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2009-05-25 04:25薛安玲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大学生

【摘 要】 本文认为音乐教育不仅具有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作用,同时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心灵健康成长,也有着其他学科和教育渠道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和重视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音乐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人的个性发展完善、心灵健康成长、智能启迪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重要美学著作《乐记》中对音乐的功能就有这样的论述:“清明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大小相成,终时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主体,“生活世界”是教育内容的范围。音乐教育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这就决定了音乐艺术在实践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和培育人才上,有着其他学科和教育渠道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

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强调使用美的手段、途径、教材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表现、创造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音乐教育就是通过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的教育作用也是其他艺术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一是直观的审美导向,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追求。音乐的艺术表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直观审美导向,但是这种表现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展示。如《春江花月夜》可以使人体验幽雅、宁静意境,《百鸟朝凤》中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让人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些意境的表现和渲染,使人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激发了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是内在的情感影响,可以陶冶情操。音乐的审美内涵深远,重在审美的情感培养,激发内心的审美情感共鸣、陶冶性情,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比如说在组织学生欣赏华彦钧(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通过简单介绍乐曲时代背景,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美丽的二泉倒映着月亮的优美景色”的情境中,通过时而深沉感慨、时而激动昂扬的琴声,为学生刻画出一幅泉清月冷的意境,而且通过乐曲委婉凄凉的旋律,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含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内心忧伤,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那如泣如诉的旋律,感受作曲家复杂的心境。在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最后乐章《欢乐颂》时,可以引导学生聆听乐曲里发出的全人类“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召唤,感悟音乐家“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好的音乐作品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并且以“随乐潜入心,育人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人的心灵,使人受到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浸透,从而达到崇高的境界。

二、音乐的思想教育作用

音乐是擅长情感表达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协调共振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前苏联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音乐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人。”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抒情或优美的旋律里,使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作用。《到敌人后方去》、《太行山上》等铿锵激昂的旋律,让学生重温抗日救亡歌曲的同时,不仅使其感受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战斗场面,而且使学生受到一次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的教育。

三是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教育作用。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命运》交响曲,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并在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从而激发学生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三、音乐对智力开发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促进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半球是理性之脑,主要负责阅读、书写、运算、推理等等,右脑半球是感性与艺术之脑,侧重于音乐、美术等与形象、空间知觉、直觉等有关的内容。传统的教育主要是“左脑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性发展为主要目的甚至是全部的目的,导致学生的左大脑半球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和超负荷运转,使学生智力发展不平衡,创造性思维开发不充分。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绪的艺术,它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而且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音乐可以活跃人的思想,启发人的思考,发展人的智力。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促进作用特别明显。如: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再如:在欣赏一首乐曲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根据各自的经历和经验引起不同的情感共鸣,产生不同的联想。透过音乐教育,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开发大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促进其想象力的扩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四、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克制冲动、消除自满和偏激,对同伴和集体充满信任和热爱,富有合作精神,是一个人立世处事的重要条件,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变得开朗、乐观,喜欢主动与人交流,增进个人的亲和力,增强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很多场合都具备培育这种素质的条件,也在进行着此类教育的实践。如:“大合唱”这类音乐教育活动就要求大学生们有较高的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只有彼此配合的默契,才能取得令人愉悦、引起观众听众共鸣的效果。这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团队中去,学会根据自己的特点给自己定位的同时,学会发现和合理发挥团队中各队员的优点和特质,锻炼管理和领导能力,为将来走向成功奠定基础。

五、音乐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有效干预作用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关系十分密切。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如何,不仅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影响,而且也关系到将来的发展乃至关系到家庭、民族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全。健康心理的养成,音乐教育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健康向上的音乐可以振奋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优美抒情的音乐可以给人以愉悦的情感体验,放松心情,安定情绪,缓解压力。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培养大学生学会选择音乐疏导情绪,拥有情绪的自控能力。在调节人的心理方面,音乐的功效是独特的。另一方面,音乐治疗正在逐步地用于治疗心理失调的病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国费城坦波尔大学一位用音乐治病的布鲁斯教授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患有精神病的妇女,初进医院时拒绝跟任何人谈话,布鲁斯每天进入她的病房后就坐下,轻轻的唱几支歌,如《永不孤单》、《喂!杜丽》等,病人的心灵受到音乐的激动,渐渐地把布鲁斯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最后,她终于把自己的遭遇和想法都向布鲁斯做了倾诉。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甚至导致病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调节和驾驭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在育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许多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有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音乐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笔者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薛安玲,西安石油大学音乐系教师.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