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职教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2009-07-08 02:57周彦文
科教导刊 2009年27期
关键词:职教职校学习动机

周彦文

摘要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认识由来已久,但是在目前职业学校中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却十分忽视.本文着重就职教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问题做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职教生非智力因素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这些年以来,随着高等院校和高中的扩招,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显著下滑。生源质量的变化引起职业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的是把职教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

1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作用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具体点来说,非智力因素有些这些表现,如:求知欲望,兴趣,学习热情,学习意志等,它属于人的非认知性心理系统。

2 职校生非智力因素差引起的心理问题

2.1 学习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不知道自己进学校来为的是什么?更别谈为自己的学习设计近,中,远期目标了。(2)学习方法不得当。部分职业学校学生连基本的学习方法都没掌握,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学习兴趣,也当然不会好好琢磨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了。(3)学习焦虑现象十分普遍。很多职校生对自我的评价过低,非常没有自信,对未来很迷茫,对考试有恐惧心理。

2.2 人际交往方面

(1)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职校生对老师有明显的疏远感和压抑感,只要老师在处理问题欠妥当时,学生便有对立情绪,导致强烈的不满产生。(2)同学间交往缺乏理解感。年轻人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希望相互沟通,寄托情感,只是由于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交往中无可避免产生矛盾,于是那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易产生自闭心理和明显的心理压力。

2.3 情感方面

(1)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比较冲动,缺乏理性,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大很快,容易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2)社会情感淡漠,自我情感脆弱。部分职业学校学生通常只看到和放大社会负面因素的一面,导致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3)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家长学生普遍认为只有进入一本或二本院校才等于是进了大学的门,才有前途和希望。进入职业学校,将来是不会有出息的,所以职校生面临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2.4 择业心理方面

(1)择业依赖萎缩心理。多数独生子女长大的80后,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不会主动寻找就业信息。以等待代替自我主动,经常导致措施就业机会。(2)就业紧张焦虑心理。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历低,专业水平又不强,对自己的就业缺乏信心,觉得毕业就等于失业,然而又无法改变现实,于是整天忧心忡忡。(3)择业思维定式心理。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一样,许多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希望能找到一个既有社会地位,又非常体面的收入高,待遇好的轻松工作。这表明职业学校的学生受择业定式思维的影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 改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

3.1 学习动机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是实施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的前提,要想教学取得显著的成效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于是学习动机的激发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激发途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关于外部动机激发,一是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二是要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戒。其二,关于内部动机激发,一要为他们设立成功体验的机会,二要进行角色转换,三要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

3.2 不良学习情绪的排除

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有某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这些情绪,情感问题往往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与阻碍学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克服焦虑与恐惧;二是避免产生逃避或回避。三是减少对抗或抑郁。

3.3 学习兴趣的激发

教师应该从具体教学实践和细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二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是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讲,非智力因素是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生决胜的关键。我们要正确认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并且充分发掘非智力因素的潜能,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一起重视和加强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和开发,才能促使职业院校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院校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职教职校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