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型仪器设备投资效益探讨

2009-06-10 05:30鞠宏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2期
关键词:投资效益管理

鞠宏伟

摘要 针对部分高校存在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投资效益低的问题,为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确保大型仪器设备最佳投资效益,提出以大型设备一生为对象,严格前期管理、强化中期管理和活化后期管理的管理模式。并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对如何做好大型仪器设备前期的论证、采购和验收工作,中期的管理使用工作,以及后期的处置工作进行探讨,而且给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设备一生;管理;投资效益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004-02

Discussion on Improvement of Large Equipments Investment Benefit//Ju Hongwei

Abstract The paper proposes a new management model of large equipments to settle the problem of the nonstandard management and the low investment benefit. Based on the lifetime of large equipments, the new model includes three stages: strict management in prophase, strengthened management in metaphase, and flexible management in anaphase. The new model can apparent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investment benefit of large equipment. Combining the practice in wo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about how to do these jobs, such as demonstration, buy, acceptance, management, use, disposition in different phases. Meanwhile, some good approaches and measures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large equipments;lifetime of equipment;management;investment benefit

Authors address Management Office of Assets, Qufu Normal Univ., Rizhao, Shandong 276826

在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投入下,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在快速增加,这对推动高校的跨越式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各高校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使得部分高校存在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等问题。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在学校对大型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提出牢固树立以大型仪器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管理理念,从设备前期的论证、采购和验收,中期的管理使用,到后期的处置,强化全过程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最大投资效益。笔者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为例,对这一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1 严格前期管理,确保投资效益

大型仪器设备的前期管理主要是指论证审批、招标采购和验收3个环节,是大型设备管理的“龙头”,是保证设备投资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1.1 严格论证审批,实行申请论证责任制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制定计划,购置前必须有可行性论证报告。申请单位根据教学及科研需要,提出申请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并填写“申购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提交资产管理处。申请单位应首先进行同行专家评议,评议意见要如实反映在可行性报告中。资产管理处负责组织召开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或专家组会议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答辩,最后确定是否采购。

为避免购置后使用效益低甚至闲置的现象发生,建立申请论证责任人制度非常有必要。可以设立第一责任人和第二责任人,由申请设备的实验室主任或者申请单位分管实验工作的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由资产处负责此设备审批的领导担任第二责任人,而且要让责任人参与到论证、招标采购和验收的全过程[1]。

1.2 依法采购,规范招标程序学校规定大型设备必须经过招标采购,由挂靠资产处的采购中心负责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招标法及合同法等法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最佳投资收益[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以体现采购公开和竞争。

签订合同是设备招标采购的又一重要环节,合同首先必须依据合同法签订,为避免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每次合同签订都需经过法律顾问的参与。作为教学科研设备,尤其是在技术环节上,要严格把握,各种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要明确。对设备的一些易损易耗,需要经常更换的零件,可以在合同中注明维修更换的费用,避免“买得便宜用得贵”。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招标采购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更好地发挥在招标采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1.3 认真做好验收工作学校规定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验收要成立验收组。验收组负责人要对仪器性能质量全面负责,申请单位资产管理员、实验室主任和该仪器设备操作员应参加验收工作,资产处有关人员也要参加验收。验收小组必须事先做好安装验收前的准备工作,编制验收准备工作日程安排,制定验收方案。在设备全部到货并且安装调试完毕,供应商提出验收申请后,先由使用单位进行初验,如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供应商整改完毕,验收小组全体成员对设备进行正式验收,严格逐项验收各项指标,反复测试仪器设备性能,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技术验收报告》,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资产处资产管理科作为资产验收依据,一份交资产处实验室管理科,一份留存申请单位。资产处资产审核员见到完整的技术验收报告后,才可打印验收单,对设备进行最后验收确认。在保修期内,应充分使用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排除隐患。仪器设备的有关资料,包括合同、装箱单、质量证明、说明书、电子线路图及验收记录、技术验收报告等,在验收合格后,全部整理成册,由学校档案室负责管理。

2 强化中期管理,提高设备效益

中期管理即设备的运行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重心部分。要立足于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用最少的人、财、物力,发挥设备最高效的作用,追求设备投资的高效益。主要从明确责任、规范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

2.1 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设备配置到位后,由院系(所)、实验室和资产处三方签订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使用岗位责任书。1)院系(所)负责组织有关学科负责人及实验室人员,做好设备使用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2)实验室职责包括实验室主任职责和设备操作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主任要详尽了解设备的性能及用途,组织编制设备使用的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指导设备操作人员,正确管理使用设备,认真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学、科研任务;操作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依据教学、科研需要开展工作,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如实填写设备使用记录。3)资产处职责是代表学校对该设备行使资产管理权,督促院系(所)管好、用好设备;协调校内、外的使用安排;及时检查设备的管理情况及使用效益;根据设备发挥效益情况,报请学校,对使用管理单位进行适当奖惩。

2.2 严格规范操作设备,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由于高校设备的使用者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大型设备的特殊性,因而所有的大型设备都要求有科学、详细的操作规程。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认真填写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册。为了保护大型设备,要严格坚持上岗培训制度,任何使用者都必须经过全部操作规程和基本维护技能的培训,并得到管理人员授权,才能使用相关大型仪器设备。

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此,学校制订出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先进的仪器设备测试、使用和维护技术等方面的报告和讲座,不断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3]。其次,组织大型仪器设备操作培训,使更多人员具有操作资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关大型设备的使用率。另外,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设备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不断扩大设备的服务面和受益面。

2.3 加强维修保养管理,确保设备良好运行在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基础上,要尽最大可能减少维修保养费用投入,这就要求人们在维修管理上多下功夫。1)对设备要经常和定期地维护保养,及时了解设备的性能状况,消除隐患。首先鼓励设备管理技术人员自检自修,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其次安排专业维修人员定期维护检修。2)完善各类维修档案资料。认真如实填写大型设备维修记录册,全面准确记录每一项信息,使设备维修做到有案可查。3)严格维修申请审批制度,管好用好有限的维修经费。设备出现问题,需要修理,原则上必须由管理人员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实验室主任、院系(所)领导、主管部门三方签字盖章,以有效监督维修费用使用情况。另外,设备维修申请单记录的维修信息也是日后维修保养的重要参考[4]。

3 活化后期管理,挖掘设备潜能

大型仪器设备的后期管理主要是指设备的报废处置阶段的工作,是设备管理的最后环节,也是重要环节之一。做好这一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而且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3.1 严格界定报废标准,规范报废操作程序设备是否可以报废,首先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界定标准,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规定,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报废:1)使用期限已超过耐用期,在正常情况下确已丧失效能;2)经技术鉴定确实质量太差或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修理费用接近、超过新购价格;3)因国家标准改变或任务变化等原因,已不符合现时使用又不易改制他用,失去使用价值;4)老旧设备,耗能、噪声等超过国家标准又无法修复。

为保证科学合理地鉴定报废资产,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学校严格按照以下程序操作:1)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并由资产管理员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资产处置申请,打印资产处置申请单;2)资产管理处成立技术鉴定组,组织技术鉴定并审核后,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3)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签署意见后,上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批或备案;4)根据批复进行处置。

3.2 及时合理处置报废设备由于大型设备价值高,因而在报废处置时,相关单位比较谨慎,个别人员怕担责任,往往不能及时鉴定和处理,既影响教学、科研又占用空间。这就要求人们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设备要及时鉴定审批,对已经审批报废的设备及时合理处置。首先,进行校内调剂,如很多与电器相关的设备,调剂到电器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让学生进行拆装、修复,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丰富实验教学内容。2)几乎所有的设备投资都是国家的公共教育事业投入,因此,捐赠给有需要的地方单位或者学校,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既让设备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效益,又扩大学校影响力[5]。3)集中竞卖。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跟其他一般设备集中处理,多采用竞价拍卖的方式。在此项工作中,既要公开,也要避免商家之间直接见面,出现压价现象。这样的经验和教训在实际工作中也曾有过,做此项工作要求全面、细致而谨慎。所有竞卖所得收入,按学校规定要全部上交财务处。

4 结束语

如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是广大设备管理者一直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规范管理,又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大型仪器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论证申请责任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97-98

[2]刘乃英,郁鹏.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的再认识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1028-1030

[3]苟在康.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3):135-136

[4]张英香,郝智彪.切实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2):145-147

[5]林严.设备报废是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4):541-543

猜你喜欢
投资效益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电力企业中的工程审计问题研究
浅析财务管理在提高企业投资效益中的作用
高校生活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问题的研究
精细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创水平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论加强水利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有效途径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