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深化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2009-07-15 04:42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咏史诗借代怀古

韦 俊

语文是关于祖国语言和文学的一门学科。从学科内容的表现形式看,语文多表现为蕴含生动、丰富的形象的文篇,它多是直接的、感性的东西。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感性材料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及其文学素养,这就必然牵涉到有关语言和文学规律的教学,即促使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由低级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更高一级的理性认识。那如何更有效地揭示有关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必然联系呢?联想,作为一种表象之间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成了深化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1.联想

关于联想的定义各有说法,哲学上认为,联想是指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在意识中的反映。[1]文学上认为,它是指曾被一定对象引起过感情反应的审美主体,在类似或相关的条件刺激下,对已往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回忆。[2]心理学上则把联想表述为“由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3]虽然表述各异,但这些定义都共同揭示了关于联想的三点内涵:第一,联想的主体是人,在语文教学中即是老师或学生。第二,联想涉及两个客观事物,一个是引起主体联想的事物,称为引联事物,语文教学中教学材料即为引联事物;另一个是由引联事物想起的事物,称为被联事物,由语文教学材料想到的其他相关的事物即为语文教学中的被联事物。第三,联想的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是两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因此,师生找到或者教师点出这种联系是产生联想的关键之一;二是两事物都在主体的意识里出现过,即主体的头脑中储存有它们的表象,那么,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用到某对关系(亦即某个联想),而又发现学生头脑中并没有被联事物的表象时,教师就必须设法帮助学生建立这一表象,即先进行对被联事物的感知活动。

2.联想的分类及其在语言或文学知识上的体现

联想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这些联系的方式看,可以把联想分为四大类:[4]

一是接近联想,即由一种事物想到空间或时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种事物。比如从天空想到白云,由一群游动的虾想到漫池的水。

在语文教学材料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的《蜀相》等咏史诗,都是由于空间的接近而将今昔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写成的。语言知识中,错别字的出现则是因为不当的空间联想造成的。

二是相似联想,即由一种事物想到在性质上或特点上与之相似的另一种事物。从相似的虚实方面来看,又可以将相似联想分为形似联想和神似联想。形似,即指外观上的相似,比如由鸽子想到燕子,由洁白无暇的玉想到女子姣好的面容;神似即指内里品性、气质、精神、情感上的相似,比如由长在高山上的青松想到哨岗上刚毅的战士。但是,文学中的联想,形似和神似往往是交织出现的,比如前面说的青松和战士,既有外观上“挺拔”的形似,又有“精神气质刚毅”的神似。

在语言知识中,比喻正是运用了相似联想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此外,拟人等修辞手法亦如此。在文学知识中,象征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梅兰竹菊”的意象等等,其中的内涵都是相似联想的结果。

三是对比联想,即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在性质上或特点上与之相反的另一种事物。比如由光明想到黑暗。

语言知识中对比的修辞手法、文学中反衬的表现手法等等,都运用了对比联想的思维。

四是关系联想,即由一件事物想到在因果、种属、部分与整体等方面与之有关的另一件事物。比如由花园里的鲜花想到辛勤的园丁。

汉语知识中借代的修辞手法等即运用了关系联想。

另外,按联想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看,可以将联想分为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5]这也可以看作是根据有无预设目的的分法。但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师生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进行“教”或“学”的,所以控制联想更有利于深化教学。

3.联想的作用

联想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它是感知的深化。另外,当人们在进行联想时,由于旧有表象即被联事物的介入,当下感知所得的范围也相应地被扩展,内容就更为丰富了,这时人们就可以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去体会引联事物某方面的性质或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某些知识点或者情感点而选择的延伸材料,就是为学生选择的被联事物,这样一来,从知识建构的角度看,学生知识体系中对某一方面知识的认识就更深化了,这样的教学就不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了,而是更理性的、更接近本质规律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教学因联想得到了深化发展。从情感点教学的角度看,被联事物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将会引起其与引联事物的共振,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以共鸣,这也就使得教学目标所预期的情感点在学生那里得到了激发和强化,这样,教学目标也就实现了。从审美的角度看,联想打破了时空界限,让人的思想得以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驰骋,学生的思想得以释放,进入更自由的境地,此时,学生的身心也就更容易获得一种审美的自由、愉悦之感。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印证,教学得以深化发展与联想是密不可分的。

4.联想之于深化语文教学的表现

上文对联想的作用作了简要说明,这里将举一些语文教学中的例子分析联想是如何推进语文教学的深化的。

例1.怀古咏史诗的教学

教师首先以杜甫的《蜀相》为例,按作品体现的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创作思维讲。

首先,说明诗人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触发感情的原因,即引联事物。因为诗人杜甫当时居住于成都城西七里浣花溪畔的一所草堂,距成都城西南诸葛武侯祠不远,此诗是诗人瞻仰武侯祠后所作,因此空间上的接近让诗人自然地联想到了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这是空间上的触发点,是接近联想的表现。

其次,是情感上的触发点。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范阳,进犯长安,玄宗入蜀,天下大乱。诗人杜甫带着妻小,颠沛流离,亲眼看到了国家残破、满目疮痍的惨景,亲自尝到了无衣无食男呻女吟的悲痛。当身处武侯祠时,这种悲痛的情感就让诗人自然联想起他所熟知的、与他有相似感受的诸葛丞相。诸葛亮于汉末乱世中开创西蜀基业、匡济时艰,却带着壮志未酬、雄图未展的遗恨离开人世。这样的悲苦人生又让诗人慨叹,慨叹蜀相,也慨叹自己,这又完成了另一重联想。通过理解此种情感的共鸣,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作的情感,又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怀古咏史诗的一般写法。这是情感上的触发点,是相似联想的表现。

最后,教师运用相似联想,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为怀古咏史诗教学的延伸材料,让学生有关怀古咏史诗的知识得以深化,有关诗歌的知识结构得以拓展和巩固。

例2.修辞手法“借代”的教学

教师先呈现借代的定义——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继而与学生探讨“密切联系”中的各种联系——特征与本体、部分与整体、具体与抽象等,来讲解借代的种类。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训练,进而能够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这种讲法能够突出借代这一修辞手法的本质,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有关借代、有关修辞手法的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联想这种思维的例子还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能在备课时理清联系,在教学中将这种联系有意识地传达给学生,并能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联想的思维,推进语文教学的深化发展。

注释:

[1]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阎景翰.写作艺术大辞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史芳编.美学 审美 生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邱明正.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韦俊 重庆 西南大学文学院400715)

猜你喜欢
咏史诗借代怀古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清晏园怀古
初识借代手法
借代句
上都怀古
翠云廊怀古
《宋前咏史诗史》评介
灯谜中的借代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