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09-06-11 10:22
西藏人文地理 2009年1期
关键词:墨脱克什米尔巴扎

《野尘梦》

这是一本记录1909年川军进藏历史的游记,或者说回忆录,而林芝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穿梭的川藏线上的人们,不论从那个方向进入林芝,都难免生出几丝倦意或归属感,更何况身处严酷的军旅——“以风尘之子身,八庄严之画栋,虽日爽心适意,翻觉顾影怀惭矣。”然而,纵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走“陈渠珍之路”,那些过往的经历仍是我们难以复制的。战争,内乱、爱情,逃亡,当这一切眼花缭乱般的发生,交错和终结,今天的读者除了惊叹往事的缤纷,也许会和作者一样,在现实和梦境间久久徘徊。

《小木屋》

作者黄宗英写作时间:1982年

用文字表述西藏,现今的人们更多会想到小说、诗歌或者神话,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宗英的《小木屋》却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开启了对林芝的表述,并将原始森林、“雅鲁藏布”、“大峡谷”这样的字眼带入了人们的西藏想象。

今天的人们重读《小木屋》,或许很难产生属于那个年代的感动。在“向科学进军”的背景下,“小木屋”的象征意义显然要重于“西藏”“高原”这些字眼。然而,正是无意中的忽略与淡化,将你带入一个不一样的西藏、不一样的林芝,有些虚幻,却真切地存在于那个时代。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生态环境与民族

文化考察记》

这是一本厚积簿发的书,不到20万字的篇幅,凝聚着作者三十年间三次进入墨脱考察的亲身经历和心得体会。从体例上来看,这是一本“学术专著”,但该书的影响绝不仅仅惠及学术界,对于每一个思考大峡谷地区生态问题的读者来说你都能从中获取预期和意外的收获。作者们没有采取通常的“猎奇”心态去揭示墨脱的种种神秘,而是从交通,生计,医疗,丧葬和衣食住行这些平实的生活场景出发,将读者带八一个“世俗”墨脱。在对平凡生活的写实描述中,始终管贯穿着诸如人地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等思考。跨度达三十年的回访,也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前后对比的绝好案例。

立体交通体系助推淡季旅游

2006年10月林芝机场的通航,使进出西藏的乘客又多了一种选择。由于林芝地区海拔较低,将林芝作为第一站,然后进入西藏腹地旅游,成为一种更适合内地游客体质的旅游方式。通航至今,林芝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1万人。目前已开通林芝——成都航线,每周除周四外,每天往返一班。鉴于高原航班的不确定性,建议您在出行前就相关讯息咨询林芝机场,机场电话:0894—5810091。

公路方面,林芝与拉萨之间的交通非常便捷,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流水班发车,旅途用时5.5—8个小时不等,票价100--170元,拉萨的发车车站为东郊客运站。林芝地区公路总里程达4219公里,其中国道614公里,省道566公里,县乡村道3039公里,专用公路345公里,乡镇通车率达到了85.45%,形成了以八一镇为中心辐射各县的公路网络。作为“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墨脱县,也有好消息传来,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墨脱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据悉,待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可行性报告后,交通运输部将积极推进墨脱公路的技术设计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水路方面,2008年10月23日,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水上码头——娘欧码头在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开工兴建,同时修建的还有民俗歌舞表演场、游客接待中心、综合楼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林芝地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投资方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投入开发资金6651万元,码头预计2009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此外,根据国家长期铁路网的有关规划,拉萨至林芝铁路将在2020年前建成通车。

在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的带动下,西藏第一条四季旅游环线于2008年在林芝建成。在这条环线上,游客可以欣赏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在旅游界被誉为中国最美山峰的南迦巴瓦峰以及中国人口最少民族珞巴族聚居地南伊沟等世界级景点。此外,2008年9月,林芝地区在境内各大旅游景点实施冬季降价战略,所有景区门票价格在冬季下降50%。

时光羽翼巴扎童嘎的克什米尔披肩

子非

这是一双瘦小干瘪的手,灵巧舞动的手指让你相信它能够织就世界上最美丽的图案。德伊老人盘腿而坐,手中米黄色的羊毛披肩轻轻柔柔,仿佛指尖流淌的时,披肩表面手工刺绣的酱紫色花瓣轮廓,灵动欲出。

一瞥间,他该是想起了少年时光,一丝幸福从他的眼神里划过。或许那是他钟情的少女,轻盈转身的一刻,披肩柔滑地拂过他的脸颊——少女的清香竟在肌肤逗留了数十载的光阴……

这是克什米尔的一个贫困孤独的小村落,享誉世界的克什米尔手工刺绣披肩在这里已经生产了5个世纪,村人靠祖辈传下来的手工披肩织绣技艺谋生。

早在17世纪,欧洲的探险家与旅行家们首次向世人介绍了克什米尔披肩,因其难得和质地无可媲美,皇室的王公贵族奉其为绝佳饰品。传说法国的约瑟芬王后的第一条披肩,便是拿破仑从埃及返回时为她带来的一条克什米尔披肩。

克什米尔披肩一时间风靡欧洲,成为欧洲妇女的时尚标志。在欧洲,古老的克什米尔披肩的拍卖曾在纺织界引起巨大轰动,那些拥有真正克什米尔披肩的人甚至将其视为传家宝。

如今克什米尔的披肩仍然沿用古法制作:妇女们先将优质的细山羊毛捻成丝一般的毛线,艺人们再将这些毛线手工织成披肩,并染色,绣上传统的图案——这些图案几个世纪以来很少有变化。图案的丰富却令人惊叹,巴扎童嘎阿龙和我说过,在克什米尔没有见到过两条一样的披肩,甚至连相似都难。关于克什米尔披肩的柔软也有个形象的说法:一条上乘的克什米尔细羊毛披肩可以轻松地从戒指中穿过。

克什米尔披肩的织造工与刺绣工传统上都是男性,而要完成一些复杂披肩图案则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阿龙每年到克什米尔将巴扎童嘎专门设计改良的披肩图案交到德伊手里,次年按时取货。德伊精湛的手艺活儿在当地是最好的,他做的披肩件件上乘,而且从不爽约。

巴扎童嘎为使藏文化元素与克什米尔披肩工艺完美地融合磨砺了四年。“我们的克什米尔披肩一定要保证原产地的,图案一定是我们的团队自行开发设计,通过克什米尔披肩这样独特的载体,来传递藏文化,使两种最优秀的文化实现完美结合。”巴扎童嘎还派专业人员到当地经细致挑选纺织材料,经过无数次尝试,直到披肩整体艺术效果和舒适度达到满意为止。

近代的克什米尔,却成了“烽火中的香巴拉”。周边战火纷飞,让这个曾经的“地球上的天堂”备受摧残,但那里的人们却如德伊老艺人一样,坚守着故土,不愿迁徙他乡,并以无比的热爱延续着先辈们传下来的手工披肩制造技艺。

幸甚之至,巴扎童嘎——吉祥白海螺——将克什米尔披肩从“烽火中的香巴拉”带出来呈现给世人,成全着一个有关克什米尔披肩的不朽传说。

猜你喜欢
墨脱克什米尔巴扎
伊朗逛巴扎,体验平民生活
克什米尔冰屋
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夏季采药活动的调查研究
最美湖泊被污染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在不一致这一点上,我们很一致
“偷”面包
墨脱:揭开“莲花圣地”的绝美面纱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reefrog from Medog, southeastern Tibet, China (Anura, Rhacophoridae)
浅谈墨脱茶叶的合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