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对策浅析

2009-06-30 08:09
关键词:供水管原水保障体系

杨 斌

摘要:为实现高港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总体目标,确保饮水安全供给稳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长江水源,强化水厂常规处理,积极实施给水厂深度处理,更新和改造区域供水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管理新机制,建立健全区域供水监控体系。

关键词: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对策

0引言

高港区位于泰州市区南部,由于自来水水质等原因,高港区2004年实施长江水源自来水达镇(街)管道工程,2006年9月建成运行。全区供水管网和长江水源自来水综合普及率均达到95%以上,平均日供水量3万吨,自来水的水量、水质和水压良好。2007年初,经高港区政府批准,高港自来水公司获得除永安洲镇以外区域的区域供水特许经营权。

1高港区实施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方案

根据高港区供水水源、水处理工艺和管网系统现状,我们提出高港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安全饮水供给体系:建立安全饮水评价体系;建立安全供水应急机制。基于此,我们认为构建高港区饮水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主要对策与措施是:采用长江水源,强化给水厂常规处理,积极实施给水厂深度处理,更新和改造区域供水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供水管理新机制,建立健全供水监控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落实对策和措施,高港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在供水安全可靠性方面要实现四个提升:一是在过程控制上,从原来的管理出厂水、管网水水质提升到从源头到百姓龙头每个环节的管理:二是在水处理工艺上,从原来水厂常规处理提升到强化水厂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并举:三是在水质管理上,从原来的水质静态管理提升到水质动态管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供水水质模型;四是在供水格局实现一体化区域供水。

1.1确保原水水质。高港区已在2006年实现全境饮用长江水源自来水。

1.2强化常规处理、增加深度处理工艺。高港区2007年初实现区域供水,高港自来水公司获得除永安洲镇以外区域的特许经营权。高港自来水公司现有净水能力7万吨/日,净水工艺为原水经澄清、过滤、消毒环节,形成成品自来水。应该说工艺成熟,适合长江水系。今后,高港自来水公司应根据长江原水水质的变化,对长江原水净水工艺改造作进一步探索,特别要针对夏季“高温高浊”、冬季“低温低浊”水质情况,开展粉末活性炭在长江原水中的试验研究。

1.2.1通过臭氧预氧化、活性炭一双层砂滤池,解决原水氨、氮、铁、锰、酚等成份含量时有偏高问题,并改善出厂水的臭和味。

1.2.2应用新型混凝剂聚硅硫酸铝。聚硅硫酸铝是由聚硅酸与金属铝盐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絮凝剂,具有吸附架桥和电中和等性能,能适应不同的水质和气候条件,且水中残余的铝含量可大大降低。聚硅硫酸铝絮凝效果受低温影响小,净水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铝,节约矾剂20%~50%。结成的矾花大而实,沉降速度快,能提高澄清设备的产水量15%左右。

注重解决在冬季水温较低时硫酸铝混凝效果不佳,跑矾问题,努力降低水中铝离子的投加量,提高出水水质。

1.2.3储备技术。根据高港区规划供水水质要求和原水水质条件,开展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如增加超滤和纳滤环节在处理长江不同季节原水中的应用研究:新的消毒方式如多点投加氯及管网远点加氯等,在保证消毒效果前提下,尽量减少加氯量,降低消毒副产物及氯的臭和味;开发和选用新消毒剂等,进行技术储备,尤其是进一步提高长江原水自来水水质的技术积累。

1.3改造供水管网。供水管网改造的目标是确保供水水质、降低管网漏失率,力求做到经济、合理,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

1.3.1管网更新与改造。管网更新改造应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敷设的管道采用抗腐蚀材料或防腐性能好的产品,新管材尽量采用球墨铸铁管。

管网改造实施原则:管网改造与城市和地方规划相结合:管网改造与降低漏损和爆管相结合;管网改造与提高水质相结合:管网改造与优化供水调度和主干管布置相结合。

逐步建立管网监测系统和管网GIS系统,完善供水区域间管网调水能力。

1.3.2建立供水管网爆管事故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高港区供水管网爆裂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网中管道部分老化,以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U-PVC塑料管为主要管道材料的管道质量较差,管道耐压和耐冲击性能差,是高港区供水管网与发达地区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根本问题;二是科学管理水平和手段比较落后,缺乏预防爆管事故的主动条件和快速反应及处理能力,容易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财产损失,影响市民生活和地区安全。

研究应用供水管网GIS系统和管网运行计算机动态模拟软件,建立以运行安全保障为目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管网漏水和爆裂事故数据及因素分析,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和建设方案:建立管网漏水监测系统,实时反映管网漏水状态,调研和选用适合高港地方特点和需求的管网漏水状态,调研和选用适合高港地方特点和需求的管网漏水和事故监测仪器设备,健全SCADA实时监测系统,制定事故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理预案;实现管网安全运行调度和安全运行。通过应用研究成果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爆管事故发生率:逐年更新改造管网材料,提高管网抗御灾害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管网爆管事故隐患。

1.4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与管理改善二次供水设施,显著提高居民供水龙头水质。一是改造供水设施;二是改变目前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机制,实现水公司管理供水到用户,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对小区二次供水系统中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进行改造,采用防腐处理,使用不锈钢、环氧树指等材质;立管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更换管道和清管涂膜。清管涂膜就是对原有室内立管采用研磨去垢、清洗、涂衬、通水冲洗、消毒等步骤,确保供水水质经过住宅立管不发生变化。从1998年开始,新建住宅自来水管材不再使用镀锌管,对之前使用的镀锌管,逐步采用塑料管、复合管材或其它抗腐蚀管材以及清管涂膜等进行改造,杜绝二次污染源。

1.5加强水质监管目前,高港自来水公司仍然采用人工操作,化验出厂水浊度和余氯。已远远落后于浊度、余氯在线仪表监测,联网传送至监控中心水质化验控制系统。所以一旦管网水质运行、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往往错过分析、调查的最好时机。化验检验方式存在滞后反映、滞后分析、滞后预防、滞后应急等严重问题。为切实水质监管,高港自来水公司应着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5.1建立水质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对净水厂原水处理工艺的过程水、出厂水、泵站及刁铺、许庄、野徐、白马、田河等地区供水代表点的水质作24h连续监测,将各水厂、泵站的生产运行状况和数据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公司,为有关部门了解生产状况,进行生产运行决策提供第一手依据。充分发挥系统监测预警及诊断功能,建立一套令人信服的净水处理控制品质保证制度,确保供水的安全、稳定。

1.5.2建立供水自动化调度系统。建立管网水质模型,监督从原水到龙头整个净水过程的水质变化,进行动态水质控制,实现自来水从源头到用户龙头的统一管理,提高供水企业水质管理水平。

2结语

为实现高港区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总体目标,确保饮用水供给安全稳定,应积极实施给水厂深度处理,更新和改造供水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管理新机制,建立健全区域供水监控体系。

猜你喜欢
供水管原水保障体系
二次供水管道漏损预警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原水加氯系统分析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用EPANET确定供水管网的最不利配水点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