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理念 转变师生角色

2009-07-10 09:03常本利
西部教育参考 2009年1期
关键词:政治课师生课程

常本利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我认为从提升教学理念、转变师生角色方面着手,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发挥其德育功能,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一、以切实转变观念,提升教学理念为前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这次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功能,即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假如我们的教育观念没有相应的转变,依然把目光盯在单纯传授知识上,把升学率看作教育质量的唯一体现,就跳不出旧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束缚,使课程改革变味走调。只有首先在教育教学行为观念上同课程改革接轨,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按照改革的要求入轨,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和水平的学生。

二、以转变师生角色为关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要转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按这样的步骤进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巩固反思、总结归纳。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创设好问题的情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建构活动,通过互动来实现。这样教师的角色就不仅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使用者,而是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造者了。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教师不仅参与学生的讨论,而且要积极引导,对学生提出的意见、问题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在这里,教师的活动“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扮演的角色也不再是领导者、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全心全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朋友。最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也不仅仅是“告诉”学生答案,教师不再充当传声筒。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掌握已有的经验或现成的结论,而在于启发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政治教师更要完成由传授者、操练者向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转换。

三、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从小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的精神品质

没有怀疑的教育必然是一汪没有活力的死水,没有批判的教育必定是一片寂寞苍凉的荒原。因此,教师要努力变过去“接受性、维持性学习”为“研究性、发展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下课带着思考离开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潜能,开启他们的心智,放飞他们的思维,从小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探索、创新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疑——激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设置一些“障碍”,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创造和成功的快乐,寓教于乐。对学生提出的创造性解法、思想进行表扬,激发学生思维的新异性;多鼓励学生打几个问号,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在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积极发挥思想政治课课程功能,推进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立足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可以也应该发挥其应有的课程功能,政治老师也应积极配合学校及班主任做好这项工作。①强化日常管理落实。以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将每条内容要求进行量化,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办法,实行“一日常规”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及时、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②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加强“三结合”教育,利用社会优势,切实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和校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悟道德,践履道德,选择行为方式,从社会、生活的熏陶中找到道德的生长点。④充分发挥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作用。⑤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机渗透德育,制定学科教学的德育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全面育人、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和活动阵地,让学生在乐中学,在愉快中成长,促进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金昌市永昌县农业中学)

猜你喜欢
政治课师生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答案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