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育融进语文课堂

2009-07-07 09:52余明瑛
师道 2009年6期
关键词:背影情感文章

余明瑛

语文新课标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古往今来写景、叙事、抒情、言志的名篇,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刻领悟文章的中心主旨呢?笔者认为,注重发挥情感的熏陶感染疏导作用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导入新课,要善于设置新人耳目、情景交融之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上至圣贤,下至愚呆,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抓住了情、言、声、义,文章才能入耳入脑,打动人心。语文课堂教学也一样。教学前,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兴趣,就要善于用饱蘸激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或开门见山,切入课文相近的情景;或如空穴来风道出一段新奇意深的故事;或如潺潺小溪将与文章相关的旨意灌注于学生心田,造成一个又一个与课文相似和谐的情境来,以境激情,使学生能触境生情。这样既可很快收拢学生的心神,调动学习情绪和积极性,又能把学生的思绪校正到教师精心设置的情感思维轨道上来。

例如,教学短篇小说《荷花淀》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的巧设情境激情法。课前指导学生把“夫妻话别”的情节编排成舞台剧:由男女各一名同学扮演水生和水生嫂。开课时,教师首先介绍白洋淀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家孙犁及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介绍小说中塑造的水生嫂等农村妇女形象的美。紧接着,教师以旁白者角色出现,声调柔美:“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的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接着,舞台剧表演片段开始:水生头戴一顶大草帽,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光着脚。水生嫂头上挽着发髻,穿着干净利落,一身农村妇女打扮,坐在小院里编席子。两个扮演者开始了“夫妻话别”情节中充满夫妻情调的家常对话。表演者投入,同学们也看得饶有兴趣。如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故事,贴近了人物,兴趣集中在小说情节中,情感的心扉慢慢打开。在此基础上,大家讨论发言:细节描写展观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内心情感变化过程?水生嫂这个人物形象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体验很到位,表现也能入情入境,这些效果无不得益于巧设情境激情法。这样,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体验主动进入正课,思绪活跃,效果良好。

二、要主动进入角色,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细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人讲:“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泰山之形。”意思是说,由于情不在焉,在雷声轰鸣之时却充耳不闻,在高耸入云的泰山面前也视而不见。认识主体自身没有一定的情绪状态,客观的外在事物的某种属性便不能成为认知的对象。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解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问题,做到教与学入耳入脑、入心入情,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师生主动进入文章角色,在情绪体验中沟通情感,取得共识。首先教师要主动地进入角色,入境入情,叙事如同亲历事,描景即为眼前景,抒情要像“我之情”,议论发自肺腑声,也就是通过声、情、色、态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进入角色,以此再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晓喻文章的情感。这样,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就会有亲近感、易接受感,思维积极,使学习活动成为自己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始至终主导着情感体验的方向,所以,学生的情感体验、认知态度始终朝着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把握作者及课文的思想感情的脉络方向发展。这样比起干巴巴地讲解分析文章的结构,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匆匆》一文时,就注意到,首先自己进入角色,在认真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声情并茂、以声传情的示范朗读,将文中作者那种极为细腻的惜时之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在学生被感染时抓住机会,我又鼓励学生反复吟诵,要求在诵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使文中情成为“我之情”,文中景成为“有我之境”。这样,学生很快便进入了角色。由于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学生的感受领悟力明显提高,较快地把握了作者细致描摹时间匆匆而去的各种情景,并且领悟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有的同学还发挥联想,根据自己的体验作出补充描写,写出了“梳头的时候,日子从梳缝里溜去”等妙句。在谈读后感时,有的同学说,体验文章时,一切都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情景,感人肺腑,禁不住和作者一样“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有的同学说,学了此文才第一次真正地彻悟“寸金光阴”“只争朝夕”的含义。如果没有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的理解、顿悟、受教育的程度不可能达到如此高度。

三、要把准“高峰体验”,着力渲染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平时难以认识和觉察的许多事物和现象,在“高峰体验”,即一个人所处的最佳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时,则很容易被人认识。在这种体验中,人们可以进入忘我、超我的境界,能洞察事物的许多具体特殊的层面来,能实现对事物的某种顿悟。同时,人们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愉快和强烈的情绪,可以反过来促进认识的效果和加强保存的牢固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下力气引导学生对课文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入情入境”的体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高峰体验”期。

比如,我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把学生的“高峰体验”阶段放在文中对父亲的两次“背影”描述片段上,前面的分析体会都为这个阶段积蓄情感作铺垫。教师指导学生“进入”作品,反复品读从父亲去买橘子到结尾“我的眼泪又出来了”这段文字,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视线,设身处地地将自己置身于作品的情境中去想象体味作者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还把二十岁的儿子当作小孩子来叮嘱)“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路,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要爬月台,会弄脏衣服,而且危险,所以他不让儿子去)……为什么这次对父亲的背影写得如此仔细?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怎样爬下,又怎样攀上去,每个细节都描摹出来?父亲的背影不是常常看到的吗,以前为什么没在意呢?就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而后一次背影写看到“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仅此一句同样写得感人肺腑。这是一个消失在人群里的背影,是爱惜他的儿子无微不至,是再三叮咛、舍不得和他的儿子分别,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想到这一层,作者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也许还有莫名的担忧:这一别,何时才能再见到父亲?所以,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作者的感情此刻达到最高潮,而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也进入“高峰体验”阶段,其情智、顿悟能力也处于最佳状态。这时,需要教师细致耐心地观察和把握学生的情绪、情感活动,看准时机,及时引导,一步一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实现“高峰体验”。此刻,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这正是学生领悟文章中心、把握事物底蕴和人生真谛的契机,也是其知识内化和深化的时刻。

于是,教师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拓展:父亲的这个背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是啊,现实中有多少人对父母的日常关爱熟视无睹,直到自己为人父母时才有体悟;又有多少人只顾忙着自己的工作事业,而疏于探望、孝敬双亲,直到父母离开人世才追悔莫及!同学们: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开启情感的心扉,去回忆感受日常我们在父母身边得到的点点滴滴的爱吧,你一定会发现与背影类似的情境。请同学们说一说。不一会儿,有几个同学的发言让人很是感动。如有个同学说,他父亲每天早晨都拉着一板车的菜去几公里外的镇上卖,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自己去送父亲一程,帮父亲推车。那天有冷空气,风好大,吹得他瑟瑟发抖,快到镇上时,父亲叫他回去。望着父亲弯着背,一步一步慢慢地拉车前行的背影,他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想,如果在教学赏析两次背影时只是简单地读一读、说一说,而不是下功夫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高峰体验”阶段,学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知识内化和感情的升华。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背影情感文章
主题:背影里的爱
背影
情感
台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背影
背影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