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要为农民擎起一片天

2009-04-29 08:53本刊编辑部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质监农资农药

本刊编辑部

又到3月15日,又是广大消费者群情激奋时。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消费与发展。人们在强调消费的同时,体现了消费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消费与发展,实际上就是唇齿相依的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尤其是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长期以来,劣质奶粉、长霉饼干、过期罐头、回收药屡见不鲜,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层出不穷。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泛滥,广大农民防不胜防、深受其害。

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泛滥,严重威胁到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农村承载了绝大部分人口,消费潜力巨大。发展健康有序的农村消费市场,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如果假冒伪劣商品继续横行乡村,这必将严重打击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使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举措落空。

工商管理、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管理监督部门必须加大力度,打击农村市场假冒伪劣、乱涨价乱提价行为。一方面,加强整治农村市场,斩断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的渠道,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及欺诈行为。另一方面,将12315行政投诉和消费者协会的维权职能从城区延伸到农村,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消费维权网络,把维权工作做到农民家门口、为农民消费维权创造便捷的途径和方式。净化农村消费市场,各级政府还需要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形成以城市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要消除假冒伪劣商品滋生的土壤,同时,还必须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相关部门应在农村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农民识假、辨假、拒假的意识,形成假冒伪劣商品人人喊打、人人能打、人人会打的局面,让假货在农村无处藏身。

保护农民消费权益,净化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已势在必行,全社会应该共同行动起来,为广大农民朋友擎起一片蔚蓝的天!

河南:启动农资打假下乡活动

3月13日,河南省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在新郑市龙王乡赵郭李村正式启动。

据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为期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产品为化肥、农药、农机、农膜。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包括:在化肥、农药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无证生产,标识和计量欺诈违法行为;生产不合格农膜、农机等违法行为。河南省质监系统将开展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执法人员将深入田间地头,组织“进千村、人千户、抽千样”检测活动,帮助农民群众认识制假售假特点、规律和危害,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资打假,维护自身权益。

据介绍,今年河南省还将加大农资产品监督抽查频次,凡生产的农资产品经检验被判为“劣质品”的农资生产企业,一律列入“黑名单”,通过媒体向全社会曝光,并联动相关部门,实施严格处罚,使劣质产品退出市场。质监部门还向农民朋友公布了各省辖市开设的投诉电话12365,将通过上门服务和热线服务,广泛收集涉假农资案件线索。

云南:七大重点一个也不能少

当前正是春耕备耕期间,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近期,云南全省进一步加大了对农资产品的打假力度。

据了解,云南省质监、农业等有关部门将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和农资使用的特点,紧紧围绕重点品种,切实抓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农机具等七大类农资产品市场整顿,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种违法生产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

其中,对种子市场以水稻、玉米、小麦及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种子为重点;农药市场以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农药禁用为重点;肥料市场以复混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为重点;兽药市场以禽流感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质量监管、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等违法行为为重点;饲料市场以在饲料加工和养殖环节非法添加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品和其他化学品的行为为重点打假治劣,确保生产安全。

山东泰安:护农促农走进田间地头

目前,山东泰安市质监局扎实开展“质监护农”和“质监促农”活动,开展农资打假、标准化知识下乡、抗旱用计量器具检定等活动,打响了全市护农促农攻坚战。

泰安市质监局以全市范围内生产销售的水泵、柴油机、农用柴油、低压(灌溉)PVC输水管、电线电缆等农用抗旱物资以及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农机配件等春耕物资企业为重点,开展农资打假活动,主要检查生产企业的许可证、执行标准、原材料来源及产品标识等,防止企业生产不合格农资产品;检查经销企业的产品是否存在缺秤少量、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防止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

该局还以农民投诉农资质量问题较多的乡镇为重点,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随机抽取农民采购或使用的农资产品进行抽查检测。

截至目前,全市质监系统累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53家,农资经营点87家。此外,该局还对抗旱用电能表进行检测、校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相关标准,将农作物种植标准制作成册,大力推广生产优质农产品。深入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

内蒙古呼和浩特:三下乡既热情又深入

春耕在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质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据了解,在此次专项打假工作中,呼和浩特质监部门采取执法打假、质监服务、法制宣传“三下乡”活动形式,深入生产企业、农村进行综合执法和热情服务。在执法检查中,重点检查复混肥、磷肥等化肥的有效含量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是否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是否存在无证生产、标示和计量欺诈等违法行为;农药、农机配件、农膜等产品是否合格。在执法打假的同时,加强宣传和服务,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进行现场咨询和指导。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提高识假辨伪的能力和维权意识。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农资产品,质监执法人员将依法严肃处理。

为了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该市质监部门还将严格按照督察工作制度进行事中、事后督察,保障工作成效明显,群众切实受益。

浙江:把假农资打没了踪影

据了解,目前,正值春耕备播时节,浙江省质监局组织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质量技术监督执法人员,深入到乡村,穿行在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技术咨询和免费抽样检测服务,将农资识假辨假及科学使用农资产品知识传授给农户;同时执法人员严查、彻查农药、化肥、农膜等重点农资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产品标识、产品质量等情况,打击各类农资产品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让假冒农资产品无处遁形。

据悉,浙江质监局多年来深入开展的“农资保质”执法下乡活动带来了显著的效果。农户们跟着每年来乡下普及识假辨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学习,结合自身的种植经验,久而久之也积累、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农资产品识假辨假的经验。

身为大云镇蔬菜种植协会秘书长的蔬菜种植大户浦木根,就在镇中心的繁华地段开了一个小农资店。他说,来他店里的农户有些时候并不是来购买农药、化肥的,而是来向他讨教农技知识和相关农资产品识假辨假经验的。因为他在往年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中,跟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不少的专业农资产品识假辨假知识,现在他为农户们答疑解惑可是得心应手。

据统计,在今年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期间,浙江省质监局共展示宣传图板23块,发放各类农业科技书籍970余册,宣传资料i0000余份,走访农户300余户,此举受到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

猜你喜欢
质监农资农药
供销合作社:严厉打击农资假冒伪劣行为
新疆质监系统干部培训评估工作研究
省供销社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无锡农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重庆质监文化建设初探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信息交流会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农药行业HSE培训班”的通知
2013年第一批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名单
浅谈质监系统稽查工作的几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