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2009-06-10 05:30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途径心理健康

王 湛

摘要:面对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高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患日益突出,这其中有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失当和学生自身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排演校园心理剧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也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尽量杜绝心理危机的产生。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对策;途径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法规,高职高专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到2005年年底,我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091所,占我国高校总数的63%;在校生548万人,占整个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3%以上,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明显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因此高职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

一、高职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几种情况

1.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高职教育阶段是高职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学习心理问题也是高职生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厌学、自卑、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高职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只求混个文凭,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一些高职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觉得学了也没有用,整天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高职生的心理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大多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习惯于怨天尤人,埋怨学校没有学习气氛,教师上课没有水平,却没有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进行反思。不少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习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此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

2.个性心理问题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更为突出,“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缺乏健全的人格特征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不少高职生在入校时就认为自己是没有出息、难有作为的人,因而缺乏应有的人生理想和积极追求,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虚度人生,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可以说,高职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3.人际交往心理问题

高职生有人际交往的需要,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常常会出现一些交际障碍或心理误区。

一是社会性交往萎缩,沉迷于网络世界。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一些高职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总是认为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人交往或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性交往,甚至希望自己与世隔绝,而与世隔绝的最好办法就是进入虚拟世界——网络。他们在网络世界里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这些高职生会逐渐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进而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二是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性意识已经觉醒,逐渐进入了异性接近期。他们希望建立良好的异性交往关系,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但由于情感的冲动和迷惑,不少高职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但又无法把握自己,有时会因此导致情感冲突、意外伤害事件等严重的后果。

三是与教师、父母关系紧张。一些高职生由于中学阶段就不是班上的优等生,经常被教师忽视、排斥,对教师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和自我压抑感,一旦教师在某些事情上处理不当时,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形成对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同时,不少高职生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在索要钱物和所谓的自由之外,却很少考虑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造成了和父母间的隔阂或误解,这也在客观上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困扰。

4.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是当前高职院校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择业是高职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高职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自己解决就业问题。对于学校承诺毕业后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的学生,高职生更是羡慕有加。这说明不少高职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独立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毕业后能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成为许多高职生的一大“心病”。

二、高职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探究

1.社会方面

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一些大学生身上的人格弱点凸显出来,进而导致心理疾患的产生。物质的诱惑、不良风气的影响,使部分学生不愿埋头学习;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逐年提高,高职生由此而生出一种自卑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开后门”“走关系”等幕后操作现象,也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冲击,以致一些人感叹“世道不公”。

2.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还是以智力为重,对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培养不够;学校教育计划中关于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课题太少,学生难以融入社会;学校对学生的就业观教育跟不上人才市场的变化,没有让学生一进校就从思想和认识上树立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新的就业观。

3.家庭方面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而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强硬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良品质。总之,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与子女交流较少,使孩子感到人际交往困难;还有些家庭经济负担过重,致使贫困学生思想压力大,心理很脆弱,对家庭总有内疚感。

4.学生方面

青春期是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由于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当他们面对一系列问题(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时,就容易产生心理冲突,矛盾也时有发生。当前,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知识更新、科技进步对高职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学生大多奉行“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理念,普遍存在着心理脆弱、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等现象。在这种社会要求与自我定位的矛盾下,很多高职生会产生某种心理失衡,既无法在现实中找到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又不愿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只好在网络中逃避现实、自我麻醉。

三、解决高职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1.从学校方面来讲,可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与建档。大多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逐步形成的,或在某个阶段已经潜伏着。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日常心理普查,搞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建档工作,这是开展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一方面,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哪些学生需要个别咨询与辅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甄别学生的心理特质,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是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咨询。目前,心理学界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尚无统一的结论,从实践来看,学校心理咨询呈现出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1)它是教育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2)它强调发展的观点;(3)它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谈话。心理咨询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的形式,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通过咨询工作提高来访学生“知我”或“自知”水平,引导来访学生走出心理困惑,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三是积极开展团体训练与辅导。团体训练与辅导是指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组织一定的团体活动,引发团体成员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从而巩固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实践结果表明,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上受到的震撼是个别辅导、主题班会、课堂教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讲座等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四是排演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把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形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校园心理剧的题材直接来源于校园实际,是将情绪问题呈现于舞台之上,通过精神宣泄,消除学生思想上的压力和自卑感的重要途径。校园心理剧是一面镜子,能够真实反映学生之间的问题,引发他们的反思。排演校园心理剧有助于启发学生更加清醒地审视现实生活,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价值、人生意义,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

五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在课堂上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良好风气。对那些问题行为比较严重的学生,教师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关怀和疏导。尽管高职生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令人担忧,但如果教师能够淡化权威意识,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并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就一定能有效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情感困惑,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六是搞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对于当前处于严峻就业形势下的高职生来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仅是顺利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成功人生的重要法宝。高职院校应构建职业心理测试平台,开展职业心理测验。自我认知是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前提,只有树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人生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高职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和能力倾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自我认知往往不够客观、全面,必须借助于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心理测评量表,同时结合自我在社会现实情境下的真实表现来估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要贯穿于高职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的阶段,人对职业的需要、追求的职业目标和采取的行为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于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探索阶段的高职生来说,其职业心理咨询的目标就在于明确职业观念、探索人生方向、培养职业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岗位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2.从学生方面来看,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实践证明,引导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导向,加入WTO、中国经济大繁荣、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大发展都为这些专门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认清高职教育的优势所在,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战胜自卑,重树自信,避免由于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怠惰。

二是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高职生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并能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高职院校要经常创造条件,多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积极的人际交往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是磨炼意志品质。高职院校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突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与调节,做到遇事冷静,头脑清醒,合情合理地对待各种需求,心平气和地化解各种矛盾。

参考文献:

[1]赵沁平.在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的讲话[Z].中国教育网,2008,(6).

[2]金盛华.当代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1999,(3).

[3]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卫生[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冀鹰.论心理咨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姚莉.发挥心理咨询在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责编:博雅

猜你喜欢
高职生途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