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坚力量

2009-06-29 05:25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6期
关键词:中国书画吴昌硕张大

拂 晓 李 菲

鸟语花香作为大自然中美的对象,早在上古三代、《诗经》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绘事之妙,亦相继寓兴于此,与诗人相为表里。据文献记载,六朝时的顾景秀、刘胤祖皆精于蝉雀。笔迹谨细、赋彩新丽、形象微妙,是花鸟画之蓓蕾初萌。至唐代(公元618~907年)薛稷的画稿、冯绍正的画鸡、姜皎的画鹰,均有名于时,大略以工笔设色的画法写生。中唐以后,花鸟画正式独立成科,可以作为标志的便是边鸾、于锡和梁广等一大批花鸟画家的涌现。其中边鸾的成就最高,他长于写生,画法工笔重彩,笔迹轻灵、色彩鲜明、形象生动逼真。中国花鸟画的传承,以及工笔设色的技法,到边鸾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

在艺术品市场上,花鸟画题材的价格要低于山水类和人物类作品,以齐白石为例,他是一位以花鸟画著称的绘画大师,尤精贝叶草虫。但是在齐白石的作品中仍以山水画的价格最高,人物画次之,花鸟画第三,其市场的价格脉络相当清晰。从市场行情看,名家的花鸟画也颇受海内外藏家的青睐。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干、潘天寿的作品价格最高,为市场上第一层次,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是市场的抢手货。

像齐白石的虾,在国内拍卖市场上刚刚兴起之时,一只虾卖到1万元,而2002年中国嘉德春拍会上,一只虾竟拍至3万元,令人惊讶不已。

头等阵营

在花鸟画前10位价格拍卖排行榜中,大多被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囊括,而王林旭的《和平万年》尽管以1500万港元占据第二,但王林旭这个作品价格并没有代表性,属于人为炒作而已,现各大拍卖行根本看不到王林旭的作品及固定的价格。

吴昌硕的花鸟作品过去一直不理想,作品大都在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之间徘徊。到2004年吴昌硕的作品开始大幅飙升,在2004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他的《花卉12屏风》被拍至1650万元,不仅创造了吴昌硕作品的市场最高价,而且跻身于现代名家成交排行榜之中。因此,吴昌硕的作品基本与张大干、齐白石、潘天寿并驾齐驱,未来这一层面的画家将继续成为拍卖场上的热门人物。

第二梯队

处在第二层次的画家有高剑父、陈树人、赵少昂、于非厂、谢稚柳、李苦祥、唐云、陈佩秋等,他们的大幅精品和代表作—般在10万元以上。

陈佩秋作为在世女画家,其作品颇受海内外藏家的关注,并屡屡创下佳绩,2001年上海敬华首拍会上,她的一幅《翠峰古寺》尺幅只有4平方尺,结果以11万元拍出。在2001年上海朵云轩拍卖会上,她的《鹭鹭覆荫》以14.3万元成交。

张大壮(1903—1980年)是现代海上派著名的花鸟画家,被人称为“现代恽南田”。原名养初,后改号养庐,别署富春江人,浙江杭州人。张大壮自幼喜爱丹青,花卉受业于山阴李汉清,山水见习于杭州汪洛年。16岁进商务印书馆任美工,19岁时已崭露头角。后被大收藏家庞菜臣赏识,聘其入“虚斋”管理书画,得以饱览无数宋、元、明、清诸家的真迹,心领手追,勤学苦练,渐入堂奥,获其真谛,画艺大进。20世纪40年代,他与唐云、江寒汀、陆抑非一起被称为“海上四大花旦”。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第一批画师。

20世纪50年代后张大壮专攻蔬果、鳞介。期间他深入市场,细心观祭,反复进行实物写生,蔬菜、鱼虾、瓜果、贝类无不涉及,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淋漓尽致。尤难能可贵的是他笔下的花马题材相当广泛,许多题材自古以来画家不敢涉及,但在张大壮的笔下,却是雅俗共赏。如胖头鱼、带鱼、黄鱼、蛤蜊、西瓜、西红柿、蚕豆、包心菜等等。

张大壮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拍卖市场,但价格不高。1993年朵云轩首届拍卖会上曾推出张大壮早年精心之作《玉树文禽图》,以2.2万元成交。1995年他的《蒲塘静趣》成扇在苏富比拍卖中曾创下6.32万港元的好成绩。

现在张大壮的作品大多在1—3万元,价格偏低。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张大壮作品大多为小品或是小幅作品。但藏界对张大壮的作品颇为看好,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作为广大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应重点关注“张大壮”这一层面的画家,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此外,在今年4月28日,中国美术馆开幕的“时代华章——田雨霖艺术展”,共展出了国画大家田雨霖近20年所创作的花鸟画和山水画。田雨霖师从齐白石、陈半丁、王雪涛,曾在日本、加拿大和台湾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画集。

田雨霖在上世纪80年代游学西方,参同画理,致力求新求变,在花鸟画中植入西方绘画元素,大胆夸张物象和色彩。其画在藏露之间虽仍见传统写意的笔法,但气格开朗,意象鲜活,“已成一家之风范”。2004年,北京瀚海拍卖公司曾拍卖了一幅他的《万紫千红》,创下当代花鸟画187万元的拍卖纪录。2007年,他曾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作品《祥瑞图》。

危机中拍卖场的信心与核心

香港苏富比2009春拍的中国书画专场以1.3亿港元的总价落槌,包括“撷芳迭彩——香港苏富比35年书画精选”、“重要私人收藏齐白石精品”等世纪名家佳作共计250件等重要拍品,竞逐激烈。1.29亿港元的成交额更是超预先估价近一倍,总成交率按总成交金额也达到95.5%,再次证明中国书画精品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稳定性。

如果不把香港苏富比的此次春拍作为一个个案来研究,而是当成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一个重要看点,在分析了国内十大拍卖行已经进行或即将进行的春拍及其结构来看,最值得关注、最有意义的亮点当属中国书画。2006—2007年中国书画行情的调整,在进入2008年后逐步进入底部,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这种迹象非常明显。近现代书画大家、巨匠及大师的精品力作,是人们不断关注与追逐的对象。古代书画的经典名作,更是表现坚挺,让人充分体验到了一种经典的文化力量。中国书画的不俗表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走向低迷的关口,给人们一种惊喜与信心上的支撑。

猜你喜欢
中国书画吴昌硕张大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画选
常州留青竹刻中的“黑白灰”研究
张大勤
用劲刻
岳世清作品选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超级健忘症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