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庆台湾嘉宾名单出台?

2009-05-10 10:41郑东阳
凤凰周刊 2009年26期
关键词:将领阅兵式台商

郑东阳

“我还没接到邀请,不便多说。”9月1日,正在台湾开会的台商廖万隆告诉本刊记者。他的名片比一张扑克牌还大,上面写满了他的身份和头衔,包括其经营的6家企业的头衔,以及在10多个社团的任职,其中最显赫的身份是中国国民党中常委。

一周前的一则报道,让这群头衔颇多的台商领袖们手机响个不停。来自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称,中共各系统已开始邀请台湾各界人士出席国庆阅兵式观礼,预估至少有300人将受邀出席。

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武警、戴着红袖章的大妈、正在训练中的大中小学生、出租车上的国旗、消失的乞讨者与摊贩……都标志着这场世纪盛典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到时,这个国家最优秀的劳动模范、少数民族、优秀留学人员、港澳地区、海外华人和华侨,都会有代表出席。

而海峡对岸的台湾代表,自然也不能缺席。

“煞费苦心”的台商

8月26日,在大陆对台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全国台联部分证实了台媒的报道。全国台联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典礼将会邀请比往年更多的台湾人士参加,邀请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具体哪些人会在名单里面?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称,邀请的台湾人士将来自各地,也有“广泛的代表性”,已经准备邀请的人士在商量之中,但是还没有正式发出邀请。“往往是台胞本身提出要求,希望来参加”,之后还要经过商量决定哪些人能参加。

“名单还没有最后确定,人数也还没有确切数。”但纪斌承认,今年的“规模会大一些,人数会多”。

虽然人数和界别还未确定,但是有台湾媒体预估,最少会有300位以上的台湾人将受邀出席观礼,他们由统派政治社团、黄埔军校的退役将领、台商领袖、原住民代表等各界人士组成。

统派政治社团没有任何政治包袱,出席典礼应该不成问题。而纪斌所说的“台胞本身提出要求,希望来参加”的这部分人,最有可能是台商领袖们,他们也很有可能占据名单的一大部分。

据悉一些在大陆的台商正在为一张阅兵式的邀请函煞费苦心。一些台商坦言,如果能换取一张阅兵式的邀请函,愿意为大陆做出更多贡献。

天津台商协会会长丁鲲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庆60周年阅兵式在大陆被看作举国上下努力的成果,不像台湾的阅兵活动那样简单。“国庆阅兵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展示,是国富民强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会关心。能获取一张邀请函,显然是目前的头等大事。”

而民进党籍台商则担心大陆不会邀请民进党籍台商观礼。民进党籍台商张先生说:“尽管在政党间的价值判断和认识不同,但毕竟场面难得,我愿意一睹风采。”张先生表示还未收到阅兵式邀请函。

不过,现在或曾经有过特殊身份的台商则谨慎得多。除了廖万隆外,曾经担任过新竹市市长的知名台商童胜男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称,自己已经在大陆扎根多年,这种机会应该让给不太熟悉大陆、愿意促进两岸交流的台湾同胞。“有些台湾人对大陆存在刻板印象,太陌生了,这样可以让他们全方位了解大陆,消除两岸间的误解。”童胜男最希望的不是参加庆典,而是两岸能多给台商一些政策。

8月28日,北京的“台商总部”全国台企联副会长蒹秘书长裴超告诉本刊记者:“尚未接到通知。名单还没有确定,应该会有我们。”若不出意外,出席国庆典礼的台商代表将由台企联负责沟通和协调。

台商参与大陆各项大型活动早已不是新闻,大陆举行的各项涉台活动、论坛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自2005年来,台商也得以在大陆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各省市政协会议,邀请台商列席,甚至还有台商成为政协委员,就座主席台。

台商西进20年,能获得成功,与其“台湾身份”有很大关系,中国大陆的特殊照顾成为关键。适逢大陆甲子阅兵,若能收到邀请,就如同一起登上观礼台的各阶层模范,必定是“台商领袖”,被大陆官方贴上“对大陆经济发展做过贡献”的标签,台商为之煞费苦心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而与台商们相比,另外一群特殊的人群则受到更大的关注一

国军的退役将领们,届时他们是否出席将受到极大的关注。

被劝阻的退役将领

“我就不明白,曾经的败军之将,看着解放军盛大的阅兵式,他们不难受吗?”台湾雅虎奇摩网站上,相关报道的跟帖中,一位台湾网友说道。

在受邀的台湾人中,黄埔军校的退役将领压力最大。老爷子们让整个台湾都在焦虑,党政军等各个管道都在劝阻他们。

一向与台湾黄埔退役将领们联系紧密的大陆“黄埔同学会”接受本刊咨询时称,彼此有沟通管道,但他们尚未得到授权负责邀请工作。《中国时报》的报道称,邀请工作由中共统战部与解放军总政、总参等系统筹备。据接获邀请观礼者透露,早在一两个月前,中共统战部和解放军总政、总参所辖的涉台机构,即征询台湾相关人士的意愿,如愿意受邀观礼者,则必须填具数据表格。

在两岸关系不断缓和的今天,这群国军退役将领若集体出现在天安门前的观礼台上,相逢一笑泯恩仇,无疑将被视为两岸迈向“军事互信”的重大一步,为两岸军事交流预热。6月份两岸退役将领一起在厦门打高尔夫球赛,8月份台湾前行政院院长、参谋总长郝柏村访问北京都曾引起多方解读。

若从技术角度,退役将领参加国庆典礼基本无障碍。国军退役人员在退伍前,会依据职务的敏感性以及曾经接触机密事务的等级,分别规定不同年限的赴大陆地区管制。台湾“国防部”发言人虞思祖在记者会答媒体问时坦言,退役军职人员在管制年限期满后,已是平民百姓的身份,政府无法禁止退役将领不得去大陆。

不过,虞思祖仍诉诸道德,对退役将领喊话说,退役将领到大陆是一个不适当的行为,呼吁退役将领能够审慎评估。

兴奋的北京和冷静的台北形成鲜明的对比。严重对立的蓝绿政党,在这个问题上倒是难得地站到了一起。国民党发言人李建荣称:“两个月前我们就透过黄复兴党部沟通,如果有退役将领接获邀请,应该拒绝。”亲民进党的《自由时报》也呼吁,将领们若组团前往大陆,也不可能被对岸以“国家代表团”来接待,反而容易引发争议。既然台湾因风灾已取消双十庆典,大陆也不应借邀访制造困扰。

一场百年不遇的风灾搅得台湾政坛乱成一团,隆重的双十庆典也被迫取消。双十是台湾最重要的纪念性节日,连自己的“双十”纪念活动都已经取消,对出席大陆国庆庆典,台湾朝野当然会表示很强烈的保留态度。

负责大陆事务的台湾陆委会也在接受记者探询时称,过去也有退役将领参加过大陆国庆,但因大陆国庆是有政治意涵的活动,国军退役将领前往参加,可能有负民众对其身份的期望,因此希望准备前往参加的退役将领再多思考。

台湾一直都未“缺席”

既然退役将领们受到多方阻挠,其他政治人物和知名人士会不会出席?据悉,陆委会等台湾各部门也在劝阻。

据知情人士透露,江丙坤夫人陈美惠、其子江俊德都曾接受到邀请。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今年5月份因为绿营质疑其子江俊德与大陆有生意往来饱受批评,甚至一度请辞。因此即便受到邀请,陈美惠和江俊德应该都不会参加。

一向积极参加两岸活动、同属泛蓝阵营的新党主席郁慕明也否认接获邀请,强调十一庆典,台湾政党如果参与,涉及高度政治敏感,他认为,邀请对象应该是民间对象为主。

而公职人员更难出现在北京的国庆观礼台上。台湾陆委会接受《凤凰周刊》咨询时表示,政府放宽政务人员、直辖市长、县市长及11职等以上高阶公务员赴大陆进行交流活动,其考虑系为因应两岸交流及协商需要,并促进两岸良性互动而修正,政府各级公务人员对于赴大陆有其业务考虑,不致从事违反现行政策及法令之行为。若参加大陆十一活动,就现行公务员及列管退离职公务员赴大陆交流之相关政策而言,并不妥适。

陆委会还透露,截至8月底,目前并无政府公务人员向内政部申请赴大陆参加典礼相关案件。

据悉,1999年的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也有300多台湾人士组成的观摩团。不过,关于这个观摩团的人员情况,媒体报道很少,应该以民间人士、台商代表、在大陆的台湾籍公民为主。1999年的低调也和当年的“9·21”大地震有关,整个台湾都被阴云笼罩,加上“两国论”风波未散,到大陆参加庆典必然会有很大争议。

但即便没有这个观摩团,“没有任何舞台能比得上大阅兵和群众游行,因为这是大陆表现意识形态最好的方式,自然少不了台湾”,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称。

广场上的背景、游行群众的口号和标语最能反映这点。据《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报道,50年代的阅兵式上,游行群众队伍不仅高呼毛主席万岁、斯大林万岁,“解放台湾”、“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也是喊得最多的口号。

1984年,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我们主张对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实行和平统一,希望全国各族同胞共同促进这一天早日到来。”

1999年,不仅广场上的背景变换出“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的字样,游行中还首次出现了港澳台彩车方阵。台湾的彩车基底为台湾省地图的基本形状,地图轮廓则层层向上推进。几名身着鲜艳服装的少男少女,在彩车的平台上表演着歌舞,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标语,则被制作成立体字,立在彩车的平台上。

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反映的是对台政策的转变。而甲子大庆上,不出意外,“统一”色彩将被淡化,将体现“和平发展、建立互信、搁置争议”等对台政策新思维。

从这个角度说,台湾从未“缺席”这个庆典。可以预计的是,10月1日的观礼台上和盛大的群众游行依然少不了“台湾元素”。

在电话另一旁,台商童胜男强调,邀请一些政客来参加,还不如邀请些愿意推动两岸交流的台湾同胞参加,“政客只会作秀”。

编辑涂艳 美编 黄静价值,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承诺,宇通客车,汇集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形象价值,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猜你喜欢
将领阅兵式台商
铭记革命将领
南梁名将韦睿初探
不当皇帝就听话
狄青智取昆仑关
兩岸最快訊息傳遞管道 台商雜誌滿十三年 建立四地商業交易平台 同一刊號同步發行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台商會長齊聚台北挺國民黨
那些感動的聲音……
黨派雲集挺台商
伊拉克举行阅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