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著

2009-06-16 06:52郑飞雨
学周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

郑飞雨

摘要:文学名著在当今中学生群体里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走近名著爱上名著。

关键词:名著阅读 遥远的名著 身边的名著 亲近的名著

研究表明,每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青少年正处在认知能力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一、遥远的名著

据了解,文学名著在当今中学生群体里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有不少人在分析研究了。有人谈到经典名著被冷落是受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网络时代,媒体迅速发展,快餐文化盛行,文化泡沫泛滥,各种适于耳目之娱的东西充斥市场,当代中学生阅读品位和阅读能力欠佳,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等等。除了这些,是否还有其他一些更为内在的因素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是否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呢?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来谈两点看法。

(一) 古今生活形态差异带来阅读体验障碍。由于时间推移,年代久隔,一些文学经典中所描绘的生活形态与现代生活形态尤其与中学生所认同的生活形态差异较大。于是阅历不够,也无充分的阅读经验积累的中学生,他们看待一些名著里所描述的人和事,就像面对一个陌生的,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世界一样,难免会觉得索然无味。一个学生看了一半的《红楼梦》之后这样跟我说:“老师,我每每怀着庄重虔诚之心去阅读《红楼梦》,但每一次都是读得昏昏欲睡,兴味索然,最后就是搁置一边了,我就怎么也体会不出你所说的那种种好。”对这样的诉苦,我们恐怕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幼稚无知,它倒是道出了许多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的真实感受。经典名著的深厚内涵与十几岁青少年稚幼的心灵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经典名著里所反映的生活形态与学生们所触及的经验世界也是相去甚远的,因此许多文学名著在中学生看来往往是冰冷的,坚硬的,缺乏生气的。相反,若叫学生去读一些反映当代中学生生活的作品,他们就容易投入,不会有类似的艰涩乏味的感觉。

(二)阅读的功利性造成阅读审美疲劳。不少学生反映,中学六年下来,他们从未读过一本大部头文学名著,对于一些名家经典的了解,仅限于语文教材中所提到的那一些,他们知道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海明威,也知道《红楼梦》《悲惨世界》《十日谈》,却仅仅是把这些作为文学常识来识记的。经老师的大力倡导,有时甚至是硬性要求,一些学生也会亦步亦趋地拿一些名著捧读,但这种阅读就像带着沉重的脚镣蹒跚地行走,是受制于某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当然收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一些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而阅读作品,阅读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心里想着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头脑中猜测着会考什么样的题目。这样带着杂念,是读不出原著的味道的。名著阅读的推荐读物似乎已经成为了学生的第二本语文书,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课外阅读课从“广积粮”变成了“深挖洞”——我们看到的只是埋头做课外阅读题的学生,学生的脸上丝毫看不到课外阅读时的幸福与惬意;文学名著阅读的评价越来越追求“外显性”,学生的读书笔记要求越来越“刚性化”,读书笔记逐渐沦为学生习作的“低级仓储室”……如此种种现象,使我们愈加感觉到课外阅读已经沦为一种工具,沦为学校包装的工具,沦为学生应试的工具,沦为个人展示的工具。于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与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却在不断下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更在快速减少。

二、身边的名著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

(一) 要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例如,笔者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发现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大的好奇,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而此时有的学生说他喜欢阿Q,借这个机会我们不妨向他们介绍有关鲁迅的作品,允许他们阅读自感兴趣的作品。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时很容易犯阅读定位不恰当的毛病,我们往往忽略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忽略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忽略学生阅读个体的差异,漠视学生的经验世界,对经典名著进行不切实际的阅读定位,有时还会犯一刀切的毛病。

(二)要让名著平民化。比如读《红楼梦》。《红楼梦》作为一部丰碑式的伟大著作,是无庸置疑的,许多名人对《红楼梦》的评价也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说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说凡是中国人就不得不看《红楼梦》,不看《红楼梦》的就不是中国人。于是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也常受这些评价影响,动不动就把这些名人的话搬出来,似乎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似的,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没错,《红楼梦》是伟大,可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是否一定要把它定位为一部大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来读呢?能普及《红楼梦》的阅读当然也是好事,但是不是非得用不读《红楼梦》就有被“开除国籍”的危险去吓唬学生呢?带着如此艰巨的阅读使命,整个阅读过程就会像泰山压顶般地沉重,学生怎能感受得到阅读的乐趣?他们会想,既然体会不到一点乐趣,那我为什么非得逼着自己去读呢?就如一块食物,它即使营养再丰富,但吃了不消化有什么用?我们当老师的为什么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进行不同的阅读定位呢?对于那些迷恋言情小说的学生,就把《红楼梦》定位为一部普通的言情小说来读,它就是讲了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对于那些喜好古典诗词的学生,就引导他们把《红楼梦》中的诗、词、曲作为阅读赏析重点,一部《红楼梦》就是古诗词的集大成者;总之,阅读定位应该尽量平面化,多样化,要想办法让每一个学生读有所获。

三、亲近的名著

作为学校,尤其是一名语文老师,实施课外阅读的终极意义应该是通过我们的引导,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其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直至让阅读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一切的课外阅读行为应该抛弃浮华与功利,没有过多的压力与约束;应该是发自学生心底的兴趣与期待,没有太多的烦躁和势利;这样的阅读应该多一丝恬淡与惬意,多一份豁达与悠然。

(一)运用新型资源有效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节目,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都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前段时间易中天讲三国,将曹操说成是可爱的奸雄,就引起了学生的热议,同学们各执一词,我就借此引导学生到《三国演义》中为自己的观点找根据。也可以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这样,学生怀着积极的心态到作品中去,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要善于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比如,我开展了语文课前三分钟“推荐活动”,每堂语文课前,由一名同学向全班推荐名著的经典片段或一位名作家,并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参与评比,每周组织学生选出一名优胜者的文章,贴在班级宣传栏供全班阅读。时间长了,名著成了大家关注、交流的话题,成了大家心灵的需求,学生觉得,不读点名著,似乎挺没品味。这样,从交流的需要出发,学生从名著中就能读出乐趣,读出成就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其学莫如激其趣。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曾经说过:“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孩子,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对课外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课外名著阅读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动力。

只有当学生对名著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持久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涧,《关于“名著导读”》

[2] 杨树亚,《课外阅读 课外些 再课外些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0日

[3] 《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高考背景下的名著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