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爱妹:苦心化雨润苗乡

2009-07-24 01:47黄前生贺卫明
当代贵州 2009年11期
关键词:苗乡村容村貌全村

黄前生 贺卫明

在黔东松桃自治县,有一个6年前偏僻穷困的苗族村寨——马台村。如今在女支书龙爱妹的带领下,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逐年攀升,人均年收入已从2002年前的1200元提高到现在的4300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从2002年以来,马台村先后被省妇联授予“树九县带百乡促干村活动”先进集体、铜仁地委行署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以及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龙爱妹2006年6月获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3月获全国“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被当地群众誉为“龙女化雨润苗乡,马台今日迈小康”。

马台村辖8个村民组,232户,932人,苗胞占绝大多数,一段时间来,由于各种原因,马台村各项工作长期拖全镇后腿。群众早就盼着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带领大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龙爱妹自任马台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心里一直装着百姓,工作依靠百姓,主动为老百姓办实事。2002年2月,她开始着手办的第一件实事是修马台至聚宝5公里长的一条环山公路,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20万元,同时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和集资捐款,在集资中,龙爱妹首先捐出1万元,在她的带动下,有的把准备修房子的钱拿了出来,有的把准备给儿子结婚的钱拿了出来,仅8天时间,就收到集资款10万元。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男劳力,她就动员所有妇女上山修路,龙爱妹不仅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工程管理、土地协调,而且还主动承担了部分砌坎和所有的铺沙任务,在5公里长的路段上,没有那一颗石子不是她亲手铺设的,手指出的血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她从不叫过一声苦。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所有妇女战斗在施工第一线,奋战了三个月,终于修通了环山公路。紧接着又多方筹集资金8万元,新修了两座通村公路水泥钢筋平板桥。

刚修好村里的环山路和公路桥,龙爱妹又为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操碎了心。2003年以前,说起人畜饮水,马台村民真是苦不谌言,群众用水要到2公里以外的山沟里去挑,每户每天必须有一个主要劳力专职挑水。面对这一困难,龙爱妹心急如焚,焦急万分。为了接通自来水,2003年初,龙爱妹向县水电部门争取资金近3万元的钢筋、水泥、水管等物资,通过自筹资金3万元,群众投劳5400个,解决了全村800余人600余头人畜饮水困难。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罗孝清看着晔哗流淌的自来水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喝上香甜可口的自来水,全靠日夜操劳的龙支书啊……”

2003年8月,龙爱妹又积极向上争取资金8万元,修起了一栋200多平方米一楼一底的村办公楼,同时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和老年学校,解决了村“两委”班子和群众学习娱乐场所;2004年7月,组织全村义务投劳硬化了村小操场800多平方米;2005年10月,向上争取资金7万元,硬化了750米的进村道路,现在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显著增长。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苗乡村容村貌全村
致纯金
全村唯一收件人
杂谈农村的变与不变
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新途径、改变村容村貌
我的手里拎着一只旧木桶
加快推进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高铁经过苗乡侗寨
Beams Up
苗乡侗寨乒乓情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