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县域实际 促进经济发展

2009-06-04 04:23刘淑云
管理观察 2009年13期
关键词:促进经济发展

刘淑云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县域经济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市场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县域实际 促进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长期快速增长,县域经济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传统农业份额明显下降;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县域总人口和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显著下降;民营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和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主要是内需与外需不均衡、投资与消费比例不协调、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等。结合县级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实现经济的发展、提升发展的质量,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当前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巩固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和支持现代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的集约型转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以及设备,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

第三 、加快发展服务行业。用新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重中之重,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发展起来。

二、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手段

近些年来,县域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投资和资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明显,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的高投入和严重依赖资源的高消耗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严重依赖引进先进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因此,要加快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催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有效发展的支撑点,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体制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一、要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和环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加强体系内各要素的互动,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把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拓新市场作为经营的中心环节。努力将主要依赖消耗资源和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驱动为主的集约经营模式;将以有形资本为主线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开发人才资源为主的创新管理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县域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升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要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不同的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同时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

第二、要构建以技术为中心的集成创新体系,要将企业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以合理的结构形式,有机集合构成互为关联匹配的整体,形成整体大于局部协同效应的集成创新体系,从而造就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为此,要加快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充分发挥各类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基地等创新主体的中坚作用,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研究,力求实现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技术集成的重大突破,提高主导产业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开发能力。同时,,消除产业集群间的制度壁垒,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性科研、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扶持力度,为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三、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产业;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县域结构调整升级目标及企业自主创新要求的产业和项目,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有关。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抓好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增长中高污染、高消耗、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对于那些企业该淘汰的淘汰,该禁止的禁止,该转型的转型。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决不能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更广视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把工业化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准确把握工业与农业、服务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猜你喜欢
促进经济发展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建设迷你高尔夫球场,促进高尔夫运动大众化
浅论QC小组活动对勘察设计企业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