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考验

2009-05-25 03:15童启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双胞胎情绪家长

童启福

当我接到电话的时候,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个在军训的时候和哥哥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嘹亮口号的孩子,怎么会在课堂上大喊大叫:一个课堂发言积极,在第一周的时候就自荐当班长的孩子会推翻老师的讲桌,将粉笔撒满一地:一个用了我近一个半月时间调控的学生居然变本加厉的回到原点。

记得第一学期我们班开了一次家长会,我特地要求他们一家留下来,时间快到12点的时候。我与他们一家在教室里开始了沟通,两个孩子也懂事,提出的要求都点头答应,什么课堂上要管住自己,每天课结束后找老师签署意见,周末作业按时完成等。并委婉的向家长提到周末不要安排得太满,要以说服为主,父亲要多管,一个合格父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校长。因为我听说两个孩子周末要到培训学校补四堂课,母亲有暴力倾向,当时一家人只有父亲没有掉泪,一言不发。我不明白,家长说孩子自己愿意补课,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给自己敲鼓,成也双胞胎,败也双胞胎。

第三天,当我打开论坛的时候,心里如微风掠过此河,一时倍感满足:

童老师,你好,昨天的班级家长会学生支持,除老师发言,每组的组长还发言,形式很好,对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很有帮助。山山觉得上你的课是不知不觉就有趣了,孩子让你费心了,谢谢你了!!!

孩子在进步,见面边问好边敬礼,音乐美术老师说,我的课堂双胞胎可听话了,心理老师说,两个孩子发言积极,老大还对老二提出批评。但我知道,这两个孩子还是没有进入状态,主课老师意见特别强烈,尽管谈过话,也作为焦点人物放到小教室上过自习,仍时有反复,我明显感到老二情绪化特别严重,甚至我想到了心理疾病这四个字。这边的工作还没有头绪,那边他们的妈妈又在给我刮风了

童老师,你辛苦了!感谢童老师开设的这个论坛,你给我们这些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你在百忙的教学工作中还不忘你的开放性教育原则(这是我的体会),你开设的论坛,你的QQ空间,你对学生的“习惯、细节、过程”的培养,你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都说明体是一个与时俱连的老师,一个永不落伍的老师,一个家长放心、尊重的老师,一个受学生尊敬、爱戴的老师。

我很自豪,班上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不带零食,不带手机,不喝饮料的习惯,当然,个中有家长的支持,我的说服,更多的是孩子配合。

话说接到电话后,我对英语老师说,你先稳住他情绪,明天再说!

第二天早课的时候,我把A班的孩子通知到小教室,希望他们如实写出昨晚事情的经过,以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我也想了解同学的情绪倾向。第一节课,办公室里我与山山开始了谈话:

“山山,你听听同学对昨晚事情的描述。”

“只听他一声声咆哮,女生一阵尖叫,男生一片大闹!”

“我去招呼他的时候,他反在我的背上像疯狗一样咬了一口,我爸痛心地说,要不就到防疫站注射三只狂犬疫苗。”

“他怎么这样不冷静呀!纪律委员招呼他不听,老师叫他不要画画他偏画,摔粉笔推桌子连打六人,让人好害怕呀!”

念完以后,“这些情况属实不?你还有补充吗?”

他点头,又补充:“纪律委员说,‘你再不坐好,信不信我给你两耳光?我们军训的时候就有矛盾,所以就回顶他,当他抓住我衣服的时候,我给了他一拳,那个时候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顾了。”

站在我面前的孩子眼神那么诚息,眼泪簌簌往下掉,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错了,怎么办?

请家长?交给学校?我来处理?这时我的情绪也在鼓动我,干脆通知家长,我征求他的意见,他抹泪道:“家长知道了,不把我打个半死才怪!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爸一巴掌打捧我一颗牙齿,我妈动不动就暴力,有时候五根焊条捆起来打。”

此时,孩子还说了些什么我都记不清了,只是胸口堵得慌!

是呀,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就得不到愉快:在同学那里得不到接纳就感觉不到充实:在老师那里得不到鼓励就感受不到幸福。

现在面前这位为了躲避家庭的压力宁愿选择周末到外面补课,他能愉快吗?和同学关系如此紧张,同学能接纳吗?老师的鼓励表扬也只能是超市搞活动——打折扣,他能幸福吗?

长期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初中的孩子三样缺了一样就不完美,缺了两样就是遗憾,缺了三样就是不幸。这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无论怎样我要帮帮这个不幸的孩子!

第二节课是英语课,我对他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走,到教室,给你的同学解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

面对惊恐、气愤的同学,我这样说:“山山有病,有不能正确把握自己情绪的毛病,老师一直在关注他,没有想到他在关键的时候毛病又犯了。对一个饱受家庭暴力的孩子能告诉他家长吗?对于一个刚上初一的病人就让他去接受学校的处分吗?我真希望同学们能静下心来重新看待他,班级的黑板报是他一手操办的,课堂回答是那样主动,要是当时我们每个人都冷静一点,会一步步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吗?”

沉默,面面相觑。

他诚恳地鞠躬,检讨。

同学们依次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

当时,我为同学们的大度而高兴,也为我的学生在一次心理经历后变得成熟而自豪,也为我和我的孩子经受住了情绪考验而激动。

猜你喜欢
双胞胎情绪家长
快乐的双胞胎
家长错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双胞胎交朋友
家长请吃药Ⅱ
成对的杂技演员
犯错误找家长
双胞胎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