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理想的数学课堂

2009-06-21 01:48杜玉静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预设合作学习

杜玉静

[摘要] 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理想的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合作学习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我们的课堂出现了诸多可喜的变化:课堂变“活”了,教学氛围越来越开放了……所有这些固然令我们感到欣喜,但是欣喜的同时,也有隐约的担忧:这些变化,使得我们的一些数学课“变味”了。一些教师只顾追求课堂气氛表面形式的热闹,追求学生浅层次的愉悦体验,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所有的这些给人的感觉似乎就像是在演戏。如何在保持现有课堂特色的同时,增加数学课的“数学味”呢?

一、预设要为生成留足空间

新课程把生成看作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这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重复走向创造的超越。因此,一节课如果没有预设,课堂就会杂乱无序;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硬的操练。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知识的挑战性,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几种不同的方案,使预设留有更大的自由度,为生成留足空间。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的火花才会不断出现,而这些火花正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生成。例如,一位教师执教“通分”时,首先,他出示这样的一条信息:“五(1)班和五(2)班人数相同,五(1)班有3/4的同学喜欢数学,五(2)班有5/6的同学喜欢数学。”通过这条信息,你想了解什么?当学生说出想了解究竟哪个班喜欢数学的同学多时,老师要求学生先进行讨论如何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然后,全班交流、反馈。这时,可以发现在学生的发言、演示之中,灵动、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令听课教师叹为观止。方法一,是通过在练习本上画线段,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出分数,再从中比较出大小的;方法二,是在以前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方法的基础上,想到了把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方法三,学生想法恰好与前者相反,而是将它们的分子化成相同的数后再进行比较……在这些方法中,让学生选择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学生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理越辩越明,最后,学生一致同意方法二最好。

预设给生成留足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知识传授为价值取向的教学预设,它不是一种制造标准的、统一的教学产品的预设,而是一种饱含丰富的生成性,促成多样性与创造性地与预设。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正享受到数学学习的愉快,不断演绎着课堂的精彩。

二、妥善处理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学习,而应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不能把合作学习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合作学习中,尖子生发言的机会较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教师上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学困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管新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只关注和做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本身。因此,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使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在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教师在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善于将“新理念”与旧经验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反馈交流中,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合作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同时,也要求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合作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特别注意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观点、方法进行“挑刺”,从而提高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独立钻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最好体现。

三、数学学习要与生活接轨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教师努力将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比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一位教师充分运用体验型的活动方式,把抽象的“比”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实践操作(配制饮料)和可以具体体验(品尝味道)的数学事实,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学生品尝出味道最好的饮料配方是:纯净水的数量是苹果汁的2倍,或苹果汁是纯净水的1/2时,教师即刻提问2倍和1/2是通过怎样的计算得到的,学生回答用除法计算。经过有目的地对话,促使学生有效地建构起从饮料配制中的“倍数”(分数)到“除法”再到“比”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总中总结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并让学生轻松地掌握配方中的“比”所表示的意义。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如“生活中还有哪些比”等,这些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为学生内化新知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比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木工师傅帮同学们修理课桌椅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后,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定要注意将学习生活化,做到随时随地学会应用;而一个善教的教师,更应该注意将课堂教学与生活接轨。

总之,数学课堂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刻板的解题训练,而应该是思维的碰撞,是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只有构建理想的数学课堂,我们才能引领学生遨游在数学的海洋中,真正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数学之趣,领略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有意义的活动。

参与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2008,(4).

[2]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吕世虎.走进市试验区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1.

[4]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预设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