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2009-07-06 03:54熊成军彭弟庆
科教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政治

熊成军 彭弟庆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化,以及高校学生工作的全面推进,高校的学生工作形势日益严峻。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对于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辅导员队伍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显示了辅导员队伍在高校人才培养,在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形成,在学生建立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也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的日常学生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更加的严峻。针对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辅导员职责不清,声望不高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因而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①而目前的现状是,在高校的工作中,辅导员仅仅扮演着着辅助性的工作角色。由于其工作性质的明确,导致其个人的发展定位也很不明确。很多辅导员仅仅是一味的扎堆于工作中,成了“见工作就做,接任务就干”的劳动者。此外,由于将过多的经历耗费在时间和精力上,辅导员们往往将自己的中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晾到一边。在很多高校学生的眼中,高校辅导员与学校的一般行政人员毫无差别,社会声望也不高。这一观念导致其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甚至难见成效。

1.2 队伍数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指示,高等学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专职辅导员比例配备至少不少于1:200的,还应确保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相当数量的专职辅导员。而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配备人数明显没有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一个辅导员往往要负责几百个学生,更有甚者,在某高校中出现过一个辅导员带三十八个班的情况。由于队伍数量的严重不足,致使辅导员很难从时间上、质量上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定位相当不明确。其上级领导往往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各项指标压在辅导员的头上。包括学校的学工处,校团委,以及院系里的很多工作均要求辅导员来完成,甚至可以说,凡是学生有关的事情辅导员都要去处理与协调。这使得辅导员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类似于“保姆”、“救火队员”等作用,也使得辅导员工作更加繁重。而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不仅学生工作质量的降低,而且也使其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

1.3 队伍结构失衡,专业训练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表现为,绝大多数辅导员为本校毕业的大学生,而有经验的老年或者中年的教师则相对匮乏。由于辅导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拥有各种知识背景的辅导员难以合理的配置。辅导员的男女比例问题也存在着瑕疵,在很多高校中,有的接近三分之二都是男教师,有的则三分之二是女教师,这对于有效的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其不利,另外也不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问题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些现状,正反应了当前辅导员队伍结构的严重失衡。但正如前文所述,辅导员数量少且工作任务繁重。此外,对自身的发展,辅导员也缺少长远规划,这使得让辅导员的专业训练成了一句空话,更谈不上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化和职业化了。

2 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2.1 全面提高素质自身素质

周济部长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一批好教师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必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来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对于现阶段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笔者认为,也应该着重从这些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政治性强要求辅导员全面提高自身思想素质,成为思想上的先进者,有坚定的信念与追求,与党的政策,方向,立场保持高度的一致。业务精要求辅导员在做好育人的基本工作前提下,要努力实现创新,寻找一种最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提高相关专业技术。纪律严就是要求有加强的组织纪律性,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模范遵守相关的岗位规定。最后就是作风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息息相关,朝夕相处,因而必须让学生有信服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而自身则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自身素质上全面提高。

2.2 完善辅导员的培训和培养工作

辅导员当前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治教育、以及相应的心理,就业指导等方面,此外还有部分涉及专业性和科学性很强的专业。所以,需要各高校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导员轮训工作,特别是举办像类似于教育部举办的5期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等。另外,高校也应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到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中来,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并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相关学科的学位。由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辅导员工作的中心任务,因而很有必要精选相当部分辅导员进行重点培养,特别是有志于长期从事大学生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并全方位的提高其学位层次和理论水平,推进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3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辅导员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其对工作的满意度。辅导员作为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群体,他们对物质和精神均具有内在需求,而作为高校管理者也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满足辅导员正常的利益需求。另外,笔者认为,应当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高校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对优秀的辅导员进行表彰,并纳入相应的表彰奖励的体系。对于辅导员的先进典型,还应该广泛的宣传其事迹,肯定其作出的贡献。②

当然,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将其摆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中来规划实施和推进。努力建设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充实思想教育内容,采用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开创高校辅导员建设的新局面。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②袁旭东.浅论当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2009.2.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还剩多少人?
“有为”也应“有位”
政治法律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