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维:下辈子还要当教师

2009-05-12 05:58
云南教育·视界 2009年10期
关键词:山村学校教师

“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上级领导的分忧人,教师的贴心人,学生的引路人。”这句朴实的话是杨永维一生的奋斗目标,真正道出了杨永维30年来对教育的执著追求,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与博大关爱。

1958年3月,杨永维出生在祖国西南边陲马关县的一个苗族村寨。父母含辛茹苦供他读完高中后,不得不让他回家挑起家庭的重担。凭着自己是少数民族,凭着自己近一米七的身高,凭着当时当地寥寥无几的高中学历,他完全可以到部队当兵、提干当领导,但他毅然于1977年9月到当地尖山村完小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两年后通过考试正式转为公办教师。

马关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和原战区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县,教育基础薄弱,教育发展水平至少落后内地发达地区10年以上。夹寒箐镇尖山村完小坐落在一个山包上,四面环山,当时校舍极为破烂,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与外界联系全靠双脚步行。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的一半以上,相当一部分孩子读到二年级还听不懂汉语。

面对种种困难,面对学生渴望求知的眼神,杨永维毫不退缩。不论是在尖山村完小,还是在其下辖的干沟一师一校教学点,他总是沉得住气,找准位置,摆正心态,尽心尽责,毫无怨言。由于勤奋好学,善于总结,杨永维的业务水平提高较快,组织上很快就安排他担任尖山村完小校长。

“我是一名校长,更是一名普通教师,让学生学好、吃好、住好,这是我的天职。”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尖山村完小前不挨村,后不着寨,学生每天在山间羊肠小道上往返,最远的学生一个单程要走近2小时的山路。学校没有围墙,土木结构的教学用房四周是一片荒草地,周边群众的牛马等牲畜可自由出入学校,泥土操场一到雨季便成了牛滚塘,有时牛粪马粪遍地都是,马嘶牛叫与学生的读书声混杂一片。

杨永维心里最清楚,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为解决这人畜混处的问题,他找到村委会干部,苦口婆心地要求村委会将教学用房旁边近10亩荒草地划给学校作勤工俭学基地,并要求村干部作出硬性规定,谁家的牲口要是再进入校园,就由户主负责学校一天的校园环境卫生。从此,群众的牲口不再敢闯进校园。

为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杨永维主动向上级领导请示,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学校很快建起了水泥操场、花台、厨房、文化长廊,并建成了一个近100平方米的鱼塘。2007年上半年,马关县被列为云南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项目试点县,尖山村完小又是试点之一。在杨永维的努力下,学校很快建成了一个2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30平方米的猪圈、鸡圈,为开展勤工俭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学校一幢近4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已建成投入使用,这项工程从开工到结束,无时无处不留下杨永维进行工程质量监管的忙碌身影。

学校教室不远处有一个100余平方米的山包。杨永维决定充分利用这个山包,改善校园环境。他同其他教师一起到附近山上找来花草树木,并动员学生从自己家中拿来部分花草,根据山包的地形栽上花种上树,搭建了凉亭,修建了小路,安置了桌凳,并将其命名为“书山”。如今,“书山”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学生在“书山”读书学习,心情舒畅。

尖山村委会于15年前修通了一条通往外界的简易公路,但仅2 000米长的入校岔道一直未得到修建。杨永维多次到镇党委、政府和县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尽快给予资金援助,并多次带领本校教师深入周边村寨,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动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结果,一条简易公路很快就修通了。

但杨永维还是愁眉紧锁,坐立不安。因为出入尖山村完小必须经过一条河,这条河枯水季节学生可勉强通过,一到雨季河水上涨,多数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就不敢轻易过河。要修建一座经久耐用的桥,仅靠乡镇部门是难以立项的,当地村民一时又拿不出这么多钱,怎么办?学校曾多次配合周边村民搭建过简易木桥,但木桥终究抵不住河水的冲刷。无奈之下,只能由老师们轮流护送学生过河,既费时又揪心。

为扩大声势,多方争取援助,1997年6月的一天,杨永维心生一计,自己花了80元钱,买了一部二手傻瓜相机,把河水上涨、学生不敢过河及老师护送学生过河的危险情景拍摄下来,冲印出20余份,分别寄给州、县有关部门。没过多久,文山州都龙锡矿的领导就为尖山村完小送去2万元现金及部分建桥物资。同时,当地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很快就在这条河上建成了一座跨度4米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悬在杨永维心里的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尖山村委会是马关县出了名的穷地方,有的家庭穷得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在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惠民政策前,大多数学生因交不起学杂费面临辍学的危险。杨永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来对待,课余时间经常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山上挖苦参、刺黄连、兰草等药材去卖,所得收入全部给学生做书杂费。从到一师一校干沟小学任教的第一年起,杨永维就开始资助该校一名一年级的特困生,负责这位学生的书杂费和部分生活费用,直至这位学生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同时,他还倡导其他教师主动为贫困学生垫付书杂费,绝不让一名贫困学生辍学,他本人先后共为贫困学生垫付了书杂费1 000余元。

从1985年起,尖山村完小就被列为一所半寄宿制学校,杨永维曾发誓: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学生“吃得饱”,更要让学生“吃得好”。要解决全校100多名学生“吃得好”的问题,光靠国家每生每月50元的补助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杨永维发动师生自己动手,养猪种菜,改善生活。他把学校的基地分给各班,由各班按不同的节令自行种植相应作物,利用每周一节的劳动课和每天课余休息时间进行劳动和管理,将收获的蔬菜交给学生食堂使用,部分质量稍差的蔬菜连同学生的剩菜剩饭用来饲养猪、鸡、鱼等,不但能够变废为宝,还让学生学到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增强了学习兴趣。

目前,该校一学期能够自产蔬菜2 000余千克、玉米2 000余千克、大豆100余千克、生猪5~8头,鸡100余只,鱼100余千克,全部用于改善学生伙食,学生每星期至少能够吃上一顿新鲜肉,部分学生家里的生活水平还不如学校,以至于有的学生到周末还很不情愿回家。由于管理有方,效果明显,尖山村完小的这一做法很快在全县乃至全州得以推广。省、州、县新闻媒体多次作了宣传报道。

当上校长后,杨永维从没有间断过教学工作,每学期均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并承担语文、数学教学任务,每星期上课至少25课时。他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较多,低年级学生难以听懂汉语的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很快他就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让低年级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留得住。一是由少数民族教师担任低年级教学任务,通过开展“双语”教学,让学生从讲民族语言逐步向讲普通话过渡;二是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监督本班学生,凡进入校园,低年级必须使用双语交流,高年级必须使用普通话交流;三是组织教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让学生、家长逐步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消除语言障碍后,尖山村完小各年级各科教学成绩很快步入了全镇的前列,杨永维本人多次获得了全镇教学成绩进步奖,有两年的数学学年统测成绩还进入了全县同台阶前三名。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杨永维坚持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他善于利用品德课、班会课、少先队活动等,确定一个主题,抓紧抓实养成教育,使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技能,享受生活情趣。如今,尖山村完小的学生遇到老师和外人会主动问好,行路遇车会自觉靠边行礼,同学有困难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外人进入该校,少数民族学生均能流利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从1993年以来,杨永维多次被评为州县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镇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县教育先进集体、文明学校等。

2009年9月10日是全国第25个教师节,这将是杨永维终身最难忘、最开心的日子,他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同时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开创了马关县教育史上一人同时荣获两项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先例。杨永维的先进事迹很快在全县传开,并深深鼓舞着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

多年的风吹日晒和过度操劳,在杨永维的额头上刻下了岁月的印痕,同时也给这位苗家汉子注入了成熟、刚毅和稳健。面对众多荣誉和鲜花,杨永维丝毫不以功臣自居,他也不会用更多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他深知这是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关怀和肯定,更是党和国家对边疆教育的激励和鞭策。

在谈到一生中有无遗憾时,杨永维总会毫不遮掩地透露:“可惜我的两个孩子都没能继承父业,剩下的路,我还要力争走得更好。是党和国家,是我的学生给了我无尽的激情和灵感,成就了我的今天,指引了我的明天。如果有下辈子让我选择的话,我还要当教师。”

(文山州教育局供稿)

◇责任编辑矣 勇◇

猜你喜欢
山村学校教师
我请大雁落山村
山村之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山村晚归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