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带着《秦腔》回家

2009-05-11 08:52崔登明王文鸽
新西部 2009年4期
关键词:秦腔清风贾平凹

崔登明 王文鸽

一部《秦腔》,让很多人记住了棣花镇,记住了清风街。

3月15日,陕南商州春意渐浓。往日宁静的清风街上,一群闯入者引起村民的注意,但是,人们很快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平娃回来了!

是的,贾平凹回家了,回到了《秦腔》故事发生的地方——棣花镇清风街。

走在清风街上,贾平凹显得很兴奋。尽管从小在这里长大,离开家乡后又不知多少次回到过这个地方,可每次踏上这块土地,贾平凹总是很兴奋。

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在贾平凹的心里,他人生最初19年“透明和快乐”的日子都在这里度过,而“忧伤和烦恼在我离开棣花的那一时起就伴随我了”(贾平凹自传《我是农民》)。况且,“故乡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写作的根据地”。

走在清风街上,贾平凹一会儿瞧瞧这家的窗户,一会儿摸摸那家的门板,不知在他的脑海里,是否会浮现出《秦腔》中白雪、引生、狗剩、夏天智的影子?看到几个人走过来,其中一个中年人抱了一个孩子,平凹赶紧打招呼说:“怎么,每次回来都要在这儿见到你,来给我们照张相。”于是,记者们端起相机,便“咔、咔、咔”地拍个不停。贾平凹一高兴,把他的好烟散出了好几根。

当年的小伙伴,如今都成了村里半大的老头,却饶有兴致地谝起儿时的故事:谁爬树爬得最快,一起割柴草,一起上苗沟水库……刘高兴(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原型)更是高喉咙大嗓子讲起他与平凹过去在村子里玩耍时发生的趣事儿以及后来他们在西安城里的来往,“他写烦了就到我那达,听我讲古经,我们小时候一起玩,现在他成了大作家,他是鲁迅,我是闰土。”贾平凹笑眯眯地听着大家神侃。

在自家的老宅院里,贾平凹久久地凝视一棵老梨树。这棵树是当年盖这座房子时父亲栽下的。40多年了,父母亲都不在了,老梨树却年年开花。贾平凹说,现在老宅门上的钥匙是他小时的老队长拿着,定时打扫院落,摆放花盆。平时也会有一些外地的来访者,开门也方便。

贾平凹走进院墙根的一片小菜地,小心翼翼地拔起嫩闪闪的青菜说:“这才是真正的好菜,城里是买不到的。”

看见二郎庙,贾平凹又想起当年耍社火时用的那把大刀。看护院子的老人从庙里取来了那把刀,贾平凹接过刀,立于庙前,兴奋地说:“小时候耍社火,把我绑在芯子上,总害怕握不牢刀,会掉下去,想不到这把刀还在!”大家怂恿他舞一下刀,他指着关帝像说:“关公面前可不敢耍大刀!”

虽说已进城几十年,但贾平凹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多少改变。在棣花街,他就着酸菜吃糊汤,边吃边说:“这糊汤熬得粘糊,地道可口。”他还热情地向一起来的客人介绍家乡的小吃橡子凉粉,“这东西好,是纯天然的,你们北京没有吧!”一个记者刚要将镜头对准他。他赶紧说:“甭照,我吃相难看。”

在距棣花镇不远的牛头岭下,贾平凹来到了父母的坟前,“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贾平凹此次回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将自己的《秦腔》献给父母。

贾平凹每次回乡。都是带着收获和感恩去的。而这一次,这种收获和感恩却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因为《秦腔》。

贾平凹说过,“《秦腔》动用了我所有素材的最后一块宝藏,倾注了我生命和灵魂中的东西。”当初,《秦腔》动笔时,贾平凹无法预知这本书将会是什么命运,“但我在家乡的山上和在我父亲的坟头发誓,我要以此书为故乡的过去而立一块纪念的碑子”。

显然,贾平凹做到了。2008年10月,《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贾平凹作品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

跪在双亲墓前,贾平凹拿出一本《秦腔》,缓缓点燃……

在贾平凹的记忆中,教师出身的父亲“为人诚实而热情,业余生活又喜欢唱几句秦腔”,但一生不得志,正因如此,父亲对儿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当年贾平凹上初中时,父亲送他到校门口,还特意给他买了一把水果糖。“父亲说:‘糖甜不甜?我说:‘甜!父亲说:‘将来上大学了,我给你买一筐糖!”(《我是农民》)

父亲用一把水果糖换来一个“贾家荣宗耀祖的人物”,如今,儿子又给父亲送来了一份更珍贵的礼物,此情此景,怎不让人感慨万千!

火苗渐渐腾起时,贾平凹将快要燃尽的《秦腔》毕恭毕敬地敬献在双亲的坟前。火焰越窜越高,一只只黑蝴蝶从火中飞出,飞舞在碧绿的麦田上空……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贾平凹凝望着远处一簇簇盛开的桃花,还有村庄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深情地说:“还是故乡好啊!”

贾平凹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写一部与自己少年记忆有关的长篇小说。看来,在他的笔下,“根据地”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大家纷纷猜测,谁又会是他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呢?

永远的乡音,永远的乡情,这就是永远的贾平凹。

猜你喜欢
秦腔清风贾平凹
捉鱼摸鳖的人
贾平凹的手
9月,清风送爽 高远辽阔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爱的清风
月迹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有关老师的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