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趣味教学

2009-06-19 02:09周红英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情境

周红英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地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急功近利地追求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而使语文这门本是最有趣味的学科反而变得最枯燥、最令人生厌。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变得生动起来呢?我认为,如果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在教学各环节中突出它的趣味性,恰当地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定会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举例来谈谈趣味教学的好处。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求知欲

俗语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到集中精力、点明主旨、进入意境的作用。好的“开场白”可以一下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唤起浓厚的求知欲,进入最佳状态,进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六年级语文讲《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就领大家到西安去看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你们高兴吗?”引入新课。再如讲《美猴王》时,学生已看过好多遍拍成电视的《西游记》,演员精彩的表演加上电脑特技,半文半白的《美猴王》对学生吸引力不大,于是我就借机说“电视再精彩,可它毕竟是从原著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现在我们一块领略原著的风采,比比原著和改编后的不同吧!”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整节课兴趣盎然。

二、创设教学情境,灵活组织教学

1在语文教学中,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常采用多媒体、录音机、投影仪等新型的教学辅助设备,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课文。

如讲《第一场雪》时,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一方面进行朗读的训练,另一方面使其进入情境。

再如讲《捞铁牛》时,把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精神异常振奋,注意力特别集中,一边欣赏,一边听老师的解说,犹如身临其境。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不仅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同学们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中主动地思考和探究问题,效果很好。

2在课文课堂中,改变那种教师在上面一味讲,学生被迫接受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就教材中的问题大胆提出疑问,这样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起到“把脉”的效果,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如果忽视学生心中的疑问,就会使学生在接受教材中的观点时产生心理障碍,成为教学中的“拦路虎”。另外,在重视学生提出疑问的同时,还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让每一个学生谈谈他们的想法和做法。

3针对学生感兴趣或提出的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研讨、辩论,在探究中发展思维,达成共识,培养能力。

如《犟龟》中,“小乌龟要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可最后参加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它算不算成功者呢?”就此问题,学生的看法并不一致,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之间自觉展开了辩论,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思维进入了一个创新的空间。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其趣味性受到学生喜爱,它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消化和巩固新知,还能活跃学生思维,使左右半脑的功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协调。

三、巧妙结课,培养创新精神

课堂总结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穿成串,织成网,连成面,把所学的知识变得系统化、网络化,使当堂课的知识得到概括、深化,甚至升华。

课堂总结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丑公主》,它是一篇英国话剧。为使学生有更深层的理解,在结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活动。首先将学生分组,各组合作讨论怎样演,然后选派代表上台表演。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从表演者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给予评价。这种活动式的结课,让学生在讨论、表演、观赏、评价中一直兴趣盎然,一直积极主动创造性参与学习,听、说、演、议各种能力得以培养。

再如,根据单元训练目标确定每一节课的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创造性地运用新知。学完《一夜的工作》和《白桦林的低语》后,根据其写作特点、语言艺术等写“我身边高尚的人”,使学生在写作中既掌握课文,又锻炼其写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究;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我领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会新知识。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情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