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探析

2009-07-08 02:57李新辉
科教导刊 2009年27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维度

李新辉

摘要本研究选取安阳市某重点高中246名学生为对象,用主观幸福感量表研究了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在高中阶段,主观幸福感发展平稳;男女生之间差别不明显;认知成分呈上升趋势,正情绪呈先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负情绪则呈直线下降趋势。

关键词重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幸福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在心理学界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课题,研究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改善与增进人类的生活质量。

1 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心理学对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较多,而对幸福、快乐、满意、乐观等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较少。随着健康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兴起,心理学家逐渐意识到如何使人们感到幸福快乐并不等同于对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研究,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治,而且应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因此,研究人员开始试图通过对人类理想心理机能和状态,如幸福、满足、乐观、快乐等的研究,发现促进个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从而增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促进个体自由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最主要的一个研究领域格外受到关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目前,国外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将研究方法、途径和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理论进行整合。关于主观幸福感较为公认的定义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性评价。Ed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部分。个体对总体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就越强。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多,而国内的研究较少,有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更少。有关重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尚未见到。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及特点。

2 实验方法

2.1 被试对象

选取安阳实验中学高中生246人,其中高一男生36人,女生38人;高二男生46人,女生49人;高三男生45人,女生32人。

2.2 测量工具

采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

2.3 研究过程

(1)确定问卷。首先,根据国内外有关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将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分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个大的维度,情感成分又分为两个子维度,每个维度编制15个题目,形成原始问卷;其次,对原始问卷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问卷进行结构分析和修订,最后确定每个维度由10个题目构成,共35个题目,另加5个测谎题,但不记分。对量表进行一致性信度检验,%Z一致性系数为0.4220。

(2)正式测试。所有测试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时间大约40分钟。

(3)数据整理与分析。用Foxpro6.0整理、管理数据,用spss10.0分析数据。

3 结果分析

3.1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特点

不同年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平均分分别为:认知成分:高一34.20,高二34.47,高三34.86;正情绪:高一33.41,高二33.32,高三34.13;负情绪:高一23.46,高二22.99,高三22.12。由此看出,在高中阶段,认知成分呈上升趋势,高三学生得分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在正情绪维度上发展特点为先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高三学生得分略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在负情绪维度,高一学生得分最高,而高三学生得分最低。由此看出,高三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认知较高,同时体验到的正情绪相对多而负情绪相对少,所以相对来说,高三学生状况最好,而高一学生状况不是很好。

以年级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为因变量做的方差分析表明,在主观幸福感各个纬度,不同年级之间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无论是在认知成分维度、正情绪还是负情绪维度,主观幸福感在高中阶段发展均非常平稳。

3.2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特点

(1)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性别特点。不同性别学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认知成分:男生34.74,女生34.26;正情绪:男生33.49,女生33.71;负情绪:男生22.84,女生22.87。可以看出,男生在认知成分上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正情绪和负情绪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以性别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为因变量做的方差分析表明,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男生和女生之间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2)高一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特点。高(下转第11页)(上接第9页)一男生和女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男生,认知成分34.58,正情绪33.33,负情绪21.56;女生,认知成分33.84,正情绪33.47,负情绪25.26。由此看出,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男生在认知成分上得分略高于女生;在正情绪维度上,男生和女生得分相当;在负情绪维度,女生得分要高于男生。以性别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为因变量做的方差分析表明,在负情绪维度,女生体会到的负情绪显著高于男生,F(1,246)=4.36,p<0.05,这表明应该对高一女生进行更多的关注。在认知成分和正情绪维度,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3)高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特点。高二男生和女生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男生,认知成分33.89,正情绪32.96,负情绪23.93;女生,认知成分35.02,正情绪33.65,负情绪22.10。由此看出,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女生在认知成分和正情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她们比男生更能感受到幸福,也具有更多的正情绪,同时她们的负情绪也比男生要少,这说明对高二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男生对幸福的主观体验。以性别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为因变量做的方差分析表明,尽管男女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几个维度均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4)高三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特点。高三男生和女生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男生,认知成分35.76,正情绪34.16,负情绪22.76;女生,认知成分33.59,正情绪34.09,负情绪21.22。由此看出,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在认知成分和负情绪维度上,男生得分要高于女生,而在正情绪维度,男生和女生得分相当。以性别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为因变量做的方差分析表明,尽管男女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几个维度均存在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4 讨论

4.1 重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点

国外有关研究结果均表明,多数个体体验到的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这一结论在重点高中生身上也得以较好的验证。从整体水平来看,重点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绪和情感较多,对家庭、自我、学习、同伴交往、教师及生活条件各方面比较满意。研究还发现女生在总体幸福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和生活条件满意感上均显著高于男生。Huebner的研究也发现在朋友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和学校满意感上,女孩都要比男孩的满意感高,这与我们的结论较为一致。一般来说,女生心思细腻,情绪和情感体验较男生的相对丰富和深刻些,这可能导致女生较男生体验到的幸福感与满意感相对要多一些。

4.2 影响重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生活事件

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点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生活事件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个体体验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愈多,则愈感到不幸福。这与国外的有关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关系紧张和遭父母打骂等生活事件与重点高中生的幸福感关系较为密切。本研究结果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揭示,学习压力影响着学生的幸福体验,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消极的影响作用。另外,还发现,由于重点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因此与老师关系融洽与否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受。缓解学习压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将有利于重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增强。

5 结论

重点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发展平稳,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较多,对家庭、自我、学习、同伴交往、教师及生活条件各方面比较满意。男女生在总体幸福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和生活条件满意感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维度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后印象
画与话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