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2009-07-06 03:54刘志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创新

刘志华

【摘要】本文论述了创新与创新能力的涵义,分析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主要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建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培养体系,应努力改进现有教育方法,注重实践教育,注重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对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已引起足够重视,但还存在着一系列影响因素,本文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涵义

1、关于“创新”

对于“创新”这一概念,目前人们在应用中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不同的人、不同场合,已出现多重涵义。经济学家说到“创新”,是指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经济型活动,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应用过程,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政治家讲“创新”,则更多指向精神的,宏观层面的含义,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家谈“创新”,往往是指发现新现象、新机理,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一般社会公众所理解的“创新”,是一个融合上述几种意思的较为宽泛的概念。

综上所述,通过对原有事物的研究,应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的研究,经过改进、重组、整合和提升,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事物或理论,这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2、关于“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与“创新”这一概念紧密相关的。有研究者认为,创新能力是指对事物(包括自然界、社会及人本身等)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知识和新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这是创新本质力量之所在。创新能力,有先天性的因素,但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是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是人们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因素、智力因素和个性品质因素。但创新能力并不等于这三个要素的简单相加,它是以一个要素为核心的、多维的、多层次的动态综合系统。在这个体系中,知识、经验是基础,智力是核心,个性品质对创新活动的认识过程起着激励和保证作用。

二、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制约因素

1、大学尚未建构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成的培养机制

钱学森和丘成桐两位科学大师对我国大学存在问题提出了尖锐批评:“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大学要在办学理念上深刻反思。大学理念是学校的核心价值,它在根本上表示这个学校的使命和战略: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然而,我国的大学几乎是千校一面。据调研统计,全国256所重要大学的校训,有68所含有“勤奋”,65所有“求实”,59所含“创新”,49所含“团队”,192所都是四词八字的统一模式。从办学理念、目标,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个性、特色极为罕见。缺乏多样性、多元化的大学生态,这本身就是缺乏创新力的表现。以这样的理念办学,还怎么能办成创新特色的学校,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呢?

2、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在教育质量观上,往往只把受教育者获得书本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杨振宁教授对此提出了批评,指出它虽“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打下扎实根基,但是相对说来在进行科学创新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而这种教育质量观必然会导致这样一种考试制度: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单科独立考试,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结合,考试题目也主要是客观复习性的、判断性的,很少甚至没有主观评价性的和创造性的题目,从而导致学生孤立地学习单一学科,死记硬背课程内容,不注意融会贯通,思维不活跃,培养的是理解力和记忆力而不是创造力。过分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这一套,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成了教师在有意无意地按照自己的成才模式去“复制”学生,按生物学的话说就是在“克隆”自己,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培养,甚至受到压抑、遭到扼杀。我们国家的学生在校考试成绩不比国外的学生差,但毕业后除少数人外,多数人的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发达国家学生。

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指标缺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制度。当前对学生的综合评定是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来进行,在这个体系中,创新能力应属于智力方面的要素,而大学生智力要素的考察评价却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又是来自于书本知识记忆程度的考察,它更多的是学习态度的体现,不能反映学生实际的智力水平和创造能力。专业论文是反映大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项目,撰写论文过程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学生们在未来知识积累足够时可以做出重大创造的必要前提。目前,大多数本科生除了毕业论文外没有任何作品,学校也不作要求。如此的评价制度淡化了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利于激发学生应有的参加科研的热情。

3、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大学素质教育能否贯彻落实。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

从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来看,在教育思想方面仍然是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占主导地位,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目前,不少高校教师都存在知识趋于陈旧,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不强,不能掌握本专业前沿性知识的问题。在教学方法方面,仍然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单向的知识传递模式,很少能采用诸如参与法、探究法、讨论法、设计法、发现问题法和自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自由想象、自由研究、自由提问、发表独到见解的空间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些均不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投入不足

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的支撑。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增加图书资料、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善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等都需要有资金的投入,而目前各级各类高校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还远远赶不上形势的发展,在很多高校出现了图书资料老化甚至缺乏,教学实验设备陈旧落后、教师在国内外的进修提高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往往因经费缺乏而难以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也形同虚设。有些高校没有固定的教师来指导大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或有教师指导,而因为要完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难分出精力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提高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对策、措施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的高等学校应当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思想的有效途径。

1、高校应从对国家负责的使命高度认识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重要性

大学实力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实力的竞争。谁拥有高水平大学谁就拥有国家竞争力,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所在。大学是什么?大学是最不能仅仅代表自己且与国家利益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类组织,大学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梦想和希望。大学密集生产科技知识和集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组织属性,使之成为成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之中的脊梁,培养科学创新人才的高地。大学应主动地改造和重构有利于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并把所有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责任担当上,放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承担上,而不是一味要求国家关照并责怪政府关照不够。大学必须站在国家利益和国际竞争力环境的大背景下,从对国家负责这样一个使命和战略高度,去认识并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只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教学层面东修西补,不会有真正直击陈旧人才培养体系要害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也会落空。

2、高校应建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培养体系

大学尤其是大学领导人必须认识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是大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大学专业设置偏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人文精神偏弱等,这些均说明,几十年一贯制的旧人才培养体系尚未打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尚未建立。

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各类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对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改革。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改革,重基础,扩大知识面;注重文化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改变了单一的培养模式;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了人的个性培养和发展。由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更为企业看好的是人才的复合性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不断深化,才能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达到了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不断扩展及综合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而改变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多样性的。区域性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势必对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空间。因此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创新的过程。

3、高校应努力改进现有教育方法,注重实践教育

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品德、法制意识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着手,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提倡诚信、诚意、诚实等理念;向学生提供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同时,宣传法律知识,把自己行为规范在法律和道德之下,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和智力成长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其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精神。要从知识、科技、文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结构;加强艺术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欣赏和鉴别能力。第三,开展各种学术讲座,以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学术讲座是高等学校学术交流的一种形式,专业性强,这种学术活动对学生开放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讲座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到研究全过程,拓展思路和思维方式。

实践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实践教育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是目前各校普遍采用的社会实践,二是实际能力的提高。这两者如能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能力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拓宽思路,培养具有遵纪守法、道德情操高尚和具有自律精神。此外可把实践基地作为学生长期联系的教育点,把基地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延伸同时也作为科技活动的实践基地,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一些生产实践中问题。这种实践活动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能力和创造欲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查阅参考文献和资料,使学生掌握理论、拓宽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4、高校应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要有创新的思想和掌握本学科最新成果的能力。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的思想;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当前国际国内研究的课题,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

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学校环境。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造力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应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积极强化;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参考文献】

[1]赵尚松.近年来“创新教育”研究综述[J].巢湖学院学报,2005(1).

[2]郭传杰.使创新成为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

[3]周铮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关系的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04(3).

[4]罗圣淮.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江西:南昌大学,2006.5.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创新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