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需求,引领思维方法

2009-05-06 03:35陆启成蒋惠清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山洞汽水二氧化碳

陆启成 蒋惠清

一、教材改编的基础和依据

参照苏教版小学《科学》四上《空气中有什么》和旧人教版《自然》五上《二氧化碳》两课的相关内容,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这两课虽涉及二氧化碳,但只是以讲解的形式一带而过,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教材不光对二氧化碳有较深入的研究,还在研究中带出一般气体的研究方法。

改编《二氧化碳》一课的目的是开发单一气体的研究,弥补教材上气体研究的空白。综观目前全国及各省编教材,关于物质三态中的固体和液体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但唯独缺少对某种单一气体的研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一些气体非常感兴趣,并在生活中也给予了很多关注。其间,在孩子们的自发了解和探究中,也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知经验,深究起来并不太难。因此,科学教学中,开发和研究一些重要的气体知识非常必要。开发本课,是一个冒险,更是一次尝试和挑战。

二、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想

通过细致深入的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和特点直观鲜明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和体验到“二氧化碳”。本设计在如何突破二氧化碳作为气体所具有的认知上的难点(看不到、摸不着,甚至闻不出)上给予较大关注,旨在用直观的实验和丰富的活动,把二氧化碳本身的抽象内涵以较浅显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做到删繁就简,化难为易,使学生轻松领悟。同时,本课的设计流程也是一个研究方法的引领过程,并在引领中涉及对过去自然教学的回顾与反思,继承了自然教学的传统优势和经典做法,传达了新课标下科学教学的自然情结。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问题

课件打出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山洞之谜,设置悬念。(主人牵着一条小狗进洞,出来后小狗死了,而主人却没事。)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里面没有空气。

生:山洞里缺少氧气。

师:你认为谁是杀死这条小狗的凶手?

生:二氧化碳。

师:为什么?

生:二氧化碳不能用来呼吸。(老师示意学生自我纠正说法:二氧化碳能供植物呼吸,不能供人畜呼吸。)

师:那为什么主人没事呢?(学生疑惑不解)

师:别担心,今天的学习一定会让你找到其中的答案。

(二)揭题——一切从学生中来

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到了二氧化碳,关于二氧化碳,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

(老师一一板书学生所答,并要求学生具体谈谈自己了解的内容:无色?无味?能灭火?比空气重或轻?光合作用?)

师:对二氧化碳气体,你还想了解什么?

(老师一一板书学生还想了解的内容:温室效应?制干冰?二氧化碳从哪来?……)

师:(举一瓶汽水)这是一瓶汽水,看清楚了吗?(与一般的水看上去相同)

师:(打开瓶盖并摇晃)看到了吗?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有很多气体跑出来了。

师:没打开瓶盖前你看到气体了吗?(没有)

师:那刚开始时气体跑哪里去了?

生:在水里。

生:气体溶解在水里了。

师:那你还想研究什么?

生: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

(老师板书:能溶于水吗?)

注:老师板书时,注意把“无色?”、“无味?”、“灭火?”、“比空气重还是轻?”、“能溶于水吗?”五个方面竖列放在一起。这五个方面是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也是研究气体的基本内容。

点评:通过阿尔卑斯山山洞之谜,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继而在学生尝试释疑中引出二氧化碳气体,课题揭示自然准确。接下来,老师完全遵从学生的认知主线,把学生了解的和想要研究的内容全都板书出来,并依照这些内容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和主体地位。

(三)、研究——注重方法引领

师:(出示学生桌上的一瓶二氧化碳)这是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师:先观察一下,二氧化碳是什么样子的?

生:看不到。

生:没有颜色。

(老师把黑板上的“无色”后面的“?”擦去。因为原先的说法得到实验证实了。)

师:不借助任何其他工具,还可以了解它的什么情况?

生:味道。(老师纠正:气味)

师:怎么知道它是什么气味?

生:闻一闻就知道了。

师:怎么闻?

(老师进行方法指导:把瓶口上的一片玻璃盖往一边移动,露出一点瓶口,然后把瓶口水平放在鼻孔附近,用手对着瓶口往鼻孔处轻轻地扇。学生照做。)

师:二氧化碳是什么气味?

生:没有气味。

(老师把黑板上的“无味”后面的“?”去掉。)

师:(建议各组熟悉桌上材料)看看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请学生介绍)

师:对照黑板上的这些内容,看看这些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完成哪些方面的研究?(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你们想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如上图是一个灭火装置,即用一根铁丝把高低不同的两截蜡烛拴住,并挂在一只大烧杯的内侧底部。

生:我们想研究二氧化碳能不能灭火。先从烧杯里取出蜡烛并点燃,再把蜡烛挂入烧杯里。然后把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往蜡烛上倒?

师: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我不同意。直接往蜡烛上倒没有效果。因为蜡烛火焰的上方都是热空气,热空气上升,把二氧化碳往上倒就会被热空气冲走,根本不能接触到火焰。

师:你认为怎样做最有效果?

生:把二氧化碳往蜡烛对面的空地上倒。

(老师指导倒二氧化碳的方法:蜡烛点燃后要立即往杯里倒二氧化碳,否则一旦烧杯里温度升高产生热空气就不容易倒进去了。同时倒二氧化碳时,要把集气瓶口放在烧杯内侧后再打开玻璃盖,并把瓶口往下稍作倾斜就行,切忌瓶底朝上。)

师:其他的实验呢?

生:我想吹肥皂泡。研究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还是比空气轻。

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吹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吹出的肥皂泡如果向上升,就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轻。往下沉就比空气重。

师:怎样吹效果最明显?

生:水平吹,如果二氧化碳重很容易见到它往下沉。

师:还有什么要研究的?

生:我们想研究二氧化碳能不能溶在水里。

师:怎么研究?

生:我把这只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盖打开,然后往瓶里装一些水,再把瓶盖拧紧就行了。

师:怎么知道二氧化碳溶不溶于水?(学生迟疑并思考片刻)

生:摇动瓶子,如果水里有气泡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了。

师:(拿一只空的矿泉水瓶,现场装一些水进去并摇动)你看这瓶里没有二氧化碳但水里也有气泡呀!(学生挠头并再作思考,但尚无想法。)

师:平常,我们用吸管喝牛奶时,会发现什么现象?(学生即刻顿悟)

生:矿泉水瓶里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溶于水,瓶子会往里瘪。因为瓶里的二氧化碳减少了。

师:假如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怎样让它溶在水里多一些,快一些?

生:使劲摇晃瓶子。摇晃会使大部分二氧化碳卷入水里,溶解在水里的机会自然就多多了。)

师:看来,每个小组都作好准备了,接下来可以开始了。(提醒:谨慎操作,仔细观察。)

学生汇报实验情况:老师依据学生所答,依次把黑板上“灭火?”和“能溶于水?”中的“?”擦去;把“比空气重还是轻?”中的“还是轻?”擦去。

师:(取一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刚才同学们吹肥皂泡的时候,兴致非常高,现在老师也来吹一样东西,我可以把这杯子里的水吹成“牛奶”,信不信?(学生惊异并期待,老师演示实验)

师:怎么样?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不解)

师:你想试试吗?

师:请各组组长到前面来取材料,下去试试。不过试完后要说说你的想法。(提醒学生吹的时候要轻轻的,否则水花会喷到脸上)

生:水变浑了。

生:里面有白色的沉淀物质。

生:二氧化碳气体能把水变浑。因为我吹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师:告诉大家,这不是一般的水,是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现在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这是二氧化碳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今后我们会经常遇到。(板书这一性质)归纳研究气体的基本内容:老师对照黑板总结研究某一气体的一般内容:无色(颜色)、无味(气味)、比空气重(比重)、能溶于水(溶解性)、能灭火(对燃烧的作用)。指出,由于时间关系,黑板上其他的内容,今后继续研究。

点评:以上是实验研究阶段,其突出特点是:完全遵从学生的认知需求,放手由学生自主实验,自行探究。由于研究的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研究的方案是自己制定的,研究的过程更是自己操纵的,学生探究兴致异常高涨,问题研究细致入微,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此环节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并总结出研究单一气体的一般方法,强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既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又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体验和实验技能,这在研究习惯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上都是必备的。

(四)拓展应用:

师:(示意学生再看死狗洞的视频)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那个故事,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吗?

(生答: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处在低处,狗窒息而死,而主人处在高处所以没事。)

师:每逢放长假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到外面旅游,尤其是一些勇敢的男同学,特别喜欢钻一些险峻的山洞。哪些同学钻过的?(许多学生举手)

师:你都钻过什么山洞?有什么体会?

师:看来,你很有经验。如果钻一些比较深的山洞,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为什么?

生:深洞里会有很多二氧化碳,最好别进去。

生:深洞如果不通风,进去后人会窒息的。所以进去时要带上氧气装备。

生:进去时,带上一只火把,如果火把熄灭了,说明里面的二氧化碳太多,不能往里去。

师:如果当地的旅游部门要将这个山洞改造成游客可以安全出入的景点,应该怎么做?

生:给游人带上氧气装备。

生:给山洞的其他地方再开出一些洞口,使山洞通风。

生:在山洞里面种植一些花草。

师:为什么要种植花草?

生:花草会释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师:看来,从道理上讲这些方法都没错,不过,比比看,哪一种方法更好些。

(学生比较并总结:给每个游客带上氧气装备,太麻烦,而且耗费资金;深的山洞一般不见天日,种花草很难成活,种耐阴的菌类植物又恐供氧不足;通风,里面的空气基本上和外界相同,简便易行,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师:(出示一瓶汽水,并把瓶盖打开摇晃)我们再看看这瓶汽水,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很多气体直往上冒。

生:里面都是二氧化碳气体。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爸早就告诉过我了,我还知道啤酒里也有二氧化碳气体。

师:怎么证明你说的是对的?

(学生上来做实验:先摇动汽水,待气泡往上冒时,再把一根火柴点燃迅速放在瓶口,火顿时熄灭。)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

生:可以把汽水倒一些在澄清的石灰水里,摇晃一段时间后看石灰水是不是变浑浊了。

生:可以把集气瓶盖上涂一些石灰水,然后把玻璃盖放在往上冒的气体上,过一会看看玻璃表面是不是变白了。

师:现在,如果给你二氧化碳气体,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灭火。

生:把一只小虫放在里面看看会不会死掉。

生:把一袋二氧化碳套在一盆花上不透气,看看花会有什么变化。

生:我想制一瓶汽水喝。

师:(课件:一瓶汽水及配制材料。)夏天,很多同学都喜欢喝汽水。图上就是老师自制的一瓶汽水,怎么样,看着就让你眼馋吧。不过要制出一瓶像样的汽水,需要很多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很讲究。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老师和你们边研究边制作。

点评:在二氧化碳的应用上,老师并不是把二氧化碳所涉及的生活现象随便引入课堂,而是有选择,有甄别,仍以学生的认知心理为基点,选取学生有体验,并且饶有兴致的内容。可以说,“钻山洞”是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特别喜爱的一项活动。“喝汽水”更是孩子们的一大嗜好和惯常行为。老师从这两个话题入手,自然深得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探究的内容也便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实质性的开掘和拓展,效果甚好。

教后记:一堂课研究下来,并非课前一些老师预想的那样难,整体进程情趣盎然,自然流畅。尽管老师把所有内容放手给学生自己研究,学生并未因为初次接触气体而显得生疏或不知所措,相反,却抱以更大的兴趣和热情,心态积极主动,思维异常活跃。课后调查,学生一致认为本课内容不难,而且全新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研究方式让他们非常欣喜和激动,给了他们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同学们一致要求,今后多上一些专门研究气体的课或更新颖的课。

猜你喜欢
山洞汽水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我绝对绝对不离开山洞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一方汽水养一方人
来听山洞唱首歌
夜山洞
小兔找山洞
动动脑,你能喝几瓶?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