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与双孢菇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2009-05-17 05:05曹广勇刘月英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9年11期
关键词:出菇覆土菌丝

曹广勇 刘月英

日光温室是蔬菜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菇菜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的光温条件和空间资源优势,提高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越冬茬番茄行间套种双孢蘑菇,在光照、空间、温度、营养等方面达到了优势互补。番茄光合作用放出0:有利于双孢蘑菇生长,双孢蘑菇呼吸作用放出CO2有利于番茄的光合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双孢蘑菇出菇后的废料还可用作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双孢蘑菇平均667 m2产量为600 kg,比单纯栽培番茄667 m2产值增加2800元。

品种选择

番茄品种选择植株较高的适合冬季保护地生产的优质高产以色列品种Fa-189;双孢蘑菇株型小,喜阴厌强光,栽培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

栽垃流程

辽西地区番茄定植时间为8月下旬,生长期7个月。双孢菇于1 0月中旬堆制菌料,11月上旬铺料,11月中旬接菌种,11月下旬覆土,12月下旬开始出菇,翌年3月末结束。

整地

作畦前,将地深翻40 cm,结合深翻,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8000 Kg~1 0000 kg。作畦时每667 m2施基肥磷酸二铵30 kg、硫酸钾25 kg,做成宽1 00 cm、高20 cm的大垄,两垄间距50 cm,在大垄中间做宽30 cm、深17 cm~18 ca的浅沟,采用单行覆膜,中间铺菌料。

番茄栽培技术

定植

番茄于8月25日定植,大行距90 cm~95 cm,小行距55 cm~60 cm,株距50 cm,每667 m2定植1 800株。

苗期管理

定植后浇足缓苗水,坐果前不浇大水,遇干旱浇小水。9月中旬番茄株高35 cm时,用幅宽120 cm、厚0.08 mm地膜。从中间切断覆在单垄上,覆膜前安装软管微喷设备,覆膜后及时吊绳。

坐果期管理

温度管理:白天室内温度保持25℃~30℃,下午到20℃时关闭风口。夜间温度保持13℃~18℃,相对湿度保持65%70%。

水肥管理:坐果后每12天~15天浇1次水,冬季每15天~20天浇1次水。浇水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阴雪天不浇水。每次结合浇水追1次肥。第一次追肥在第一穗果长到蛋黄大小时进行,以后每坐1穗果追1次肥。每667 m2施磷酸二铵10 Kg、硝酸钾15 kg,随水冲施沃地宝10 kg。

病虫害防治

①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利用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蚜虫等害虫趋黄性的习性进行防治。在每个标准棚(50 m×8 m)内悬挂30 cm×40 cm规格的黄板20张~25张。并涂上凡士林或黄油。黄板的高度以其下缘略高于番茄植株的生长点为宜。每天清除其上诱集的虫尸。此法可使虫口降低50%以上。

高温闷棚控病:当田间灰零病、叶霉病、晚疫病等发生较重难以控制时,可采用药后短时间闷棚升温抑菌技术。即选择晴天中午闭棚,高温闷棚2 h,温度控制在36℃~40℃。隔10天1次,连续2次3次。

摘除残余的花瓣柱头:当幼果长到黄豆到花生米粒大小时,把残余的花瓣柱头摘除,阻断病菌侵染途径。此法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

②药剂防治

化学治疗的方法应在植株感病后进行,根据病害症状选用合适的药剂。喷药时应多种药剂交替使用,避免使用单一药剂。2种以上病害同时发生时,可以选用能兼治的药剂。常用药剂有:

◎用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4%粉剂667 m2用量2 Kg~3.3 kg喷粉,可防治各种真菌性病害;

◎用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可防治番茄晚疫病、叶霉病;

◎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液喷雾,可防治早疫病、叶霉病;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喷雾,可防治白粉病、锈病;

◎普力克72.2%水剂600倍~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疫病。

双孢菇生产过程

选料

主料选用没有霉变的玉米秸(麦秸、高粱秸、杂草均可),每平方米24 Kg。副料为牛马粪13 kg、尿素0.5 Kg、石膏0.5 kg、石灰0.5 kg、碳酸钙0.3 Kg、过磷酸钙0.35 kg、饼肥1.0 kg。

发酵场地选择

选择通风向阳、排水良好、有水源,距菇棚较近的地方作发酵场地。

堆制发酵

采用一次发酵法。发酵期20天~23天(遇低温时需30天以上)。首先将牛马粪打碎过筛,按配方称好加水,含水量达到55%~60%。玉米秸铡成3 cm~5 cm长,用2%石灰水预湿,含水量60%左右,堆积升温3天~5天。将预热的玉米秸和副料分层码成堆。

翻堆

建堆5天后,堆内温度达到75℃左右,保持2天,温度下降时开始第一次翻堆。第一次翻堆后5天,堆内温度升到75℃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二次翻堆。当堆料温度重新升到70℃后进行第三次翻堆,翻后4天进行第四次翻堆。第四次翻堆2天~3天后堆内温度达到52℃拆堆进棚。每次翻堆如升温快,要补充水分,可加入2%的石灰水;如堆内温度升温慢,说明水分大,要拆堆晾晒一天。

发酵后培养料的标准为:棕褐色或黄褐色,秸秆有一定弹性,用手握培养科,指缝间有水溢出但不下滴为宜;料里有少量白色放线菌,手感松软,不黏、不滑。闻不到酸味、氯味、臭味,略有酱香味或甜面包味;pH值7~8,含水量55%~60%,料堆体积是原来的60%左右;发酵料达到6—7成腐度为宜。

铺料

将培养料铺在小行距之间浅沟内,料宽30 cm,厚度18 cm~20 cm,料面用木板拍平,温度稳定在28℃时播种。

播种

将菌种掰成拇指肚大的小块,用拇指打孔3 cm-4 cm深,孔距8 cm~10 cm,将菌种塞八料中,使料与菌种紧密接触,最后把剩余的菌种撒于上面。料上用2%石灰水浸泡过的旧报纸或纤维袋覆盖。

养菌管理

前期保温:接种后3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3天后少量通风,料内温度保持22℃~26℃。

中期通风:播后7天菌种萌发吃料正常,可加大通风量,揭去上面报纸,保持湿润,促使菌丝向料中生长。

打扦排气:接种后10天左右,当菌丝长入料层一半时,用直径1 cm竹棍扎眼,从料面扎到底,间距13 cm,排除料内CO2等有害气体。

覆土

养菌后15天~18天,菌料吃料2/3以上即可覆土。方法是:取耕作层30 cm以下或沟坎土,以壤土为好。土粒粗度如豆粒至核桃太小,其中粗土占3/5,细土占2/5。采用一次覆土法,每平方米用土25 kg,暴晒2天~3天,每50 kg土加入0.25 cm~0.5 cm的石灰粉,均匀撒在料面上,厚度3.5 cm-5.0 cm。

覆土后3天~4天内,床面每天喷水2次。调水结束后,室内气温保持18℃~26℃,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85%,促使菌丝向上生长。覆土后20天左右出菇。

出菇后管理

喷水:喷水量应根据天气、菌丝发育情况而定。喷水要及时,以利于出菇整齐,当菌丝爬到土表,重喷一次“结菇水”,每平方米喷水2 kg~2.5 kg。

通气:随菌丝发育,呼吸加强,适当加大通风量。

采收

双孢菇出菇较快,要及时采收。采菇标准:菇高3 cm-5 cm,直径3 cm~3.5 cm。开始时每天采菇一次,盛产期每天采菇2次。

菌料回田

蔬菜生产结束后,将菌糠直接翻入土壤中,通过菌糠充分发酵,成为良好的缓释肥料补充到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为下一季大棚蔬菜生产提供肥源。

配制营养料也可在番茄定植前一个月开始,先装培养科再定植番茄。由于秸秆缺少,夏秋蔬菜复种,光照强等原因,改为晚秋间套作。茄子、青椒、黄瓜等也可采用此套作方式,并以栽培黄瓜的农时最为适宜。

猜你喜欢
出菇覆土菌丝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菌丝发菌差咋回事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提高双孢菇成菇率三技巧
蚯蚓堆肥在双孢蘑菇覆土中的应用试验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协同致病菌
不同覆盖物对水稻钵苗育秧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适量添加稻壳有利于灵芝菌丝发育
生活垃圾填埋场N2O释放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