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的写作指导

2009-05-25 03:15王木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洋槐暴风雨读后感

王木生 郑 琳

读书笔记主要包括读后感和赏析短文两种,这里笔者以指导“读后感”和“赏析短文”两种个性化写作形式为例,以修改学生文章为实践,来谈谈自己对写作读书笔记的理解。

一、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一)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1、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有感”。

2、读后感的一般思路:引——议——联——结。

①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②议——就自己“感”的重点、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③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④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结论可与开头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四部分中,“议”和“联”是核心;引和结为次要部分。

(二)一篇读后感只论述一个中心。

一篇文章可能有多个中心,如读《执竿入城》这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确立的感受中心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可确立以下多个中心,但写作一篇读后感时只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

鲁人的角度:①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必须打破思维定势束缚;②多想才能出智慧;③轻信盲从是可悲的。老者的角度:①好为人师要不得;②自作聪明者戒;③经验主义者行不通等。

(三)读后感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所以应对众多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最顺畅的一个感点。

例如《滥竿充数》三个感点:①南郭先生行为——人要有真才实学,靠蒙骗过日子是不会长久的。②齐宣王行为——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义。③南郭先生在两代齐王不同遭遇——应当打破大锅饭,让一部分人混不下去。比较三个感点,对照当前的形势,我们发现第三个感点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最切合人们的思想实际,与现实联系最深。

(四)读后感的关键是议和联。首先。针对论点,进行多角度说理。比如例文论点“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讲诚信的人”,作者从两个角度摆出理由:①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②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其次,可以运用正反对比说理来突出论点。比如例文论述“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论点时,进行对比说理使论点更加鲜明。

例文:《亲近自己的双腿》中的残疾车夫坚决只收事先讲好的3元车资,不肯多收一分钱,即使多骑一站路。付出比别人多的汗水和努力,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讲诚信的人。(引)

诚信是一个涉及人的道德修养和做人准则的问题。做人要讲诚信,要表里如一。要言而有信。(议)

诚信首先是做人的一个起码的要求,是人人都应具有的品质。试想,如果我们做人不讲诚信,那么我们周围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尔虞我诈、彼此设防、充满虚伪的冷漠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快乐么?(议、联)

其次。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信在高度文明的社会大环境中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议、联)

社会呼唤具有诚信品质的人,讲诚信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结)

(五)学生文章修改前后对照。

修改前:

我们要勇敢面对生命的暴风雨

张抗抗《窗前的树》的中洋槐,在夏日的暴雨中毫不动摇,“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让我感触颇深。

我们要像洋槐一样,勇敢面对生命中暴风雨的侵袭。由此我想到了贝多芬,他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生命中常常会有暴风雨,软弱的人会赶快跑到避风港,把自己保护起来,而那些坚强的人,他们会迎着暴风雨前行,雨很大,风很大,但是刮不倒他们的信念和坚定,暴风雨在他们面前也因此变得软弱。

让我们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暴风雨,做一个坚强的自己。

修改后:

我们要勇敢面对生命的暴风雨

张抗抗《窗前的树》的中洋槐,在夏日的暴雨中毫不动摇,“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要像洋槐一样,勇敢面对生命中暴风雨的侵袭。(引)

人生中暴风雨是常有的,与暴风雨搏斗时一定是要受伤的,但如果这样就向暴风雨低头就将意味着将要停滞不前。(议)

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张海迪,在下身瘫痪,半身不遂的情况下,创造了轮椅上的奇迹,让世人惊叹于她那暴风雨后的美丽。霍金身残志不残,提出了黑洞学说,实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生命中常常会有暴风雨,软弱的人会赶快跑到避风港,把自己保护起来,而那些坚强的人,暴风雨在他们面前也会变得软弱。(议、联)

让我们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暴风雨。做一个坚强的自已。(结)

二、赏析短文的写作指导

写赏析短文是一种很好的学语文的方法,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赏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赏析展示的是学生不同的个性,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认识,它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的赏析。

如何写好赏析短文?

(一)明确鉴赏要点:

1、内容赏析: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表达格式:本文通过……,抒发了(赞美了)……,并流露出……(通常用在鉴赏短文第1段)

2、语言赏析

赏析短文的语言要做到通顺、流畅,力求生动、有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作时只有做到语言优美、有文采,才能有助于提高鉴赏的品位。也才会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从语言角度:

(1)用词之美——本文中的……,抓住了……的特点,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写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例:说说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

来》)

之后,她捏紧了口袋中的安眠药。她想找个结束烦恼的地方,但她起不了身。

“捏紧”表现主人公已经陷入深深的绝望,下定了轻生的决心;“起不了身”表现了网友对她的鼓励、关爱和理解使她受到震动,不忍心草率地作出轻生的举动。

(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

例: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张抗抗《窗前的树》)

“雪后的洋槐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赏析:运用了比喻、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3)哲理之美——本文语言极富哲理,特别是……几句,告诉我们……,使我们读后懂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如:品析下列语句的哲理。(张洁《我的四季方舟》)

“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生命不可能重复,时间也不会再来,要认真对待生命,就要学会珍惜。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在人生的春季里,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还会来,青春一去可就不复返了。

3、艺术手法赏析

(1)表达方式角度:

①感官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②动静结合角度: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

③描写方式角度: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④描写内容角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

(2)表现手法角度:

以小见大、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卒章显志、首尾呼应……

(3)具体模式

①小中见大:选文从我们熟知的……人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如莫怀戚《散步》。

②象征:选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如张晓风《行道树》。

③托物言志:选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的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如周敦颐《爱莲说》。

④烘托:选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个……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如曹文轩《孤独之旅》。

⑤卒章显志:选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如张晓风《春之怀古》。

(二)把握赏析注意点

赏析中肯与否,最重要的是要读懂文本,如果对所赏析的内容把握不准。或理解失误,就好比走路选错方向,赏析无从谈起;同时要选择好赏析的切入点,善于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人手,只要合情合理,有自己的见解,都是可以的。

赏析短文的结构一般为“总-分-总”的形式,即开头总起,主体部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述,结尾归纳总结;也可根据实际写成总分或分总。

无论写一篇怎样的文章,都要做到“有物有序”,“有物”就是指文章有充实的内容,“有序”就是写作时要有合理的结构安排。

猜你喜欢
洋槐暴风雨读后感
五月槐花香
暴风雨前
如何写读后感
The Storm暴风雨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春日的洋槐
《大闹天宫》读后感
洋槐花老去
洋槐花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