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质疑善问中提升学习成效

2009-05-29 05:49高书喜
科教导刊 200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情境过程

高书喜

众所周知,善疑爱问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所学新知识和新问题总会产生许多“为什么”的想法和疑问。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学生具有的良好学习特点进行有效的放大和提升,将学生质疑善问的特性更好地运用到学习活动中。新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见,现行教育理念下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质疑善问作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抓手。抓好抓实,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创设学生质疑善问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质疑善问的内在能动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加全身心地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得到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体会,谈谈自己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1注重适宜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想问”的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是“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方式,只注重了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学习范围内进行被动的单调学习,导致学生思维活动束缚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习惯于被动、无条件、无目的性地盲目接受知识,缺乏向教师和课本教材提出质疑的勇气,丧失向权威进行挑战的意念和信心,致使学生求知好问的天性被埋没,学习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进行质疑的学习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实情,突出“巧”字,掌握“活”字,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潜力,使学生乐于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设置带有问题性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进行质疑的机会,使质疑成为学生自身学习的内在要求。例如学习面积换算教学内容时,我先向学生出示了“1千米=米,1米=分米,100毫米=米”的问题,学生很快得出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时我又向学生出示了“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米=平方毫米”的问题,学生由于受上面习题的影响,得出了一些错误答案,这时,学生产生了为什么面积单位换算进率不是10的疑问,这时我正好向学生提出本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本节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带有目的性的学习,从而为学生创造质疑的良好机会和充足的时空。

2设法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具有“敢问”的勇气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学习活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课堂氛围沉闷、紧张、缺乏活力,学生始终处在紧张的学习心理。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处于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保持心情舒畅的最佳学习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师“一言堂”旧模式为先导“双向性”师生互动交流新模式,深入学生集体中间,真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做学生知心朋友,带一颗“仁爱”之心,真诚面对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其深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怀,从而架起与学生真诚沟通,建立师生关系的桥梁,创立朋友式、友好性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出错”,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要采用鼓励性语言、肯定性态势语、欣赏性眼神等手段对学生质疑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质疑,让学生在出错的过程中更好、更加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实质。

3增强学生质疑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体现“好问”的特性

教师实验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就要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进行质疑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准确及时的解释和必要的指导。如在激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还处于消极状态的实际,运用切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巧妙地激疑,挖掘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根据学生对书本现有知识的依赖性,设计了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向学生提出“能否用其他的方法,将圆分割成其他图形进行面积的求解呢”,学生这时跃跃欲试,通过认真思考和小组共同探究,找出了可将圆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角度进行求证的方法,从而顺利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在导疑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找寻问题关键之处和内在关系,教师则给予适当点拨,让学生消除疑惑,变阻为通,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教师引导方法恰当,学生获取知识更加具体,学习能力更加增强。

4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使学生掌握“会问”的技巧

古语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为以后自主学习奠定深厚的学习基础。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中,教师同样如此,也要教会学生进行质疑的方法和要领。要让学生具有“会问”的技巧。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学习过程困惑处、法则规律结论处、教学内容重难点处等位置要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深入思考,并联系前后内容实际,进行有效比较分析,找出质疑之处:如在概念形成、算理推导、解题思路分析、动手操作实践等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在演示过程中,提供学生进行质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解题过程的深入分析中,找出题目中的疑惑之处,提高质疑的能力。在此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说”的习惯,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帮助学生克服怕错出丑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学生质疑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内容不完整、意见不充分的问题,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其他学生来进行补充,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针对不同意见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一辩过程中,意见更加统一、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充分做好指导者这一角色,在学生质疑问题卡壳知识,适当点拨,帮扶学生一把,同时教师要注意设置质疑要有阶梯性,要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策略,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让学生质疑有创见、有梯度、有内涵,体现学生质疑的技巧性。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情境过程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感悟三角形的高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