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漱玉词》中看李清照的另类女性形象

2009-06-03 03:14李宗坡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3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另类李清照

摘 要: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她的《漱玉词》毫无遮掩地向整个社会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无所顾忌地倾吐着身为女性的内心情怀,展示着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率真无忌的天性。她在封建社会被压抑的女性群体中实属一个另类。从她的《漱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率意的人生和另类的自我。

关键词:李清照 《漱玉词》 率意 另类 自我意识

封建社会,女性一直处于被压抑的从属地位,她们很难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更谈不上独立自我意识的展现与抒发。而李清照则以一枝独秀的风采绽放于词坛,她用女性的双眼和心灵去审视世界,感受人生,她以强烈自我意识对自由生活进行大胆追求与体验,并用她的词毫无遮掩地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心扉,无所顾忌地倾吐身为女性的内心情怀。她无视封建礼教,蔑视传统意识,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她狂放无忌的个性肆意地挥洒和张扬,在众多的被压抑的女性群体中傲然地走出了一个另类的自我,活出了一个率意的人生。

李清照在不少词中都鲜明地彰显着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率真无忌的个性,她的词是她人生最好的注脚。关于李清照词中的“另类”,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一个嗜酒成性的“酒虫”

李清照的一生基本上都沉醉在美酒中。从她的《漱玉词》里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她的词有半数以上是写喝酒或与醉酒有关。

如她青年时期的作品《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试想在那么一个封建时代里,一个大家闺秀在外边喝酒聚会,本身就已经“出格”得够可以了,竟然还一定要喝到“兴尽”,以至于“沉醉”而“不知归路”,真是喝得天昏地暗。这位小姐还真是一种“放浪形骸”的做派。

中年时“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老年时“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从她的生命历程上讲,青年时喝,中年时喝,老年时还是喝。从一年四季来讲,无论春夏秋冬,一个字:喝!菊花开了:“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梅花开了:“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茶花开了:“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庆清朝慢》)。一年四季花事次第,这位才女只有一年到头都泡在美酒里了。我们现在称一天到晚泡在网上的人为“网虫”,那么,李清照不是一个典型的“酒虫”吗?

二、一个爱花成癖的“花仙”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的一朵“女人花”,她一生爱花成痴,以花自喻。她写了许多关于“花”的词,创造了一系列的“花”意象。这些“花”意象总是和她自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喻和象征关系。达到了花亦人,人亦花,物我一体的绝妙境界。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丰富多彩情态各异,随着词人不同的人生历程,这些花依次呈现出“娇”、“瘦”、“残”的不同情态,这便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花”意象系列,而这恰好系统而又鲜明地体现出这朵“女人花”在不同的人生时期的生命状态和情感历程,体现着她绚丽和凄婉的人生。

词人青年时期词中的“花”多是“娇花”,含苞乍放的,透漏着一种娇艳之美,映衬着词人花一般的年华和生命状态,体现着词人对青年时期美好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如她青年时期的《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里词人以梅花自喻,“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娇艳的梅花就是词人娇艳的生命状态。“雪里已知春信至”, “玉人浴出新妆洗”,寒梅凌雪开放冰洁玉清,正是这位才女高洁孤傲的品性象征。“此花不与群花比”既是对梅花品性的热情赞美,又是对自我品性的赞誉,体现着词人自视甚高的狂傲个性。青春娇艳的词人就是这枝娇艳贞美的寒梅。

词人中年时期词中的“花”多是“瘦花”, 明显地带着憔悴和忧伤,流露出来的是不尽的忧思和难以排解的闲愁,体现的是她作为一个闺中人在夫妇离别的相思之中饱受的情感折磨。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本词借重阳饮酒赏菊委婉曲折地表达闺中的寂寞和离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瘦”字是“词眼”,为全篇画龙点睛之笔。词人运用动态描写,借西风把帘儿卷起,让帘外的黄花与帘内的人儿相互辉映,“莫道不消魂”,花瘦人更瘦。这里花人一体,“瘦黄花”就是词人的自喻与象征。

词人老年时期词中的“花”多是“残花”,流露的是词人南渡后孤身飘零的凄惨与悲伤,体现的是在国破、家亡、夫死的生活境遇中词人残破的心灵和凄厉的哀愁。

请看她《声声慢》中的残菊意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黄花意象和“人比黄花瘦”大不相同了,那只是一个“瘦”字,而“憔悴损”却是一种“残”,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生命状态。“憔悴损”的残菊意象体现的是词人破碎的心灵迸发出来的深愁巨痛。词人正是“憔悴损”的黄花,而黄花亦是“憔悴损”的词人。这“憔悴损”的黄花意象分明就是词人晚年时那饱受摧残的生命状态和凄楚惨怛的情感物化。

可见,词人的一生似乎都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词中的这些“花”是她人生的隐喻和象征,是她的化身。花亦人,人亦花,物我一体。因此,说她是一个“花仙”。

三、一个无所顾忌的“情色女”

由于封建思想意识的束缚,古代女性从心理到行为都是深受压抑的,“爱”与“情”往往是她们最羞于启齿的两个字,她们似乎只能把自己的男女之情苦苦地压抑在心底。她们往往不愿,也不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爱情冲动和追求。而李清照是一个特例,她把自己对爱情甚至是对性的追求都写在词中向世人予以大胆地展现与描述。

她反映少女生活的词有《点绛唇》一首: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好一幅绝妙的少女怀春图!这不分明是故意摆个姿势在对来人传情吗?也难怪后人对此处多有非议。而词人全然不以为意,把这些道学家认为“有伤大雅”的一面予以尽情的展现。

再如她的《綄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自由爱情大胆地展现与追求。“一笑开”三字使词中的这朵芙蓉——女主人公显得光彩照人。这个“开”字,既是指芙蓉花开,亦是指词中女主人公心底爱情之苞蕾的绽放。“眼波才动被人猜”,生动细腻地表现她的多情与诱人。“月移花影约重来”,表现她对爱情追求的大胆无忌。

还有《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新婚的早晨,女主人公买得一枝含苞欲放的春花,便把鲜花簪在鬓边,同春花比美,一定要让情郎品评,自己的容貌与鲜花到底哪一个漂亮。其实这里的女主人公(即词人自己)是在借鲜花点缀映衬自己的美貌,冲着情郎卖弄风情借以邀宠。

再看《丑奴儿》对情爱的追求与表露简直教人肉麻: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晚上一场风雨,把白天的炎热一扫而清,夏天里一个难得的凉爽夜晚啊。词人冲着情郎又是吹笙,又是弹琴,卖弄了半天风情,但不见回应。于是便又对着菱花镜描眉点唇,精心施妆。“薄冰肌莹,雪腻酥香”,以色相诱。一个“笑语”,表现其极尽温柔的语气,很有点巴结逢迎的意味。“今夜纱厨枕簟凉”,这里明明白白地向情郎提出性要求。妻子向自己的丈夫提出这样的要求,原本是合理的,绝对无可厚非,可偏要写出来并使之流传于世则过分了一点。因此,笔者说她是一个“情色女”毫不为过。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绝对是一个另类,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仍然是一个另类。但在女性受压抑的封建社会里,她无视封建礼教,蔑视传统观念,说人们不敢说的话,做人们不敢做的事,她的这种率真无畏的精神和独立自我的意识在当时乃至今天仍是值得称道的。率意的人生,另类的自我,这就是永远的李清照!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新传[M].北京出版社,2001.

[2]周尚义.易安词意象及其审美意蕴[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张治平.宋词的花朵—宋词名篇赏析[M].北京出版社,1985.

(李宗坡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教部 473000)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另类李清照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另类四不像”登场
点绛唇
如梦令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另类演奏家
另类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