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我和女生小佳的故事

2009-04-28 09:06谢淑燕
商情 2009年49期
关键词:故事重塑心灵

谢淑燕

[摘要]本文通过讲述和小佳的故事,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洗礼,而且也懂得了感恩,同时也教会该如何去面对一些事情。

[关键词]心灵 重塑 故事

一、女生小佳

她又红着眼睛去找数学老师,要求数学老师补给她0.5分,说这0.5分很宝贵,加上去,她的期中考成绩和总分就可以跃上班级的第二名,说着说着眼泪婆娑了,数学老师没了招,给了她0.5分,于是她破涕为笑来找我改分,数学老师摇摇头,叹了声这孩子……

这孩子就是我们班的小佳,文静内向,从小就聪慧伶俐,学习刻苦,各科成绩极其优秀,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上一直是常胜将军,在班级中,鹤立鸡群。经商的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拿她当骄傲的资本,寄予她极高的希望,要她目标是一中,大学非考个北大、清华不可。父母的朋友羡慕他们又这么个优秀的女儿,她自己呢,没辜负父母的期望,忘我地学习,成绩突出。对于这个学而优的孩子,各科老师当然喜欢,各式比赛自然少不了她,赞扬的话不绝于耳。

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后的家长会,从她的父母口中我了解到了她学习勤奋的程度令人震撼,假如明天考试,她今晚必定熬个下半夜,甚至通宵,假如哪一天考试发挥失常,分数落后一点,她会痛苦万分,把自己关进小房间,叹气哭泣,不吃不喝……周末,节假日除去去补习奥数、美术外,她从不出去玩,伏案读书、算题、听英语……这使我不禁为她担心起来,她的心理,她的健康,也让我意识到她超负荷地学习,是为了取得最优异的成绩,捍卫自己的学习地位,其实,她也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呀!

我考虑如何走近她,帮助她,让她放下身上沉重的包袱。这时,我收到了她的一篇周记,娟秀的文字,委婉地向我提出不当班干部的请求(她任学习委员)。她说自己从小学到现在,一直任班干部,有点累了,想休息一下,说自己学习极忙,学奥数,学科学,学美术,精力已经透支,无暇顾及班级工作,还让我理解她。这篇周记使我想起同学们告诉我的话,说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得高分”,班级里的事情,她不闻不管,有人请教她数学问题,她都懒得回答。班长也告诉我,说她连政教处召开的会议也没去参加,与她论理,她还说拒绝当官不吃政治饭!于是,同学们背后给她取了个绰号“冷血美人“。

种种迹象,让我感觉到小佳一个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突出,而心理偏曲的学生。

由她,我想起了教育中的一个普通存在的现象:成绩优异的学生毕业后,他们中很少有人惦记着当年教他们的老师,并常来看看他们,而成绩差经常受批评的学生毕业后却格外尊重老师,他们会常来向老师问寒问暖。看来,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心灵塑造,人格培养,及心理健康不可等闲视之。我觉得自己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去开启她心灵之窗,驱散她心中的乌云阴霾,让她心中有阳光,从而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

二、重塑心灵

1.师长联袂。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帮助,就将一事无成。我当机机立断,招来她父母商谈此事,她父母感激万分,他们也正担忧孩子如此读书会读出病来,担忧她足不出户会产生抑郁之病。商谈结果,达成共识,她母亲放下一部分工作,周末带女儿去户外活动、散步郊游呼吸空气、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同时,母亲也一改往日说话内容而时常关注她的健康,这一招使孩子多少又些感动,开始变得愉悦起来。

2.赠言疏导。在学校里,我避开长篇累续的说教,而是在平常学习中更加爱护她。中午,课间拉她到校园林荫小道上散步聊天,表达要与她交朋友,她欣然答应,并立约每星期互送赠言。

第一个星期,正值她科学考试第一名,我送的赠言是:学习本身是一个对未知世界不断认识和探索的过程,成功和失败始终贯穿其中,关键要善于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失败中追寻进步。星期一,她返校也给了我几句话:从成功中去找自己的不足是最明智的!我惊喜于她的感悟。

第二个星期,我给她的赠言是:下一次考试,希望考砸!当晚,我打开QQ,她在线,立马质问我什么意思,我回答说:人生是需要挫折磨难的,这是另一笔财富,能激励人生,如果遇到挫折,就“趴下”,那么注定要失败。顿时,她明白了说:谢谢老师指点,我懂了!

那个学期,她参加自然选拔赛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我写上送给她赠言:马有失蹄,人有失手,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失败。岁寒知松柏性,走过冬天是春天。她回言:“失败成功均乃生活的享受,感谢挫败,让我找到弱点。”第二天她依然一脸春风。

一个学期的互送赠言,我们建设了师生友谊,又彼此勉励提醒,我觉得她变了,依然勤奋,但对分数也不再斤斤计较了,人也开朗了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向我发问:那个小佳好久没来抠分了,怎回事?我笑而不答。

3.传递真诚。记得临近期末考时,她母亲打来电话说她感冒发烧,请假两天。下午放学,我便组织了几个同学到她家里探望,同学们递上糖果、卡片、及纸鹤,十来个同学团团围坐,送上祝福,嘘寒问暖,小房间温暖如春,欢声笑语。趁着这个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大家在一起多幸福快乐,人哪,不能孤立地活着,人与人组成了社会,丰富了人生,只有想着他人,帮助他人,自己就会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就会感受到温暖,社会课中“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明白吗?孩子们静静地听着,似乎在品味,在思考。

分手的时候,她连声说:谢谢同学,谢谢老师!双眸间分明跃动着泪光。

此后,她的班级工作做得特别好,收作业本、发作业本、编辑黑板报、帮同学解题,“冷血美人“的外号再也听不到了。她母亲也来到学校,欣喜地告诉我:女儿再也没有关门不理人了,更没有不吃不喝摔东西了。这个小佳呀,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

4.感受感恩。教育的核心是爱,而爱的源泉是心怀感恩,才会感受到父母之爱、老师之爱、亲友之爱;心怀感恩,才会感受到温暖与美好,才会去回报于父母、老师、社会。我女儿十四岁的生日到了,女儿闹着过生日,一盒蛋糕,几盘糖果,几杯清茶,构成了温馨、简朴的生日派对。席间我让女儿说几句话,她说:我的生日是母亲的痛苦之时,我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我感谢教过我的老师,是他们给了我知识。也许是女儿的话感动了她,也许是气氛感动了她,她哭了,表示自己的生日到了,一定会给母亲一个惊喜,给老师一个惊喜,说着与母亲相拥而泣。

看着眼前这个清秀女孩的变化,我倍感欣慰,似乎置身于美丽的百花园中,目睹一朵艳丽之花在徐徐开放。

三、案例反思

学优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有骄人的学习成果,赞美落到她们头上,好学生的荣誉桂冠似乎成了他们的专利,正是这些光环掩饰了他们心中的一些“不良”,他们在家庭、学校高期望值下产生的无奈、担心自己学不好比不上的烦躁、忧虑;一些学优生由于自己的成绩突出,自我形象完美,习惯了自己的明亮地位,做不了周围星星的骄傲,一些学优生因为长期养尊处优,一旦遇到失败失误就消极、沮丧;他们更有“不闻窗外事,人际孤独的脆弱……总而言之,学优生们也背负这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人格扭曲。

几年来,学优生自杀身亡或走上犯罪之路的实例屡见报端:

2004年12月24日,广东鹤山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自杀于家中,原因很简单,老师把一个她不喜欢的同学位置排在她身边。

2006年5月,浙江某镇三位学习良好、颇听话的学生受了老师的批评,集体喝农药自杀。

2006年6月,西安某高校高三班一个学生杀了一个同班同学。

2008年某月,某高校一个农民的孩子,成绩优异却残忍杀害了自己的女友。

血的事实,触目惊心,告示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还要关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关注他们的人格品质。如果一味只看到优秀学生的骄人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心灵的塑造,恰是我们的一种失职,也是对成绩优秀学生的一种伤害。也许班主任成了他们温柔的杀手。

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向著名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手?卡萨尔斯意味深长地说:先成为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优秀的音乐人,再以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手。我们的教育也同样,我们要教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故事重塑心灵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