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钞”百万新高价

2009-05-21 05:31王立中
收藏·拍卖 2009年5期
关键词:通商光绪钱币

王立中

2008年11月8日9日,北京诚轩2008秋季拍卖会上,钱币大师马定祥早年收藏的“中国通商银行光绪二十四年伍拾两”流通正票(见图,以下称中国通商伍拾两票)以103.5万元成交,又创此枚纸币新高价。

在本次厚达350多页的诚轩钱币拍卖目录上,中国通商伍拾两票被独自放置于封底,作为压轴之品。

此前,诚轩拍卖公司负责人,多次前往上海,拜访当时收藏中国通商伍拾两票的张先生,希望他能拿出此枚珍品压压阵。张先生难却盛情,同意将这枚纸币参拍。

“中国第一钞”,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海发行的“中国通商银行伍拾两”钞票,它是中国第一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发行的第一种纸币,流通票存留至今甚少见,伍拾两流通票仅见此一枚,因此有“中国第一钞”之美称。

钱币大师马定祥1955年觅得此枚纸币后,悉心秘藏多年;直到1997年5月17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华集钞联谊会上,其子马传德将此枚纸币公开亮相,立即引起海内外纸币爱好者的浓厚兴趣和极大关注。

2004年春,在中国嘉德“马定祥钱币收藏”专场拍卖会上,此枚纸币参拍,以39.5万元成交,被上海一企业家张先生拍得,创中国历代纸币有史以来拍卖最高价,轰动海内外。

2006年3月15日到5月30日,在马老的故乡杭州市,杭州历史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举办“钱币大师马定祥”专题展览会,展出400多件马老珍藏钱币、文物和资料等,举办方还特地向上海张先生借了这枚“中国第一钞”去一并公开展示。

美国著名纸币学家陆世百先生生前推崇此票为“中国第一钞”,前台北钱币协会理事长丁张弓良女士在世时称此票实属“中国华商银行所发行钞票中之首”。他们的赞誉绝非溢美之词,因为中国通商银行伍拾两票深具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

“中国第一钞”标志着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诞生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特权,纷纷在上海等地设立租界,开办银行,发行纸币,意图操控中国经济命脉。时任大清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大臣的盛宣怀,在督办铁路的经历中,意识到创办银行不仅利益丰厚,而且可以支持本国工商业的发展,抗衡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在向清政府呈请设立中国通商银行的奏折中称:“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建议设立银行“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使华行多获—分之利,即从洋行收回—分之权”。

次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创办人盛宣怀的努力下,中国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正式开业,总行设于上海,另在北京、广州等地设有分行。

“中国第一钞”是中国通商银行第一版流通纸币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享有发行纸币特权的银行。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起开始发行纸币,早于官办大清户部银行发行兑换券8年之久,可谓中国近代银行发行纸币之先端。该行前后共发行纸币达37年之久,为当时各商业银行之首。

中国通商银行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地名纸币,是英国伦敦一家公司印制的,有银圆票和银两票二种,分别为壹、伍、拾、伍拾、壹百圆和壹、伍、拾、伍拾、壹百两等诸种面值。

该行纸币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先仿洋式横型钞票取双龙戏珠图,但不失大清官票宝钞之遗风:至光绪三十年第二版时,图案则改为民间喜闻乐见之财神像,之后财神爷被正式奉为该行之标志,在以后的各版钞券上一直广为沿用。

“中国第一钞”为存世孤品

中国通商银行纸币发行权直至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时才被取消,该行此前所印发的钞票大多被收回销毁,而第一版高面值的银圆、银两票更是荡然无存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国通商银行上海银两票流通正票存留至今甚少见,伍拾两流通正票仅见此一枚。

猜你喜欢
通商光绪钱币
简论明代的商业政策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甲午战前日本对清的经济调查活动主体概况
左脑风暴
清前期的商业政策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南通世界通商总会举办2014年春季沙龙
Scholar and East Lake
钱币保存各有法
光绪与珍妃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