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中的意境和境界

2009-05-21 04:04韩克涛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识入境技法

韩克涛

当代绘画和教学中,常以形的准不准、像不像来评判画的好坏,大不了再加上笔法老辣、力透纸背。这其中所注重的一个是“形”字,一个是“法”字,两个字固然重要,但仅仅是绘画的形式而已,而形式是与一定的内容相对的,没有内容形式则空。

清代王国维曾写过“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画亦如此。”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乌不惊。

王维的这首《画》所描绘的画,并不曾写画得多么真实,多么像真的,形多么准确,线条多么有力度,技法多么高超。所以画中体现的不是“象”而是“是”。而“象”也是水中月、镜中花,不能只泥其迹来追求真实感。因为“景”不等于“境”。“像”不等于“象”。并不只是要形有多么准确,而是完全入境。所以绘画的形描绘的是景中的象,而象是水中月、镜中花,不能只是靠照抄或比着葫芦画瓢就能解决的。因为“象”是人对事物的感受,跟照抄无关。画中境界亦分三种,最上游神于庭,次之借形传神,最下徒象其形而矣。

那如何入得意境?

第一,要找境入境。辛弃疾曾为赋新词强作愁,就是找境八境,此时的境尚不完善与熟练,但日日磨练,便入得画境,愈攻愈深。一旦能入得境,则不必找境入境,而是未画之时先有境。如苏轼画竹,先有意中之竹,此时意中之竹形尚且模糊,然后有胸中之竹,竹形方显得清楚,然后下笔,有了笔下之竹,而笔下之竹往往与胸中之竹不符,但只有笔下之竹与意中之竹相符,就可以了。因为“境”非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景真与境真不同,境靠的是人的人生观、审美观、哲学观,靠的是人的学识和修养,有学识方能看得真看得深。而情愈深,则境愈深愈真。意境是情与景相互交融的产物。

而意境与境界又不是一个概念。《南音三籁》之《凡例》第六条说:“曲分三籁,其古质自然。行家本色者为‘天;其俊逸有思,时露质地者为‘地;若但粉饰藻绩,沿袭靡词者,虽名重词流,声传里耳,概谓之‘人籁而已。”。绘画中的三籁与此三籁略有不同。一境天籁。画为自然而然,乃返朴归真,达得禅境,俯拾皆是,不加伪饰;二境地籁,乃人之情与境合,此情多一份道理,多一份文采,是事物的提炼;三境为人籁,乃人之欲。此三籁虽有高低,但俱在境中,至于死涂硬填,只会技法,不通情理者则不在此列中。若得增益。当进才学,清代方亨成曾写“总之,绘事,清事也,韵事也,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岁,刻画镂研,终一匠作。了何用乎?此真赏者所以有雅俗之辨也。”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身即山水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又如明沈颢《画尘》亦曰:“山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冬如定。”这些话中的山不仅是作者所看到的山,而是要画出山的神、自己的情,包含了作者的修养、学识与个性,更重要的是画出自己的感受。

所以中国画重情与境的交融,要有情有境,要写实则重景物,也即:情在心中,偶寄托于一物。显现自然,把我之情与物相融,见物不见我,而我在物中,表现为写实,画中以景物为主。

而情在心中,无所发,借物抒情,我情与物相合,以我情为主,物之形随我情走。表现为写意,所以绘画不存在变形之说,不过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而已。

所以无论何种境界,皆有我之才情在。所谓狗吠怎有猛虎之势,鸡叫又怎有凤鸣之声。不在于怎么叫而在于是什么在叫。大师之笔不止在于技法,绘事要修己,增内功,习文事,求画外之功方得大境界。如若不然,即不修内。又想入得大境界,只停留在技法上。不免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只见形态。而无内韵。环肥燕瘦。美在内在,不在形体胖瘦,形态是工具,而主宰是神韵。

古诗无法,古画无法。古歌无法,无法时代。虽然因质胜而显得野,但艺术作品充满了朴,是由内心发出,身心形皆一致。而法度一立,则攻于技立于技巧心意不合,功夫用于技上而不是用于意上。佛陀住世时,不念经也不拜佛,因为无经可念,无佛可拜。佛陀是从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现人生哲理的,所以学的是道不是法,法是入门的手段。所谓千江月照只此一轮,万般法门只此一步。绘画求的是情的真与形的真,而不是法。

猜你喜欢
学识入境技法
手绘技法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作品一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非法入境
秀秀台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