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白文本:启发想象的有效途径

2009-07-07 09:52
师道 2009年6期
关键词:想象诗人文本

张 萍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想象力有利于拓宽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借助形象的语言,具体的文字,使飘渺无边的想象有了凭借,也正因为想象的魅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美妙的光彩。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借助于补白文本。

语文教学包括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其中,阅读教学主要依托于文本。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轻重、详略之分,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有必要对作者没有交代或一笔带过的内容进行补白。这种补白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足于文本进行想象的过程。一般来说,文本补白有三种情况,即背景补白、情节补白和结果补白。

背景补白:一般在授课伊始,对题目进行质疑之后,进行背景补白最好。如上《负荆请罪》一课,学生看了这个题目自然会有疑问:谁负荆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等等,产生了这些疑问自然要追本溯因,这样一来,对“将相和”的历史比较熟悉的学生就会叙述出“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两个小故事。如果学生说得还不够准确,教师可以对这段历史进行补充介绍。再如《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两位作者以不同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同样的爱国之情。《示儿》是通过“悲”体现的,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因“收蓟北”的喜表现出来的。诗人因何而悲又因何而喜,这其中的滋味不是单从简单的诗句就能体味出来的,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教学《示儿》时要了解陆游当时所处是南宋时期,广大中原地区被金兵占领,在金人的铁蹄下,沦陷区的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们日夜盼望着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可是,一年又一年,他们只能“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陆游最终则因“但悲不见九州同”而抱恨终生含悲而去,这样的悲是凝重的,令人荡气回肠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如不进行背景补白,单凭对诗句的孤立理解,只能是囫囵吞枣,更不要说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了。再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虽然喜形于色、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喜极而泣……总之,由一个“喜”字囊括全诗的氛围,但再三思忖,为什么回家会“喜”成了“涕泪满衣裳”的样子?原来,多少年没回家了,因叛军占领“河南河北”导致诗人杜甫携妻带子背井离乡。这期间,诗人饱尝了太多的思乡之苦:连年战乱,思乡怀亲使诗人发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不知双亲是否安在,以至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如今,叛军被平定,失地被收复,国家重归统一,“妻子愁何在”,自己“喜欲狂”。可以说,杜甫的“喜”,不仅仅是因为小家,更是为了国家,不然诗人就不会发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沉重的哀叹!因此,诗人的“喜”显得是那样宽广高远,富有底蕴。在补白文本的基础上诵读诗文,带给人的是清澈澄明的感觉。因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背景补白,对深化学生的知识层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着水到渠成之效。

情节补白:如果说背景补白是一种有本可依、有据可查的历史回顾,那么情节补白则是依据教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的一种再创造。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发生了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正是因为这个坚定的信念,让这个父亲徒手在废墟中挖掘了38个小时,最终救出了孩子。课文通过对父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形象,使我们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力量。而被困在废墟中的孩子,在这震后的38个小时里是如何坚持的,课文中没有描述。为了丰富人物形象,增加情感体验,此处可让学生进行情节补白:设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孩子在废墟中想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通过讨论,一个临危不惧,有着坚定信念的孩子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当地震来临之时,他首先领着其余的伙伴躲到教室的拐角处;震后,面对着倒塌的触手可及的残墙破椽,面对可能随时到来的危险和死亡,他不断地鼓励伙伴们:“不要怕,我的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他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跟我在一起!”确实如此,他的父亲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好父亲,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坚决履行自己的诺言!也许,在这38个小时里,他会带着伙伴们讲故事,唱儿歌,会想方设法鼓励他们战胜恐惧战胜困难,等待着被救援的那一刻;也许,在这38个小时里,他会动员伙伴们拿出身上仅有的一点零食,去救助那最弱小的一位;也许,在这38个小时里,他会骄傲地告诉伙伴们,他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一个说话算数的父亲,从而去安慰大家充满信心地坚持住……是啊,通过这一情节补白,我们不难发现,儿子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了不起的人!因为,他坚毅、沉着、聪慧、有爱心……通过情节补白,让学生对文章感受、对人物的印象更加枝繁叶茂。

结果补白:结果补白多见于“言虽终,而意未尽”的文章。诸如《穷人》中“桑娜拉开了帐子后”说:“你瞧,他们在这里啦!”她为丈夫与自己不谋而合的做法而高兴欣慰的心情,以及后来夫妇二人关于收养孤儿的打算和设想,都是学生非常有兴趣想要表述出来的。《半截蜡烛》中“正当他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蜡烛熄灭之后,杰奎琳真的睡了吗?她在楼上又听到哪些动静呢?三个德国军官走了之后,他们一家有着怎样的想法与做法呢?后来又决定怎样收藏那份情报呢?这些问题,学生们都有可能想到,甚至想得更精彩!《负荆请罪》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一段千古佳话将相和,在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与廉颇知错就改的个性品质中得到了升华!握手言和的将相二人,促膝对饮,于几分豪迈中又会有着怎样的安邦定国的方略呢?引导学生运用古代文言文,想象并模仿他们的对话与动作,能更好地渲染那种和的氛围。《爱之链》中获得帮助的女店主对帮助了别人后熟睡的丈夫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当乔依醒来得知老妇人所做的一切时,将会如何向妻子讲述这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爱之链的故事呢?他们将来还会怎样做呢?……所有这些对课文结尾部分的补白,源于人们期待着对某一件事的论述有个完满的结局。这种续写,不但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而且培养了他们美好的情感。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补白,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都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淳

猜你喜欢
想象诗人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的想象
一生
“诗人”老爸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愤怒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