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心灵的工程

2009-07-16 03:43谢铭德
中国德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讲座教育局读书

赵 煦 谢铭德

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的桂贤娣老师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这位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武汉市“敬业爱生的模范班主任”、“武汉市中小学班主任导师”、武汉市首届“功勋班主任”的育人方法和阳光心态正日益为汉阳区的班主任所接受,她的一个个爱生敬业的小故事、一种种管理班级的小方法被很多的教师、班主任所津津乐道、模仿学习。榜样的力量推动汉阳区班主任团队向学习型、情感型、智慧型、阳光型发展。2009年4月的一天,记者来到钟家村小学,在与桂老师交谈时,她给我们讲起了她的一段记忆。

1981年,桂贤娣中师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她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父母是大字不识的农民,走上工作岗位前,父亲叮嘱:“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你做教师,一不要打骂孩子,二要踏踏实实教书。”教书这些年来,父亲朴实的话,她始终铭记在心。

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桂老师的课越上越好,当班主任也越来越有心得。后来,桂老师从农村小学调到了钟家村小学,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方法使她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显著。一次,在上完一节汉阳区全区的公开课后,汉阳区教育局的领导又让她给全区的班主任做一次讲座,主题是如何做好班主任。一时间,桂老师有点儿慌了神。上公开课不怕,那是很自信的,可是给班主任做讲座,还从来没有过。桂老师跟局领导谈了自己的顾虑,得到的是局领导的鼓励:“认真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行,我们相信你!”于是,桂老师认真地准备了一个月,硬着头皮做完了讲座。没想到,这第一次讲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桂老师细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此后,区教育局组织人员提炼桂老师的经验,编印了《用情感激活童心》《丹桂》等班主任育人艺术专辑。桂老师说:“如果没有当时汉阳区教育局领导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如果不是他们准备系统总结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也就没有我的那第一次讲座,我的成长就会放慢脚步。我永远记得这第一次讲座。”“可不可以这样说,汉阳区教育局引领你走上了系统、理性思考班主任工作之路,这一步的跨出,让你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快,越走越顺利。”记者问。“是这样的。一个教师的成长,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真的需要教育局、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培养和支持。这件事我很少提起,但就像父亲朴实的话一样,始终让我铭记在心,充满感激。”现在,汉阳区教育局支持桂老师在区内选拔了一批骨干班主任为徒弟,成立了“桂贤娣班主任工作室”,以市级重点课题“班主任育人艺术——班主任因生给爱教育法”为引领,开展传、帮、带工作。“一朵忽先放,百花皆后香”,桂老师的育人艺术已经由一朵小花绽放出了满园春色。

优秀班主任:教师的共同愿景

班主任;一个学校的中坚力量,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梯。然而多年来,很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大多数学校都沉浸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激昂”中不能自拔,无怪乎当李希贵以一个教育局长的身份发出“学生第二”的呼声时,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大石块,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学生第二”意味着“教师第一”,因为在一个教师不幸福的校园里,学生也好不到哪里去,而如果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自然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有基本的生存需要,更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成长需要。这种需要除了通过自身的内在努力外,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学校是教师成长中最直接的外部环境,而比学校再高一层的区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在一个更大范围内起到引领、导向、培养作用,为教师们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更多的教师获得更高、更快的发展和成长,从而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

桂老师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在教师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所做的努力。而他们最初的努力,就是从班主任工作入手的。

“我也有过班主任工作的经历,我觉得当过班主任后,我对所教学科的认识,对整个基础教育目的的理解,与不当班主任时相比有了很大提升。”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王胜安局长很感慨地说。他用自己的经历道出了班主任工作在优秀教师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这位局长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的最初动因。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谈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时,都是从学生或者学校的角度出发,谈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对学校管理的作用,却很少从教师本身的角度去看班主任工作对教师自身成长的影响。王局长的话,让我们觉得他们所站的角度似乎与以往不同。他们关注的是教师自身,他们想到的是,如果教师自身要获得发展,应该打下什么基础,具备什么条件呢?无疑,班主任工作经历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名教师做了班主任,会更了解自己的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处理班级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与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打交道,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等等。总之,班主任工作实际上赋予了教师另外一种角色和责任,提供了另外一种人生经历,也便让教师自身多了一个锻炼、提高的机会,多了一个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桂老师的发展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正如王局长所说的:“班主任工作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阶梯。”

汉阳区教育局为教师们攀登这一重要的阶梯搭建了平台。他们要求学校设置“正副班主任岗位”,让每一位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在一名正班主任的指导下担任副班主任,逐步过渡到可以担任正班主任。这种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对于正班主任岗位,则要求学校采取“综合考评,学校选聘”的方式,聘任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新教师转正定级、教师职称评聘、各种荣誉称号的授予、名教师的评选、学科带头人的选拔都必须有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每两年一次的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全区德育工作会议的交流,都为班主任成长创造了极佳条件。选聘机制保证了班主任队伍的质量,一切成长道路从班主任工作开始,激发了教师们加强学习、争取担任班主任的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们的成长。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教师首先是-个人,发展需要是作为一个人的需要,而班主任工作能够满足被赋予了教师身份的人的这种发展需要,所以,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这是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对于班主任工作最根本的认识。这不是什么深刻的理论,只是一种朴实的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人的整体全面的成长。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汉阳

区教育局所开展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也充满了人性。

读书和讲座:锤炼班主任心灵的工程

“我想象得出在黎明宁静、甜蜜、薄羽般轻盈的梦境中,一声晨钟悠扬、清新、洪亮地在天地间响起,给那每一颗闪动着憧憬的露珠,给每一双期翼着旭日的眼睛,给这片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校园,会带来多么美妙的感受和巨大的力量……”汉阳区的一位班主任在一篇题为《敲响阅读的晨钟》的文章中这样写到。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安宁又充满活力的画面,隐喻着阅读的巨大力量:让人积累着智慧的底气,拥有着恬淡的心境,保持着道德的张力。读书是一种学习,尤其在学校里,教师应该带头读书,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教师,能够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有人把读书比作精神的呼吸。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是如此的重要,但是现在教师们却很少有时间读书,尤其是班主任们,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读。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给班主任们创造时间、创造条件让他们读书。读完了还要写,写出来就又比单纯地读收获更多,因为多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就将很多读时的感觉转化为了理性认识。”王局长侃侃而谈。为了让汉阳区的班主任们有时间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汉阳区教育局实施了“班主任阅读工程”。

“我们要让班主任们读书,还要告诉他们读什么样的书。”王局长给我们拿出了一份给班主任们的阅读推荐书目,其中有三个主题很是吸引我们。一是人文启蒙类的书,包括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李敖的《传统下的独白》等等;一是成长小说类的书,包括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赛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等:三是关于生命、生活的新知的书,包括卡内基的《人性的弱点》、汪曾琪的《谈吃》、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以及《人体使用手册》《生命的细胞》等等。“我们的班主任应该有深刻的思想,身上充满了文化品位。有了这样的功底,做起班主任来才会得心应手。培养他们的人文性,锤炼他们的心灵,是我们阅读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其实,不用王局长这样的解释,我们从这份

书目上已经很清楚地看出了他们的用意。他们已然充分地领悟到了我们前面所说的阅读的重要性。

“班主任阅读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编写《阅读的美丽》班主任读书感悟集。这也就是王局长所说的“写”的落实,他们要求班主任们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并把这些感悟装订成集,再发给班主任们供大家分享。《敲响阅读的晨钟》这篇文章就收录在这本《阅读的美丽》中。“戴在我头上的光环很多,但是我觉得那都不算什么,我最在乎的是学生给予我的那一轮光环。我们不必为了别人认为的成功不能得到而郁郁寡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成功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贫穷的人和平庸的人的一种自我慰藉,但是我要说别人认为的成功不等于我们真的成功和幸福。我们的成功和幸福我们自己可以定义,毕竟我们能够快乐地工作,能够健康、自由、快乐地生活。”这是一位老师在她的一篇读后感中的一段话。在已经编好的三本感悟集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积极、健康的感悟,班主任们的阳光心态、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受跃然纸上。可以看出,汉阳区教育局正在创造一切机会让班主任们感受成功、快乐成长。

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的黄群芳老师自称是没有时间读书、不想读书、不屑于读书的人。然而在汉阳区教育局推动阅读工程的努力下,她也被裹挟进了教师阅读的洪流中。她开始吮吸书中的玉液琼浆。她说:“在摘录金玉良言、撰写读书笔记的痛快淋漓中,在徜徉于读书沙龙的思想碰撞中,在流连于读书成果展览的赏心悦目中,我几乎忘却了曾经深深困扰自己的职业倦怠,我深切地感受到阅读的美丽。我确信:阅读让我真正走出了专业发展的高原期。”经过两年潜心阅读的熏染,当黄老师以崭新的姿态日日行走在充满书卷香酚的校园中时,总有一句话在她沉静的心中缓缓掠过:当一切繁华褪尽时,唯有书香永存。

确实,读书现在已经成为汉阳区班主任们的一种习惯。而每月去教育局听一次讲座,也已经成为他们的另一种习惯。“晴川讲坛”是汉阳区教育局专门为全区班主任开设的讲座,每月一次。讲座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做班主任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等,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理想、价值、生活、艺术等方方面面,为班主任们打开一扇扇心灵之窗,让班主任们拥有阳光心态,体味职业幸福。每场讲座的内容虽然不同,但都在告诉班主任们:学习和反思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主旋律,要学会叩问自己的心灵,学会思考,不盲从。

听这样的讲座,其实就像读一本好书一样,获得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心灵上的震撼。舒乙先生认为,听讲座是一种时尚。讲座是免费、多样、生动的第二课堂,是学问家毕生所学的浓缩和精华,能够快速有效、深入浅出地使广大听众了解到想要了解的知识,忘记自己的烦恼,净化自己的心灵。武汉市第三中学的徐爱珍老师在“享受”了“晴川讲坛”之后写道:“每一次讲座,都让我们享受了一次高品味的文化大餐,都让我们追随这些大家做了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获得了一种人格上的启迪与引领。他们博学多才,淡泊名利。他们有所成就并非生具异禀,而是因为能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保持着一种难得的安宁与沉静,保持着一种对学术的追求。他们更多的是在脱俗的生活中打磨,在超凡的奋斗中造就的。这种心志,是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所必须坚守的。”

显然地,“晴川讲坛”与“阅读工程”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在于培养班主任们的一种内在的文化品格和人文气质。在汉阳区教育局看来,班主任们的心灵获得成长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关注班主任内在心灵的成长,实质上是关注到了班主任作为人的最本质的需求。这也就是我们最初所说的人性化的理念在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中的运用。

机制建设:为班主任的成长提供保障

人性化的理念除了要求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关注每个个体的内涵发展以外,也必须建立配套的机制来保障班主任的成长。机制的建立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健全的机制保障,人性化的理念就不能完全的体现和实施。

武汉市教育局谢世腰局长曾经说过武汉市评选“功勋班主任”的用意:“我们推出‘功勋班主任,就是推广他们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尤其是他们的精神和态度,让更多的班主任从中受益,涌现更多的‘功勋班主任!”树立一个榜样,借助榜样的力量,形成一种榜样引领的机制,可以带动一大批人成为新的榜样。汉阳区教育局便借助武汉市“功勋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建立了一种由“功勋班主任”培养一批骨干班主任,再由这些班主任带动更多班主任成长的典型引领机制。除此之外,汉阳区还建立了班主任选聘机制、班主任培训机制、班主任考评机制、班主任评优奖励机制、班主任工作保障机制。他们还持续组织汉阳区的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并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定期编印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文集,推介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典型事例;鼓励优秀班主任著书立说,让这些班主任们跨校带徒,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的青年骨干班主任禹妮老师就是在这样一种机制下迅速地成长了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禹妮从一名稚嫩的“副班主任”逐渐发展到可以独自承担正班主任的工作,在自己的语文学科教学上也有了一些进步。然而在此时,她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不再有大的进步并开始出现了些许职业倦怠。禹妮说:“那段时间,我很忧郁、很失落,也为自己感到羞愧。幸好汉阳区教育局及时地帮了我一把,他们建立的一系列传、帮、带机制让我在遇到发展瓶颈时得到了名师的点拨。”“我的导师是湖北省名师、特级教师董耀红。在她的指点下,我的学科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思路进一步拓宽,更重要的是,她在我心灵迷茫的时候为我指明了方向。我要像董老师那样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不要只追逐山顶的无限风光,而要尽情享受沿途的别样美景。”

汉阳区教育局建立了市、区、校三级班主任免费培训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让班主任掌握班级工作的基本规范,学习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等知识和技能。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高级研修、自学反思、课题研究、实践体验等形式。这种免费的培训机制,是以人为本的又一种体现。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然而班主任们待遇并不理想。因此,除了免费的培训机制外,汉阳区教育局也在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上下足了功夫,在执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班主任津贴的基础上,2008年大幅度提高了班主任津贴标准,并鼓励学校从各种渠道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待遇。各学校也制定政策积极向班主任倾斜经费。

同时,汉阳区教育局还形成了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评价机制,制定了科学、易于操作的考评办法,建立健全了学校、师生、家长及社会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班主任的师德修养、育人质量、教学效果、德育科研和工作实绩。班主任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等挂钩。

大浪淘沙,始得真金。汉阳区教育局已经淘到了进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真金:以班主任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信念,以班主任的阳光心态、幸福感受为根本追求,务实高效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的像桂贤娣一样优秀的班主任,拥有一段对汉阳区教育局的感激回忆。

猜你喜欢
讲座教育局读书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奚爱国
我们一起读书吧
打个盹,记事牢
读书为了什么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