发现。随后警察将小和尚抓走。而老和尚则在小船中自焚圆寂。

影片中,当老和尚发现小和尚有轻生之念,便立即乱棍怒斥:“蠢家伙!”这展现了生命之贵,人无论身处何境,身受何苦,都不应该有轻生之举。孔子和孟子都十分重视生命。《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问死。日:‘未知生,焉知死?”通俗地说,就是人活在世上,要先将

活着的人考虑周到了,再去考虑死亡。从生死顺序,看出孔子的生命观。因此,当孔子说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不觉得奇怪了。

孟子则是发扬了孔子的关爱生命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仁政”的思想上面。“从孟子所言‘仁政的具体内容来看,无一不是关注人民的生计冷暖,力图使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充分享受人生的天伦之乐与生命的欢悦。孟子如此关注民之养,其目的是使人民摆脱‘饥色‘饿殍的非人状态,而其关注所依凭的价值观念,正是应‘善待生命”

片段结尾,老和尚自焚虽也属于自残生命,却与小和尚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和尚的行为是对生命的彻底参透,是对死亡的一种超越。佛教将“对死亡的超越”分为三个层次“人天乘、净土、涅槃”而在通往涅槃实践当中就有。燃身供养”一说。可以说,涅槃是“对死亡的终极超越。已经超过生存论意义的死亡,代表佛教修正的最高境界,具有绝对性质。”“佛教对死亡的超越必然是对生命的超越,内涵是对生命之中所有苦难的超越。”

片段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镜头:当警察抓住小和尚,准备划船离去时,奈何怎样划桨,船却纹丝不动。而当小和尚回头与师傅望别,船也开始前行。笔者认为,导演是在告之观众:“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的人生哲理。当人做错了事,无论什么样的惩罚,如果并没有来自内心的反省,那还是在“苦海”里挣扎,心也只是停留在原地,无法摆脱痛苦。作恶之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还是可以变成一个行善之人的。

四、冬之悟一生命的感悟与轮回

“冬”主要讲述若干年后,小和尚出狱后再次回到破旧的寺庙继续修行。一日,一位蒙面妇女来此寄养孩子,当夜晚离去之时,却不慎掉入小和尚早些日子在湖中凿开用以取水的冰洞。这次,小和尚主动将重石缠身,手拿佛像,爬上山顶,合十而坐,祈祷涤罪……

片段中,小和尚身负重石,步履蹒跚地爬上山顶,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执著,一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小和尚为了涤罪,即使双脚磨破,也要将佛像至于心目中的最高地,这就是一种势如破竹的精神力量,也是佛教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意念。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就将“锲而不舍,终身以之”作为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他认为,一旦一件事他觉得是有意义的时候,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它,不管中途会遇见什么样的困难。

小和尚在寒冷的冬天,赤膊执意将佛像搬至山顶,让人想起《庄子》的一句话:“外化内不化。”于丹老师曾经说过:“外化,就是最大限度的顺应……内不化,就是有生命的执守,自己用全部的精神世界九死未悔坚持的一个信念”。小和尚做到了外化,最大限度的顺应着自然,与其和谐相处,也做到了内不化,一心向佛,心灵变得坚强。这才是真正的“内外合一”,也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当又一个春天来临时,被寄养的孩子像当年的小和尚一样捉弄着动物,与“春”中的故事如出一辙,而这一切,都被山顶上的佛像尽收眼底。这象征着欲望、罪恶与克制、善良之间无休止的轮回与斗争。也许在金基德心中,佛就是惩罚罪恶的正义。而在中国古代,却十分流行“天道正义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墨子更是尊天,而且是有意志、有赏罚,有人格的天……正义公道被称为天理……。笔者觉得,不论是正义还是天理,都只是使人向善的精神力量,而人要始终做到仁心仁闻,又何尝是一件易事呢?柏拉图说过:“真正困难的不是逃避死亡,而是避免做不义之事,不义之事比死亡更难逃避。”

《春来冬去》,用春夏秋冬暗喻了人的一生,告诉人们,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人生酸甜苦辣的体会。是需要用一生来完成的。《论语·为政》有一句话:“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要有这种体会,年轻的时候又如何能做得到呢,真正的感悟的确是需要用一生来完成的。

猜你喜欢
哲学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读懂哲学书是件很酷的事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哲学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