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际传播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2009-06-19 04:26李京梅李京辉
新闻爱好者 2009年8期
关键词:人际社会化大学生

李京梅 李京辉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当互联网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直至今天,网络上的人际传播也是十分频繁的。人们对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甚至超过对网络的大众化传播的需求。E-mail、聊天系统、BBS、网上论坛、同学录、在线游戏……人们越来越喜爱并依赖于通过网络提供的这些新方式进行交流,网络为人际传播活动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社会化是个体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而人的社会化往往是通过人际传播来实现的。

按照传播学理论,人际传播本来对人的社会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却对人的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不容忽视的相反作用,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更加值得人们关注。

网络人际传播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畸变

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健全人格。人格也称为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态度、行为等。另一方面,也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水平的标志是自我意识,即对于自己的特征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例如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卑感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在网络人际传播环境下,学生的交际行为往往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即“人——机”交往,再加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了关注自我和崇尚独立的个性,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过分沉迷于网络,热衷于虚拟的“人际交往”,对网友产生心理依赖,却恐惧和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拒绝和同学一起参与集体活动,忽视亲情、友情,不关心他人和集体,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下降,害怕面对矛盾与冲突,不能很好地处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与矛盾。

此外,大学生正处于情绪情感体验需求高峰时期,而网络交往的文字性、匿名性、广泛性正好适应了其渴求情感却又害怕实际交流的心理。许多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等状态,用各种既浪漫又幽默的方式与网友打交道,而在下网之后,却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思维迟钝和自我评价偏低等症状。

还有的大学生一旦在网络交际中受骗,就强化了对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怀疑、敌意和悲观态度,严重者会导致人性的扭曲,致使人格畸变。

网络人际传播的自由性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意识和自律性弱化

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修养还比较薄弱的阶段,网络传播的虚拟性给大学生带来了这样一种认识:网络是自由、无所限制的,也是不真实的。网络行为即使不符合社会规范,也不必担心会受到别人的指责或受到惩罚。

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传统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也不需要面对面地打交道,上网的大学生往往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也不能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因此进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道德评价失范,道德判断力下降。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弱规范性,又造成其道德责任的削弱,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作出一些诸如相互欺骗谩骂、人身攻击等违反网络道德的事情,久而久之,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表现出说话办事随意,诚信意识差,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犯错后既无后悔之感,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等。

网络人际传播的开放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偏差

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是现实社会的社会秩序是靠社会控制机制维持的,社会成员的行为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和控制,违反社会规范的要受到相应的制裁。而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开放性,没有统一的管理者,因而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制的监督和制约。人们无法对网络上精神污染的制造者进行有效的制裁。这必然使暴力文化、淫秽色情内容等不健康内容通过网络交际传输给大学生。这对没有明确生活目标、对周围事物缺乏正确判断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和威胁。与此同时,网上人际传播中还散布着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奢靡腐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有些大学生无法像成人那样根据自己的意识和经验能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自我,而是将不健康文化及价值观念内化,最终导致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的偏差。

网络人际传播的间接性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角色意识的混淆

在社会化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角色要求,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按照角色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青少年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功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然而这些在现实社会中被固化的角色扮演,在网络社会却受到空前的挑战。在网络中,人与人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而是通过电子邮件、聊天等各种网络工具进行的间接交往。这种交往,使大学生在交往中更注重自我。另外,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等社会属性统统消失了,在虚拟社会中,尽管青少年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他们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的规则,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他们可以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状态下做事说话,扮演自己理想中的“真实自我”。因此,许多大学生常常沉迷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之中,逐渐混淆了虚拟角色与真实角色的界限,逐渐迷失了现实社会中的自我。

对网络人际传播负面影响的对策

加强网络管理。社会有关部门应采取技术的、管理的、监督的手段对大学生上网进行控制和指导。政府网络管理部门要重视对网络内容的监控,避免学生接触到网上不健康的文化,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网吧和网络的管理,出台相应的网络管理条例、法规,对违法的网站及网吧毫不手软地予以铲除。同时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网站,优化大学生网络人际传播的环境。

高校教育者应充当网络“把关人”。网络传播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范围,增强了其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教育者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信息大潮中扮演一个“舵手”的角色,充当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引导并帮助大学生选择、辨识和利用正确有益的网络信息,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给学生提供“影响”、“选择”、“引导”、“服务”,而不是“说服”、“围剿”、“灌输”,帮助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优势,在丰富的网络社会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高校应加强学生的网德自律教育,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作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学生中开展有关专题的讨论、座谈和交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自觉培养判断信息真伪和分析信息价值的能力,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同时大学生也应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健康的人格抵御来自网络人际传播的不良影响。

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大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健康人格。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能在网上交际中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心理地位,学会进行心理调试,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当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作为增强大学生人际交流的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化陶冶作用,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全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把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使网络成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新阵地,在促进其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人际社会化大学生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搞好人际『弱』关系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大学生之歌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