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理论渊源

2009-07-09 06:15牛云芳
学理论·下 2009年6期
关键词:巴特符号学

牛云芳

摘要: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7-2007.3), “一个在后来反对符号统治但又用符号进行写作的人。”[1]5其早期符号消费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化和扩展了马克思消费思想,同时为现代人更深刻地了解消费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从理论源起来说,每种理论都有它出现的理由,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亦不例外,本文就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理论渊源做一综述。

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巴特;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B1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4—0056—02

一、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就思想渊源和发展的脉络来看,对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产生影响的首先应推其导师列斐伏尔。

列斐伏尔是法国较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较早将马克思主义引入法国的人。“他是西方绝无仅有的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家。”[2]389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列斐伏尔正在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第三卷写作,1967年完成了其核心部分《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影响了早年鲍德里亚的写作。[1]39出版于1968的鲍德里亚的《物体系》正是在列斐伏尔的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鲍德里亚自己也曾说,列斐伏尔对自己帮了很多忙,他在大学和其他地方教了自己很多。虽然鲍德里亚并不认为自己是列斐伏尔的门生,[3]267但列斐伏尔和鲍德里亚的理论联系是无法消除的。正如林志明先生所认为的二人间“亦难以脱离师生间的问题性关系”,《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所开启的计划,正是鲍德里亚“日后发展的主题”。[3]235

列斐伏尔认为:“哲学不能被当作栅栏,也不能为了提升世界和为了区别浅薄与严肃时,将存在、深度和本质孤立在一边,而将事情、外表和显现孤立于另一边。”[1]40-41在今天,必须意识到日常生活变成了哲学的客体,如果真想保持哲学的理想特征,就必须深入到日常生活批判中。他是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理解和重新解释来引申出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他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扩大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认为异化无往而不在,表现在生产力、生产、意识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本性的关系中,人们应该重视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他反对将日常生活看作一个位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领域,而是把它视为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两个“平台”之外的一个新的“平台”。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批判导论》中以异化为基础的观点已经过时了,因为社会生活本身发生了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社会生活层面,即消费取代了生产占据着的主导地位而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课题。列斐伏尔自问如何为当前社会命名(这里指20世纪60年代末期),他依次提出并考察了“工业社会”、“技术社会”、“丰产社会”、“休闲社会”、“消费社会”。最后指出这个社会是一个“被控消费的官僚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日常生活,在当代社会之中,已不再是‘主体(具有丰富的主体性可能),而成为‘客体(社会组织的作用对象)。”[3]235生产的意识形态和创造性行为的意义变成了消费意识形态。这种意象把消费当作对幸福的占有,日常生活中的剥削更是通过消费来进行。在这个组织化的社会中,由于商品和货币的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及广告和宣传等对消费的控制,风格消失了。我们所消费的对象,不再是具有过去意义上的物性的东西,而是变成了被广告和宣传等创造出来的意象,我们的消费不再是消费真实的物或使用价值,而是变成了对宣传和广告本身的消费。

而当符号自身构成了我们的消费时,指涉就消失了。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符号由能指与所指构成。在前现代性时代,符号都有其现实的指涉,指涉总是明确的。而随着风格的消失,符号上升为主体地位,“符号的大量干预以及从表现到意指的转变,分裂了能指与所指的整体感,同感性现实相关的指涉消失了。”[1]49指涉的消失,使能指相互指涉,语言与言说关系成为现实生活的原件,而日常生活在消费时代倒成了它们的复制品。列斐伏尔写道:“威尼斯的参观者并不专注于威尼斯本身,而是专注于威尼斯的词语、导游书中写下的词句以及演讲者说出来的话语、扬声器和录音机中宣传出来的东西。”[1]50当我们这样专注于语言、忽视经验现实时,我们被宣传与广告的意识形态完全统摄了,我们被技术合理性压抑着却没有自觉。列斐伏尔认为,这样的社会状态是社会的零度化存在状态。而在社会走向零度化的存在时,思想的批判能力也走向了零度状态。列斐伏尔对此种社会情景的解答是进行持续的文化革命,“通过宣传我们的政策,驾驭日常生活,这种政策就是同经济与政治相关的文化革命”。[1]56它也预先提出了“68学运”中的口号:“革命改变生活,而不只是改变了国家或财产关系……它如此说:‘日常生活应成为作品!所有的技术都要为这项转变服务!”[3]235列斐伏尔的这一革命方案,与当时的主要哲学家阿多诺和马尔库塞一样,最后都是以艺术或美学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理论指向。这种倾向使列斐伏尔的理论具有了乌托邦情结,“这种乌托邦精神也渗透在早期鲍德里亚的思想深处”。[1]57相比较而言,鲍德里亚早期在总体上还是坚持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而其消费理论可说是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问题域的新发展。如林志明先生所言:“就思想风格、某些关键性概念,甚至理论策略,在这些层面上,两者间也有大量的相似性。他们的相似处指出了一种连续性”。[3]235

二、巴特的符号学

鲍德里亚还直接受法国后结构主义符号论者罗兰·巴特的影响,“在鲍德里亚自己看来,他非常愿意将自己看作是巴特的门生。”[1]16-17在一次访谈中他坦白地承认:“在60年代,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来自巴特。我发现了巴特,与他一起工作,而且觉得这项工作更加有趣。我并不是说他更加重要,而是说他更加吸引人。巴特给我提供了又一块处女地。从那之后,一切都改变了。”[4]48可以说巴特的符号学是鲍德里亚方法论的主要来源,英国学者甘恩指出:“巴特不仅提供了方法论逻辑的方针,而且也是这种分析方法的典范”。[1]17

巴特符号学渊源上可追溯到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众所周知,作为语言学大师,索绪尔对语言研究所做出的贡献是,首先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范畴,同时提出了系统的符号理论。他认为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构成的整体,“能指”指的是声音、音响形象,“所指”指的是概念、概念内容或意义。在索绪尔看来,“能指”和“所指”的相互联系是两者的“生命”所在,两者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可分离的特性。索绪尔形象地说:“语言可以比做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5]557同样,语言符号所具有的能指和所指的功能也必须处于此一关系结构中才能被理解。他还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封闭的符号系统,并认为该系统中某一符号的意义是由它在该系统内部与其他的符号之间的差异性关系产生的。这就为符号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模式。而作为文学评论家和结构主义符号学家的巴特,是把符号学引入消费文化的先驱,他对包括食品、时装、摄影等日常文化进行了符号学的分析,尤其他的《流行体系》一书熟练地对服装进行了符号学的诠释。从《神话——大众文化诠释》(后简称《神话学》)到《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号》(后简称《流行体系》)、《S/Z》等,巴特以符号学作为解码大众文化的方法,对大众文化的分析,为鲍德里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点。

巴特作为一位物的研究高手试图在符号学的意义上重新诠释物的问题。拉克斯·巴特勒曾说:“在他的《神话学》一书的一系列的著名分析中,他表明了我们与物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永远以符号为中介的。也就是说,物品不是根据它们的使用或功能而首先是根据交流被占有的。物品构成了一种语言,其中作为使用和功能的这样一种价值仅仅是修辞。不存在物的基本的意指,有的只是意义的无穷序列。”[6]41物相对于人不仅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非使用价值,或者如巴特的说法,物对人来说永远是一种符号。

在《流行体系》中巴特以结构主义符号论作为基本方法,将流行时装当作一种重要社会符号和信号系统加以研究。他透过当时最流行的法国两大时装杂志《她》和《时装花园》的文本和图案,区分了三大种类的时装:“图像时装”、“书写时装”、“实际时装”。所谓“图像时装”是指被拍摄或设计图案化的时装,“书写时装”是指透过语言、并改造成语言的时装,“实际时装”是指被出售、展览和穿戴的那些作为符号体系表现形态的时装。巴特指出,书写时装就是通过口语和普通语言的翻译,决定并生产着时装的意义。

巴特还深入解剖了流行时装的生产者和设计者们如何制造和生产时装意义的过程及其社会效果的。他认为,语言符号和实际时装物体是在时装杂志的编辑室中相遇的,并在那里由一群被商人和当权者所雇佣的广告知识分子、设计人员以及作家们,在玩弄符号游戏的过程中,将流行时装的意义生产出来。符号同其意义的关系,始终是在符号同实际时装之间游荡,一会儿是从符号转向实际时装实体,一会儿又颠倒过来,从它们之间的翻转关系中寻找新的意义。时装杂志在这过程中,始终是在想象中创造。能指符号无非就是意义本身,因为流行时装永远只能是某种虚空的信号体系。巴特最后指出:“流行就象一部保持意义、却不固定其意义的机器一样,它永远是一个既失落意义、然而又确实具有意义的悖论事物。它是人类自持有能力把毫无意义的东西变成为有所意指的一种景观。因此,流行看起来就像是意指作用的一般行为的典型形式,重构文学的存在:它提供人们阅读的,不是事物的意义,而是它们的意指作用。于是,它变成了‘十足人类的符号。

参考文献:

[1]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下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鲍德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高亚春.对现代性质疑的基本立场——波德里亚早期思想的三个主要来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

[5]自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下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戴阿宝.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 [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巴特符号学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丰富的能源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极地摄影探险
我的警犬巴特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晨练的男人
美女爱靴子
交流.拓展.展望:记2008年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