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2009-05-12 03:14王丽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人民卫生出版社降糖药口服

王丽萍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多见,起病急,对机体危害大,如不及时救治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及时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减少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现将南山建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入院或住院期间出现低血糖症3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其中60~69岁15例,70~78岁22例。病程3个月~26年。合并肾病12例,高血压病25例,冠心病20例,血脂异常28例,陈旧性脑卒中5例,感染8例,胰岛素治疗15例,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22例(口服二甲双胍并用格列毗嗪5例,口服“中药降糖胶囊”8例,口服诺和龙2例,口服达美康2例,消渴丸5例)。23例为门诊收治,14例在住院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症。血糖均<2.8 mmol/L,符合低血糖症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而不典型,无明显出汗、心悸、面色苍白、肢体震颤等交感神经症状12例,占32%;仅表现脑功能障碍14例,占38%;两类症状并存11例,占30%。诱发脑出血1例,脑梗死2例。3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症状,其中血压改变25例,心率失常20例,心肌缺血18例,心绞痛3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发作时查血糖在0.8~2.8 mmol/L。

2 结果

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20~100 ml静脉注射,并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维持,每1~2 h监测1次血糖,直到患者神志转清晰,血糖稳定在7~10 mmol/L,以后72 h内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病情严重如反复抽搐、烦躁、休克者加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有助于缓解应激状态,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浓度。37例中在3 d内血糖恢复稳定者35例(占94%);1例抢救治疗5 d未清醒,且反复抽搐,死亡;1例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

3 讨论

3.1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与口服药和使用胰岛素相关,严重低血糖危险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本组≥70岁病例有22例,占60%。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不明显,有时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抢救时机[2]

3.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老年患者使用长效磺脲类药物剂量过大或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不进食,结果很快发生低血糖昏迷;②在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其他伴随病时,某些药物可能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如本组伴高血压者可能与长期使用含利血平的复方降压片以及心得安、可乐定等有关;③老年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性较差,用药的随意性较大,对糖尿病初期的治疗方案一直沿用不变或不经医嘱擅自增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④老年患者各种器官功能衰退,降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解及排泄作用下降,老年体弱,抵抗低血糖反应的升血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减弱,导致低血糖反复发生[3]

3.3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特点:①患者年龄偏大,病程较长;②好发于夜晚、凌晨及餐前,不易发现;③多并发或同时患有心、肾、脑及肝脏疾病;④临床表现多样而不典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轻微,脑功能障碍症状多见;⑤诱发脑出血、脑梗死、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比较多见。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5-817.

[2] 衡先培.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

[3]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2000:371-372.

猜你喜欢
人民卫生出版社降糖药口服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宫内节育器以及口服避孕药临床疗效观察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时机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③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③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R 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