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化学教学工作

2009-06-29 02:39钟庆华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实验

钟庆华

摘要:根据本人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多位名师的见解,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应当注意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心理特点、理论课堂、实验、课后学习

在对自己十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反思中,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做好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应该从初中生的化学心理特点、理论课堂、实验课堂以及课后学习这四个方面入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形成新技能时,如果有一个积极的心理,其接收的效率将高出不健康的心理许多倍。因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和自觉习惯。1、自卑心理是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和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多进行肯定表扬,学生学习不好时,教师应主动与其分析原因,尽量少批评学生,更不能指责学生,损伤学习的自尊心。对于存有心理障碍学生更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启动他们内在动力机制。对自认为自己学不好化学的同学,老师要善于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这些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感觉自己和别人一样,甚至可以在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让学生感觉到“我比别人更行”,从而逐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渐渐培养自信心。2、在初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偏重化学结果而忽视化学过程的倾向。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直观、鲜明和生动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稳定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同时,直观、鲜明和生动的实验现象不但能帮助他们接受和理解化学知识,还能促进他们获取和灵活应用化学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到“课课有收获”的情绪体验,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也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有效途径,通过对生活中有关问题的化学探究,培养学生“猎奇”心理,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白,“过程”也比较重要的道理。以上是我对初中生在学习中常见的两种障碍心理的的应对方案。

理论课堂现在仍是主要的教学通道。所以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重视课堂导入。教师能否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变化,如钢铁锈蚀。扇子扇蜡烛熄灭,而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等现象,然后提出相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课堂的学习气氛就比较浓,注意力也很集中。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还可以精心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梯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引导学生时时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再次,重视锤炼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幽默风趣,逻辑严密,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进而打动学生的心。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中既要注意准确性、又要使其富于艺术性、要有感召力,有激情,有鼓动性。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教师有责任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让学生愉快的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科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与之对应的学习是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归结于问题。学生通过搜集、查阅大量的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试验……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将问题解决。可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它,激励他们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发现新的规律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应当加强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土洋结合”,充分利用实验代用品开展实验课,这样不仅能获得多种多样的实验材料,充实我们自己的实验室,而且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另外,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也可以对实验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多媒体技术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课堂教学固然是教学的主阵地,但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后的练习和实践则是最好的补充。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13个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一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初中生的化学心理特点、理论课堂、实验课堂以及课后学习这四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当在这四方面着手,下足苦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坏境。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驻藏官兵睡眠的认知心理特点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实验流体力学》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