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影响

2009-06-29 02:39李海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

李海林

【摘要】:网络把世界缩小到显示器那么大,芸芸众生集合在十几英寸的小天地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文章就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网络语言;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网络词汇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预言过“地球村”的到来,而现在这一预言通过电脑和互联网成为了现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上网不仅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口语表达方式,更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语言。

近年来,网络语言更是从网上直接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常用的口头用语,如网民、网恋、网友、黑客、恐龙、青蛙等等。而且这些语言也已经逐渐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成为当今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常用的网络词汇

据统计,网络语言的来源约有三类:

1、创造新词,以计算机专业术语为代表的一系列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新生词汇不断产生,如鼠标、宽带、互联网、浏览器、内存、上传、下载、点击等等,而这其中的很多词汇在出现之后被拓展出很多层意思。

2、旧词赋新义:网络语言中很多词汇原本在汉语当中就有,但是网民们在使用时又创新的赋予了这些词语新的定义,从最早的青蛙(形容长相丑陋的男性)、恐龙(形容长相丑陋的女性)到现在很流行的山寨(模仿)、灌水(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意义不大的文字)、顶(支持)等等,像这些词汇原本汉语中早已存在,但是在网络中它已经产生了迥然不同的意思。

3、外来词汇,多是对英文单词的直接引用,如BBS、QQ、MSN、E—mail等,这些词汇与网民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和习惯。成为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词语已经频繁的出现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些在广播电视中也能常听到的网络词汇:

晕——看不懂、不明白;MM(美眉)——女孩子;GG——男孩子;养眼——好看;爱老虎油——我爱你;月光族——每月都将薪水花光的人;PS——photoshop,一种著名的图形处理工具的缩写或者说是Playstation,Sony出产的一款著名游戏机种的缩写;吐血——形容心情郁闷;爆料——公布惊人的消息;我倒——表示佩服,出乎意料;菜鸟——新手;有型——有派头;型男——模特身材的男人,也有型女的说法;暴笑——巨大笑声;猫——modem,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的东西);达人——高人,很厉害的人;驴友——旅游者;闪客——制作flash的人;黑名单——BBS中被封杀的ID等等。

相信以上这些词汇现在大家已经经常在广播电视节目听到,比如在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或者嘉宾经常会说“非常有型”、“狂晕”、“爆料一下”、“超养眼的美眉”、“巨好笑的事情”这类型的词汇,也可以看到《点击时讯》、《新闻界面》、《快乐达人》等将网络语言与传统词汇相结合的广播电视节目名称。甚至在很多书刊杂志上,这样的网络语言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主要面向年轻受众的广播电视节目与书刊杂志中,网络词汇的运用更是屡见不鲜。

二、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影响

网络语言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广泛运用引发了很多业界人士和语言学家的讨论和思考。它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而这些影响是对广播电视口语表达的丰富与促进,还是对它的破坏与扼杀?

我个人认为其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广泛运用自然有好的、值得肯定的一面。

第一,网络语言拓宽了广播电视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使其进行语言表述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可选择更多的词汇更丰富地表达意思,被选择的词汇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新鲜性。

第二,使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习惯更贴近于大众。我们知道,参与网络活动的人群以青少年为主,由此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有学生、教师、工程师、公司职员、医生和商人,有青年人,也有中年人和老年人,他们绝大多数在参与网络活动的同时,又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

作为传播先锋的广播电视媒体,吸纳一些来自与大众的生活化语言不仅是语言向前发展的标志之一,更让媒体的语言宣传与传播更加贴近大众,从而拉近媒体与大众的关系。

第三,使广播电视口语表达更为简洁。网络语言产生于方便快捷、瞬息万变的网络上,网民们在交谈时都希望用最简单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意思,速度直接影响着交谈的质量。所以语言简洁对于网络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网络语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反观现实世界,生活与工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与网络语言的传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趋向于选择更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当网络中出现了这样简洁明了的语言,便被网民们直接用于生活之中,进而不可抑制的引入到了广播电视领域,让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也更为简洁明了。

当然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目前尚没有任何规范可言,也完全没有发展成熟,而这样不成熟的事物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自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1.随意性。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事物,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加之网络世界的交际不用见面、不用表明现实身份,不用过多顾忌听者的感受,可以直言不讳,毫无顾忌的说自己想说的任何话,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于是我们在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自由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可怕的粗言秽语在网络中横行,这一习气甚至已经对广播电视媒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比如网络上恶搞的现象现在在电视中也开始出现,电视综艺节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嘉宾被恶整的现象,语言暴力的现象也开始从网上辐射到了广播电视的口语表达中,有的甚至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样的随意性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出现是不利的,也需要我们采取一定手段加以约束和正确引导。

2.夸张性。在网络世界的交谈是虚拟的,没有声音、形象这些辅助的表现符号,单纯靠文字的交流进行。所以网络语言必然是直白、夸张的。它一方面表现在网民们在网上发表观点和讨论时,大多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心态,故言辞激烈、表述夸张,而且极易偏激。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生活于网络中的人们大多卸去了生活中的一切顾虑,可以将自己任何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而这些又多半是人们的性格阴暗面,所以语言习惯也与生活中的表达习惯迥然不同,人们习惯用夸张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而将网络生活作为自己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生活中也更乐于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这也导致生活语言和广播电视媒体中的语言也开始有了直白、夸张的特点。但这其中某些过于直白、露骨的语言放在传媒中使用,显然有些过火,破坏了广播电视的语言环境。如上些不健康的词汇出现在广播电视的口语表达中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在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我们应当善用网络语言

目前,网络语言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广泛使用,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它的泛滥会影响人们正规语言的使用,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口语表达的进步,应该支持和鼓励。在我看来,网络语言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一味的遏制和反对不会阻止它的广泛运用。

撇开其他的条件不说,单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这种现象其实很正常。因为语言不是试管里的试剂,而是汪洋大海,汪洋大海并不纯洁,有泥有沙,也有龙有鱼,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可能妨害语言的交际职能。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对传统媒体、传统语言习惯的巨大影响,恰恰说明我们国家在发展、在开放。它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语言相互渗透,这样的话才能使整个时代的语言丰富多彩,具有生命力。网络语言兴起的时间毕竟还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所以在广播电视口语表达中我们应当善用网络语言,将其作为我们媒体语言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使其中精辟的部分在广播电视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3]、王婷婷、黄铁流:《网络语言的成因及语言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8)。

[4]、王建文:《网络语言的现状、分类、流行及发展趋势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7,(9)。

[5]、钟吉娅:《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
浅析网络语言变体的特点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概念整合视角下网络语言形成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