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同伴,我想对你说

2009-05-21 10:09吴举宏
中国教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门窗心灵智慧

吴举宏

我曾经先后受市教研室、市教师培训中心和兄弟学校之邀,分别与一些青年教师作过多次交流,其中谈的一个共同话题,就是“让青春绽放智慧光芒”。看着他们稚嫩的笑容和还算坚定的步伐,我的心中既有良好的祝愿,又有几分忧虑:带着或多或少教育理想和未来憧憬的年轻朋友,要为自己的理想而战,要为教育走向未来而战,他们能挑起这副重担吗?我既在心中默默祈祷,又想在话语上再三叮咛。

一、别关上门窗生活

教育最本质的方式就是对话与交流,因此我们不能关上门窗生活,而要学会与学生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生活对话。

教育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活动,在交流互动中实现知识与情感的共生共建。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一种新型关系,要从教师“独奏”到“伴奏”,奏响师生同一主题的命运交响曲,这个主题就是发展,是师生的共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牢牢树立“开窗”意识,推开一扇窗,就等于打开了教育世界的全部——生活世界、知识世界、精神世界。

在教育的旅程中,我们并不孤独,经典将与我们结伴同行。我们与经典为友为伴,是因为经典比时尚更加接近于真实,更加恒久美丽。与教育历史上那些智慧的心灵对话是我们的一门必修课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不断审视而风采依旧的经典智慧,是灌顶醍醐,总让人心灵敞亮。当我们为现实劳碌而心扉锁闭时,她们会一次次地敲开心灵的门窗,让我们一次次地叩问自己,让我们重新去思考教育的本原问题,审视我们自身教育实践中的匮乏。

在行走人生的历程中,我们既需要朋友,也需要对手。朋友能使我们安心,对手能使我们小心。安心使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份从容不迫,小心使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份缜密和谨慎。因此千万不要关上门窗上课,更不要说:“我的地盘,我做主。”教育不是乒乓球单打,而是踢足球,在你不断跑动的时候,心中有球,眼中更要有你的同伴、你的对手。如果门窗紧闭,教室的墙壁就成为令人窒息的心理隔阂,关闭门窗等于关闭了灵魂交流的窗口,等于关闭了反思的双眼。“任何天才都不能在孤独中得到发展”,因此不要拒绝天外的光,而要让世界的智慧光芒透射进来。那时我们面前的一切将会清晰地呈现,迷茫和困惑将烟消云散。

要让生活的泉水滋润我们教育的根基,教材不是我们的世界,世界才是我们的教材。人在知识的世界中获取知识,在生活的世界中获取意义,知识的获得全凭理智,意义的获得赖以心灵体验;知识与意义的全面追求,理智与心灵的整体关照,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世界。我们要让教育的进程像一条溪水在流淌,既流过生活,又成为生活的源泉。用生活的钥匙开启心灵和智慧,用生活的情境提供发展的支点,用生活的需要激发成长的动力;哪怕我们在呈现一个古老的经典,也应该让它像刚出水的鱼儿一样鲜活。我们要坚守这样的教育信条:课程因生活而生动,生活因课程而精彩。

让我们在教育中生活着,并且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引领着学生从房子内走出来,嗅着生活的花香,头上顶着蓝天,脚下踏着大地,万物伴随着左右,在太阳和月亮的照耀下前行。

二、别埋怨现实

理想是蛋,现实是石头,以卵击石绝对不是我们的选项,否则眷念与期待、理想与憧憬会被现实碰撞成一摊痛心疾首的心灵碎片。我们要用虔诚和热情把蛋孵化成小鸡、孵化成雄鹰,那样才能跨越这块石头,俯视这块石头。我们要学会用信念坚守教育理想,用勇气直面社会现实,用思索探寻教育出路,用智慧行走教学人生,那样我们才能拥有内在的尊严和快乐。

我们不能用怨恨、迷茫来铺就教育的底色,不能让泪水、雾水打湿飞翔的翅膀。哪怕夜空中只有一颗星星在闪烁,那也是我们希望的种子,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地迎着这缕光芒奔跑。教育的事情,首先就得是教育者来办,所以在教育的艰难险阻面前,我们理所应当地拥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豪气和“舍我其谁”的底气。我们并不幻想别人奉送一个让我们漫步的春天,但是我们首先要呵护好手中那一粒萌生春天的种子。

我们也不能要求这个世界上只有春天,没有冬天;道路只有直线,没有曲线。春天是一种季节存在,冬天是另一种存在的季节,是另一种气候景观,她虽然严酷,但也不乏刚毅和纯洁。直线是一种路径,曲线却是直线的另一种行走方式,是一种灵活的迂回,是一种灵动的美丽,是一种变通的艺术。山峰和水流因为曲线变得生动而富有灵性,就连沙漠因为拥有起伏的身姿,也显得活泼而富有动感。当我们遭遇问题和困难时,要在心中吟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而拥有一种稳定的心态,然后追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景,通过稳健的步履画出一条具有弹性、充满智慧的人生曲线。

其实,现实充满阳光,只是我们缺少捕捉光线的视角和心境;或是因为我们在太阳底下待久了,一旦夜晚来临,就心生恐惧。其实哪怕在夜晚,阳光并没有离我们而去,因为阳光躲藏在地球的另一面,此时月亮不正在我们的头顶折射着太阳的光芒吗?而且月光那种温润、那种柔和,牵着我们的思绪,由不得我们不心驰神往,勾起超越宇宙的遐想。那时天地小了,胸襟却大了。有时教育的天空难免淫雨霏霏,甚或暴雨滂沱,但是雨过天晴是天

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信条要常留心中,就连彩虹也是“经受挫折的阳光”。

三、别说“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而滋养专业生命的养料来自于学习,因此学习是维系专业成长的血脉。如果输送营养的血脉断裂,那么生命之花也就会枯萎凋零,因此不要说“活到老,学到老”,而要说:“学到老,才能活到老。”《圣经》上说,人点灯,不能放在底下,要放在灯台上,这样才能照亮一家子。你们本就是世上的光,要照在人的前面,让大家看见你们的好行为。这些话语如果说给老师们听,是再也恰当不过了。教师是启迪心智、驱除愚昧的,这愚昧就是生活的黑暗,我们应该给愚昧的人送去智慧的光亮。可是这盏灯不竭的能源在哪里呢?那就是学习,也唯有学习才能给这盏灯不断续接灯油,从而让她成为真正的“长命之灯”,永远闪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让无数迷茫的人找到理想的方向。

教师是天生的读书人,是职业的学习者。作为教师,有三种人的书必须要读到的:一是名师大家的经典力作,二是同伴学友的心得体会,三是学生弟子的心声碎语。名师大家的经典力作是历史老人富有哲理的智慧告诫,她能让我们拾级而上,拥有一种新的高度来审视危局,拥有一种新的视角来寻求突围的出路;同伴学友的心得体会中存有最为相似的求索和顿悟,你会感到在教育的旅途中自己并不孤单,我们可以在阅读和写作中同病相怜、心灵相通,在交流商榷中相互搀扶、携手共进;学生弟子的心声碎语中发出的是最为真切的吁求和呐喊,那是教育者最需要倾听的声音,因为那就是教育者出发的号令和冲锋的号角。学习是一种不朽的品质,学习是走向不朽的唯一路径。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青春永驻,专业生命之树常青。

“远远的,学校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远远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希望。”我们应该成为风景中的风景,我们应该成为希望中的希望。那就让我们弯下腰来倾听,蹲下身来合作,低下头来沉思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鲁亚山)

猜你喜欢
门窗心灵智慧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倒贴钱
心灵小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