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房市、股市

2009-06-29 05:25谢百三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中城市新股牛市

谢百三

(一)我们正面临着从未见过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股市在涨,房市也跃跃欲涨,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弥漫着几分激动与躁动的气氛。

中国经济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带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征,即总体上走向市场经济。但在重大转折关头,不免市场、行政命令,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一起上。结果,作用大,见效快,但企业也往往被弄得七上八下。

去年,我们几千万股民投资者一起尝试了超严厉超紧缩货币政策下的宏观调控下的熊市苦难,股市从6124点,到1660点,用一年时间走完了日本从1990年到2002年的12年大跌的路。很多股票跌去一半多,甚至90%。

笔者一直认为:海外,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出口锐减是原因一,而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政策调控过紧,特别是额度制的货币政策。它本来属于“窗口指导”性质,结果却成了“枷锁”。奥运会前,很多企业还在囤积原材料,一开完奥运会,全国没了市场需求,钢铁、石油、铜都大跌一场。

而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市场似乎被加以强制行政方式地放贷货币,2007年全年货币投放5万亿,今年—季度投放4.58万亿。4月份又投放6千亿,估计全年8万亿很难打住。

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我们遇到这种超强宽松之货币政策。它支持了4万亿投资,支持了股市大涨40%,支持了房市,并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希望,但这么汹涌澎湃的现金流会造成通胀等其他副作用吗?

(二)股市呈牛市状,牛市如何演绎

从5月7日的调查看,40多家机构无一看空股市,深沪两市明显呈牛市强势特征。这种情况从1660点以来,经过一波波上涨、下调、再上涨、再下调,渐渐地不下调了。新股早已审过好多家,如光大银行等大盘,及创业板的t400多家,但一看到你要跑,想不做了,立即宣布没有发新股打算。这是唯一可以改变股市勒迹的举措,但就是不发。市场机构也似乎达成了默契,“抓大放小”,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就是不炒,以免大盘炒高了,发新股。现在看来,如果注意节奏,发得少些,市场在超强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仍然可能维持牛市状态。

(三)各地房地产明降暗升,居民压力很大

突然涌来的大量货币,主要是贷给上市公司、国企和有信誉的好企业(很多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依然贷款极难),因此,很多企业家依然觉得压力很大,但看各家企业又都在转,饭店依然天天爆满。中国经济在未充分调整到位的情况下,被强大的宽松货币政策拉了回来。

巨大的现金流肯定有相当—部分通过企业流入了股市。实业太难,股市几天—个涨停。资金在目前这种98%商品供过于求时期,首先一定先进资本市场。股市进完后,极可能再进房市。现在,全国各省会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在当地政府呵护、抢救下,已基本稳住,并呈上涨状。上海一些地方,3万/平方米、3.5万/平方米、4万/平方米的房子又出现了,而且动辄就是200~250平方米,北京也基本停止下跌。

大中城市房地产是有刚性需求的。几个月一过,房地产供过于求局面就会改变。加之超强宽松货币政策,旁地产市场极可能就此“止跌上涨”。

(四)担心:通胀——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下,超强宽松货币政策在2~3年后会否酿成一轮通胀。

猜你喜欢
大中城市新股牛市
基金明星化加剧
不妨以平常心来看待新股破发现象
牛市操作“五不宜”
利剑能否终止美股十年牛市
2017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
2016年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2016年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2016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新股破发是价值回归第一步
新股频频破发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