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北站向城市物流中心拓展的SWOT分析

2009-06-20 03:11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4期
关键词:铁路货运SWOT分析

杜 林 刘 涛

摘要:基于绵阳北站运输生产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绵阳北站向现代城市物流中心拓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也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绵阳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提出了绵阳北站向城市物流中心拓展的策略,具体包括着力发展生活消费品的运输、仓储、配送作业,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中心功能,扩大车队规模,实现与城市物流系统的衔接等。

关键词:铁路货运;物流中心;SWOT分析

绵阳北站位于宝成铁路四川省绵阳市境内,地处绵阳市规划城区中心地带,按业务性质为货运站,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等业务,发到货物涵盖生产物资、生活物资。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绵阳北站承担了当地中长途物资的周转、配货、保管等功能,成为绵阳市物资流动的重要发生地和集散地,具备了城市物流中心的某些功能,显现了向城市物流中心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其它运输方式的竞争等问题。因此,选用经典的SWOT法,分析绵阳北站向物流中心拓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绵阳北站向城市物流中心的拓展提供依据。

1SWOT分析概述

SWOT分析法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在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将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与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配对,形成应对环境的战略思想,并进行持久的竞争优势检验,是用于战略分析的实用方法。

可以认为SWOT分析法的本质是通过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势(S)和劣势(W)、判断所面临的外部机遇(O)和威胁(T),来提出相应战略方案的战略分析法[1]。在具体的分析中,可以按照三个阶段开展,即:内部分析、外部分析、战略选择[2]。

2绵阳北站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客户群体优势

目前,绵阳北站已成为绵阳市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车站周边不仅形成了川西北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日杂批发市场、水果市场、陶瓷市场,同时还聚集了货运公司、货代公司、物流公司、商贸公司等百余家流通单位。

同时,绵阳北站拥有比较稳定客户群体,与长虹、九州、丰谷酒业、美丰化工等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客户,占有了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

2.1.2城市交通优势

绵阳北站位于绵阳市一环路西段,随着绵阳市建城区的不断扩展,绵阳北站所在地已成为中心城区。车站周边道路已形成网络,具备了完善的道路交通条件,能够实现铁路与道路的有效衔接。

2.1.3拥有铁路背景的支持

首先,拥有铁路运输的低成本优势,在中长距离运输和大宗物资运输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次,享有规模化的铁路中转运输网络和集装箱化运输体系资源。第三,可以运用铁路系统较完整的信息系统和管理体系,能快速、准确地收集路网上车辆和货物信息,为客户群体提供决策支持。

2.2 劣势分析

2.2.1计划经济色彩浓重。

作为成都铁路局江油车务段的下属单位,绵阳北站要接受上级部门的领导,没有人、财、物的自主决定权,开展自主经营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车站只能按逐级分解的计划开展经营[3],造成车站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降低,缺乏开拓进取的积极性。

2.2.2仓储服务不能满足客观需求。

首先,仓储容量不足。由于车站周边市场主要经营快速消费品,货物的临时性、短期性仓储需求非常大。部分货主在分析转仓成本与超期罚款后,往往选择超期提货,造成车站仓储容量不足。

其次,仓库的基础条件停留在功能型阶段,只能存储不怕湿、不怕晒的普通货物,不能满足周边市场特种货物(水果、蔬菜、海鲜、瓷器等)的存储要求。

2.2.3装卸手段落后。

目前,车站装卸作业的主体仍然为人工装卸,效率低、质量差,不同程度地存在野蛮装卸行为。工作思路也局限于传统的装卸作业,即将货物卸下火车,再装入仓库或装上货主汽车,缺乏与后续工作相衔接。

2.2.4车站工作人员对物流认识不足。

车站职工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对物流的内涵认识不够,基本停留在寻找货源、文明装卸、安全运输层面,对车站向现代城市物流中心拓展缺乏信心,对车站延伸服务功能、开展配套增值服务缺乏能动性。

2.2.5缺乏与城市物流系统的衔接。

城市物流网络具有不确定性,铁路运输的结构难以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3-4]。因此,绵阳北站由传统的货运作业向现代城市物流中心拓展,必须建立一个与所在城市相适应的组织。

但由于长期处于铁路系统“高、大、半”的环境中,绵阳北站目前还没有建立与绵阳市城市物流相结合的物流组织。同时,车站拥有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局限于铁路内部信息的交流,不能实现现代物流中心所要求的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不能满足城市物流的需求。

3绵阳北站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3.1 机会分析

3.1.1城市发展的机会

在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8万人,用地规模116平方千米。

从潜在市场分析,绵阳城市人口的增加,对生活品、消费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大,车站周边市场的业务会随之增加,为绵阳北站带来潜在的物流服务需求。

从地理位置分析,绵阳北站位于城市规划区域的中心位置,距城区各个组团的距离协调。随着周边道路网的进一步完善,通达性将进一步提高,为绵阳北站向城市物流中心的拓展奠定基础优势。

3.1.2货运站分工协作的机会

绵阳车站下辖的货运站除绵阳北站外,还包括皂角铺车站。皂角铺车站规划为集装箱货运站,建成后绵阳北站集装箱业务将转移至皂角铺车站,为绵阳北站发展城市物流退让出更多的场地设施和仓储装卸设备等。

3.2 威胁分析

3.2.1道路货运的竞争

绵阳北站位于宝成铁路、成绵广高速公路、川陕公路等交通干线所构筑的交通走廊上,道路运输业发达,会对绵阳北站货运业务形成一定冲击。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造成中长途货源不断流失。

3.2.2其它拟建城市物流中心的竞争

《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指出建设四个城市物流节点,分别位于城市规划区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以道路运输为骨干运输方式。以上规划的四个物流节点,将会对绵阳北站向城市物流中心拓展形成竞争。

4绵阳北站的发展对策

4.1 “优势—机会”策略

4.1.1着力发展消费品物流业务。

随着皂角铺车站的建设,生产性物资将逐步退出绵阳北站,为消费品的仓储、装卸提供更丰富的设施设备资源。因此,综合考虑绵阳北站的地理位置优势、城市交通便利条件和设施设备优势,结合绵阳城市发展和货运站分工协作的机遇,可以考虑依托现有的货场,改造或提升传统货运设备设施,按照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要求,与绵阳城市物流的建设步伐相协调,向基本功能齐备的消费品物流中心发展。

4.1.2积极拓展消费品物流延伸服务。

绵阳北站周边有四个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聚集了大量的货运、货代、物流、商贸等企业。因此,基于车站周边客户群体的优势,绵阳北站可以考虑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按照经营业户的客观需求,在发展消费品物流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服务,提供货运业务受理、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咨询、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货物装载用具的回送服务,信息服务,集中采购服务、仓库托管、货场咨询、供应链管理服务等[5-6]。

4.2 “优势—威胁”策略:深入开展城区配送业务。

与绵阳市其它拟建城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相比,绵阳北站位于规划城区中央地带,路网通达性良好,辐射半径能够很均匀的覆盖整个绵阳城区。因此,为应对其它物流中心的竞争,以着力发展消费品物流业务为前提,绵阳北站可以在现有配送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城区配送业务,将生活消费品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逐步与零售经营相结合,提高反应能力,重点突出位于城区中心地带的配送优势。

4.3 “劣势—机会”策略

4.3.1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服务供应链[7]。绵阳北站在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过程中,可以考虑由铁路多经公司出资并引入社会资金,作为公司发起人之一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来提供物流服务,并参与物流公司的经营,采用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

同时,公司应当作为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的实体,具有人事权、物支配权和经营决策权,能够依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根据物流量的大小、物流作业种类、运输距离的远近、货主的运输时间要求以及货主愿意支付价格,按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原则,灵活地采取相应的运营模式[5]。

4.3.2提高既有货运设施设备技术水平,重点建设生活消费品专业性货场。

根据车站周边市场客户的仓储需求和位于规划城区中央的优势,可以考虑在生产物资作业量减少后,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整合库房资源,拓展仓储业务,使运输、仓储、配送相结合,以满足大量快速消费品货主的短期存贮需求。

4.3.3加强车站职工物流意识的培养。

作为传统的铁路运输生产基层单位,绵阳北站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关键要建立物流决策、物流实施和物流市场开拓三个层面上的人才队伍。通过对领导层、作业层和开发层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逐步实现人才的转化,并形成一个人才循环流动体系。因此,需要加大现有职工培训力度,积极营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围和机制,建设好物流职业团队[4]。

4.3.4扩大汽车运输队规模,实现与城市物流系统的衔接。

国外的物流实践中,法国的多式运输站(配送中心),德国的货物集散中心或货运中心要求至少联结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8]。根据绵阳市城市交通的特点,绵阳北站需要从两个层面扩大汽车运输队规模,以实现与绵阳市城市道路运输系统的衔接。

首先,扩大重型汽车的规模,实现与皂角铺车站的实体连接和对集装化运输的有效衔接;其次,扩大小型货车的规模,为客户的提供上门取货、送货服务,为配送体系的完善奠定物质设备基础。

4.4 “劣势—威胁”策略:加速向城市物流信息中心拓展。

绵阳北站周边聚集了大量的货代公司,但车站与城市物流信息的衔接方式依旧滞后。加速向参数物流信息中心拓展,需要实现客户关系管理、车站内部管理两方面的物流信息化,具体表现为衔接铁路物流信息与城市物流信息的车站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软件结构应包括车站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完成物流活动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数据库、模型库、操作系统、通信协议和应用程序等,硬件结构则包括相应软件的载体(如通信设施与计算机硬件) [9] 。

通过信息平台,以互联网、短息、广播、广告等多种形式,整合铁路系统内部以及车站吸引区内的物流信息,实现路内、路外物流信息的相互交换,强化物流活动与经济活动的集聚。

5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绵阳北站在向现代城市物流中心拓展的过程中,拥有铁路运输的传统优势与劣势,面临着城市扩容、车站分工等机会,但也面对着道路运输竞争、其它物流站点竞争等挑战。因此,在向现代城市物流中心拓展的过程中,整合物流组织是关键,应充分发挥绵阳车站的地理位置优势与经营业户聚集优势,加快货运作业设备的更新和仓储设施的完善,加快与城市物流体系的实体衔接与信息衔接,培养物流决策、物流实施和物流市场开拓三个层面上的物流人才队伍,体现出绵阳北站在绵阳城市物流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使车站向城市物流中心转变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宋丽霞.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J].物流科技.2005,28(10):11-13.

[2]张曙.合资铁路货运营销战略的SWOT分析[J].中国铁路.2006,(6):42-45.

[3]涂学进.铁路货运站向现代物流转化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26(7):24-26.

[4]程清波,陈治亚,孙春峰,吴琼.铁路货运站场向铁路物流中心转型的探讨[J].铁道货运.2007,(4):7-8,37.

[5]何兴国,朱健梅.基于铁路货运站的物流中心运营模式的探讨[J].铁道经济研究.2004,(1):42-44.

[6]俞文锦,刘凯.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中心的模式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25(5):3-5.

[7]骆温平.第三方物流理论、操作与案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15.

[8]刘健平.峨眉车务段物流系统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10).

[9]李冰.铁路货运站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5):25-26.

猜你喜欢
铁路货运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特性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